漳浦县新春首场招聘会有些冷清 企业主用“领航舵”激励自己

22.02.2015  16:18

在办公室接受采访的林建生。林长生 摄

林建生向人民网记者介绍企业发展情况。 林长生 摄

人民网漳浦2月22日电(林长生)现在招工很难,很多打工者没干几天活就想当老板,不愿意实实在在去做事情。这是基层企业主林建生的感慨。他说,儿子在美国加州读工商管理专业,发现美国人比我们更享受当个纯粹的工人。

21日,正月初三,漳浦县就急急忙忙举行了第一场企业招聘会。现场采访归来的当地记者王吉成说,多数人都还沉浸在节日的休闲中,似乎还不急于找工作,现场招聘会有点冷清。

在县城做批发生意的陈先生提到,市面上一些公司只做流通贸易环节,不生产任何产品。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一些不诚信的企业卷款逃跑,会拖累实体生产的工厂。而这种浮躁对企业招收员工造成压力。

我们是今天招到最多人的企业。”招聘会结束,林建生接到人事部门的电话后告诉人民网记者,他们招到9名普工,8名文员和1名销售人员。他对自己的企业在人才市场上被认可表示比较满意。

在林建生功能齐全的环形办公楼顶上,林建生提到自己实践过程中发现生产型企业做销售非常不容易,而二三线城市要留住电商人才也很难。他说,自己的企业原本有一个长久的规划,花了数千万元盖好的厂房一时不好完全发挥作用。不过,他表示,越是发展的紧要关头,越要充满信心做实业。“这两年不少企业的境况比较艰难,希望大家至少能挺住五年,在转型升级的淘汰赛中胜出。”林建生表示。

林建生老家是有“中国牡蛎之乡”美誉的漳浦霞美镇。3万亩的海蛎养殖蔚为壮观。10年前,林建生在得知多数农副产品有休闲食品后,研发把蜂蜜、红茶和中草药结合起来的海蛎创新产品。他的公司始终围绕“一粒海蛎”做海洋文章,以“小而美”的理念不断发展壮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他正琢磨怎么通过科技手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提高海产品附加值。

在企业转型升级中,林建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福建副省长陈冬在漳州任职期间,对当地官员提出要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创新的要求。陈冬和几位当地领导都关注到他的企业,甚至多次到他的企业的调研,为他鼓劲。

整个社会谈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生产型企业面临的压力很大,老板们也很着急。在记者走访的一些企业中,有经营者表示,如果全社会都在谈资本运作,大家奔着“无本生意”去赚钱,这种浮躁是很难支撑实业走出困境。

在林建生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领航舵”。他以此来谨记自己是来自海边的农民,要坚持做海洋科技创新型企业。他也勉励自己要握好方向盘,长风破浪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