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发展精致小镇 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07.08.2014  15:02

原标题:专家建议发展精致小镇 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通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处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制约点。城镇化建设本身也存在着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和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适时发展与中心城市形成互动的宜居宜业的精致小镇,从而“补位”目前就业、居住和消费产生的缺口,对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释放过度膨胀的大城市发展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推动城市郊区建设,建设“宜居”文化小镇

我国近几年来的城市郊区建设在进行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安排配置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政府以行政手段进行大手笔的决策实施,但有时会忽略当地居民的诉求;二是行政化强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层层分解下达,拒绝市场化投入,造成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韩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新村运动”,旨在实施“改善生活环境条件项目、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项目以及精神启蒙项目”,其经验值得我们揣摩权衡:一是政府要通过规划先导、投入引导和政策指导来发挥作用,通过杠杆作用,撬动其他市场资源的投入;二是保持合理的开发节奏,“新村运动”前后也分了几步走,郊区新城要以点带面,依规划逐步、滚动开发;三是重视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新村运动”的工作重点最后转为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升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素养。

总结“新村运动”的亮点主要是从物质文明建设扩大到物质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通过具体村级项目的实施,将乡村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化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骨髓里,从而改善和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发展城市郊区农业,建设“宜业”技术小镇

我国不同地域的农村拥有多样化的资源和物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备多方面的优势,然而多地如火如荼地学习日本进行 “一村一品”的开发,却收效甚微,这一方面是缺乏统筹规划,一方面也是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和人力条件,因而停留在农业生产的第一阶段,最终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日本“造村运动”精髓在于让农村像城市,城市像农村,缩小城乡差异,而目前我们国家的现状则是农村更像农村,城市更像城市。在农村软设施建设方面,日本“造村运动”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真正将农业研究植入农田。比如设立了许多有针对性的研究指导中心,如农水产加工综合指导中心、菇类研究指导中心、海洋水产研究中心等,政府在栽种、采收和捕捞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协助。

由此可见,推动城市郊区农业产业化,培育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从而形成优势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城市郊区发展农业,不仅能够满足城市中心区的生活需要,还能够开发利用城市缺乏的自然资源。例如上海的郊野公园建设,总体规划了21个,毗邻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以休闲健身、生态体验、景观旅游、农家观光为特色。这一方面需要增强城郊乡镇的软实力,通过建设社区大学、产学研指导中心来提高农民综合素养,增加农业技术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开发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农业提高乡镇的吸引力。如此“宜业”的技术小镇,才是一个能吸引专业人才、留住年轻人的“强磁场”。

激发主观能动性,建设“精致”人文小镇

我国目前城市郊区乡村的发展模式普遍存在“摊大饼”的现象,没有真正做到“精致”二字。有不少风光旖旎、人文历史浓厚的古镇,都是新修景点加特产卖场的开发模式,毫无新意。一些小镇的“”被过度商业化,人文气息缺失。

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总体营造”于1994年推行。“社区总体营造”最宝贵的经验是发动民众,实现“”的城镇化,这也带来了不少启示。

当前也不乏一些走在前列的“探索者”,浙江桐庐县的许多村庄就是“美丽村庄”的优秀案例。这些村庄首先从污水治理和垃圾分类入手,改善环境,实现村庄的“宜居”。在打造宜居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比如用畜禽饲养场产生的液肥浇灌果树林、再用蜜桃种植的废弃桃枝生产有机木耳等,使村庄有了“新业”;宜居环境形成后,村庄又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度假、采摘体验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实现了村庄的“宜业”。“宜居宜业”的村庄不仅提高了农民生产收入和生活品质,也使得农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度更高,村民素质逐步提升,更加积极自治、自求发展,从而形成基层民众共同参与的、更深层次的“精致”村镇建设。此外,创造一个宜居宜业且比较宽松的生态、商业环境,可以使人才慢慢集聚,再通过这些人才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引领出相关的创新产业,政府加以导向和扶持。如此,才能形成精致小镇的蓬勃发展,才能构筑中国梦绘就的美丽乡村。

(作者曹遐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