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走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20.11.2014  11:34

  今年以来,按照《遵义市第四轮经济强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遵义市确定了10个建强县(区、市),并将46个经济强镇列入目标考核。这些经济强县、强镇在推进“三化同步”和实现“增比、进位、突破”进程中,奋力做强做大自身实力,对发展区域经济起到了示范和标杆作用。许多乡镇在夯实发展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千方百计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值得肯定。与此同时,一些强县强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机制体制方面取得了突破,亮点纷呈。为“交流经验,展示成果,营造氛围,推进工作”,本报将从即日起,推出“遵义市经济强县强镇建设巡礼”系列报道,对遵义市部分经济强县强镇2013年以来发展的成效进行展示。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每个城市都在寻找着最适宜自身的路径。为了做大做强区域经济,红花岗区在自身有着许多不利条件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土地优势、交通优势、服务优势、政策优势等,以工业经济为引擎,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提升基础“硬环境

  平地起风云。为了更好地做大做强区域经济,红花岗要靠什么才能吸引人、招商引资?红花岗重金投入,提升改造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做强“硬环境。

 

  2013年,红花岗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城镇化带动、投资拉动”战略,以深化改革开放为统领,全力开展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开发区建设大会战、民生工作大会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01亿元,同比增长17%,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183.1亿元,同比增长5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315元、9134元,同比增长13%、12.3%。

 

  红花岗成立项目推进、融资、土地报批、土地处置出让、规划、招商服务等多个工作小组和红花岗区投资商服务中心,在贵阳、重庆、北京、杭州、深圳分别设立红花岗区驻外办事处,有力地促进各类项目的推进,不断提升红花岗区在外知名度。

 

  同时,红花岗区抢抓上海对口帮扶遵义机遇,充分利用省、市搭建的产业博览会、“民企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等平台,采取领导带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省外驻点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强力推进大招商、招大商。2013年,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52个,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8亿元,报批土地8000亩,获批土地4000亩。

 

  优化民生“软环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红花岗区委、区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实施民生工作大会战,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加强。该区全面实施教育“9+3”计划,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午餐全覆盖。新(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教师600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公立幼儿园、区中等职业技术等教育项目进展顺利。2013年,红花岗新增城镇就业2.69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84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同时,建成3个镇卫生院和49个村卫生室。兑现计划生育“四项制度”资金1095.5万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98.3%。

 

  大力开展治安整治“十项行动”、“百日攻坚战”,加大安全投入,坚持区级领导每天轮流带领参与夜间巡逻和镇(街)班子成员带队巡逻两级巡逻制度,有序推进平安红花岗建设。率先在全市建成可容纳学生108人的工读学校——新雨学校,成功教育矫治171人。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积极清理信访积案。2013年,区级领导接访群众215批480人次,安排专项经费600余万元,成功化解信访积案19件和突出信访问题28件,成功化解16起涉及2100余人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化解突出社会矛盾纠纷32件,化解省、市交办信访积案14件,实现重要敏感时期和重大会议节日期间“三个绝对不能发生”和“六个零”目标,特别是成功化解了原八五厂困难下岗、退休职工长达10年之久,涉及7000余人的群体性信访难题,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红花岗区开展的以“党的组织进小区(村组)”、“党的声音进楼群(院落)”、“党的温暖进家庭(农户)”为主要内容的“三进活动”和“民情大走访”、“民生大改善”、“民心大联结”为主要内容的“三民活动”在全区生动上演。

 

  提质扩量做强村级经济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红花岗区主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党的组织进小区(村组),在全区531个村民组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354个,规范组级支部职能定位、管理机制、服务模式和活动方式,由组级支部、村民组直接承担综治、计生、安全等常规工作,做到矛盾不出组、小事不上交,让村党组织放开手脚抓发展。同时,注意党组织在农村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覆盖,以“支部+协会”模式,重点发挥党组织在政策引导、机制建设、提供服务、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让党组织和党员直接服务于农业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红花岗区坚持紧扣村情、分类施策的思路,帮助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长征镇坪丰村稳抓城镇化建设机遇,先后创办了坪丰农贸产品批发市场、河溪路农贸市场和巨丰商贸公司等,仅经营市场、摊位出租和物业管理每年就可创造100余万元收益。

 

  今年以来,深溪镇清江村通过有偿服务辖区企业(项目)、合股经营、集体资产承包等方式,创造集体收益50.6万元。推动远郊村走“农业+旅游”的路子。采取“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建立水晶葡萄、折耳根等特色果蔬专业合作社93个,建规模化生猪、蛋鸡、奶牛、鱼禽类养殖基地40余个。依托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以土地、资金入股或以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市场营销等方式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发掘乡村旅游资源,鼓励农村党员领办创办“农家乐”,拓宽村集体增收途径。

 

  2014年上半年,红花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8.12亿元,同比增长16.2%。人均GDP完成19030元;红花岗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综合测评中排第8位,在全市综合测评中排第2位。经省小康办反馈,在2013年贵州省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中,红花岗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5.8%。工业发展、民生改善、收入增加,红花岗如插上翅膀的雄鹰在天空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