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概要

24.06.2015  16:34

一、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能
源消费剧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
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
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
和消费大国,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
展,我国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
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从目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看,今后发展较快
的可再生能源除水能外,主要是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生物质能
利用方式包括发电、制气、供热和生产液体燃料,将成为应用最广泛
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已基本成熟,经济性已接近常规能
源,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会保持较快发展。太阳能发展的主要方向
是光伏发电和热利用,近期光伏发电的主要市场是发达国家的并网发
电和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的独立供电。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方向是太
阳能一体化建筑,并以常规能源为补充手段,实现全天候供热,提高
太阳能供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太阳能供暖和制冷的方向
发展。


总体来看,最近20多年来,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快速发展,
产业规模、经济性和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预计在2010-2020年间,
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具有市场竞争力,在2020年以后将会有更
快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能源。

国际社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经验有:目标引导、政策激励、产业
扶持、资金支持等做法。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一)资源潜力
 
1、水能

根据2003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全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
5.4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
年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约70%在西南地
区。

2、生物质能

全国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约6亿吨,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和畜牧饲料外,大
约3亿吨可作为燃料使用,折合约1.5亿吨标准煤。林木枝桠和林业废弃物年
可获得量约9亿吨,大约3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折合约2亿吨标准煤。甜高
粱、小桐子、黄连木、油桐等能源作物(植物)可种植面积达2000多万公顷,
可满足年产量约5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需求。畜禽养殖和工业有机废
水理论上可年产沼气约800亿立方米,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1.2亿吨。
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
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

3、风能

据最新风能资源评价,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加
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两大风
带:一是“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二是东部沿海陆
地、岛屿及近岸海域。另外,内陆地区还有一些局部风能资源丰富区。

4、太阳能

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
阳辐射总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
区。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山东、
辽宁、吉林、云南、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区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大,
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

5、地热能

据初步勘探,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为主,适用于工业加热、建
筑采暖、保健疗养和种植养殖等,资源遍布全国各地。适用于发电的
高温地热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藏南、川西、滇西地区,可装机潜力
约为600万千瓦。初步估算,全国可采地热资源量约为33亿吨标准煤。

(二)发展现状
2005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生物质
能)约1.66亿吨标准煤,约为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

1、水电

到2005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1.17亿千瓦(包括约700
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3%,水电年发电
量为3952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6%。其中小水电为3800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300亿千瓦时,担负着全国近二分之一国土面
积、三分之一的县、四分之一人口的供电任务。全国已建成653个农
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并正在建设400个适应小康水平的以小水电为
主的电气化县。我国水电勘测、设计、施工、安装和设备制造均达到
国际水平,已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

2、生物质能

(1)沼气。到2005年底,全国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800万户,年
产沼气约70亿立方米;建成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工业有机废
水沼气工程约1500处,年产沼气约10亿立方米。

(2)生物质发电。到2005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
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其余
为稻壳等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等。在引进国外垃圾焚烧发
电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现已基本具备制造垃圾焚烧
发电设备的能力。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建设了一些垃圾填埋气发电示
范项目。但总体来看,我国在生物质发电的原料收集、净化处理、燃
烧设备制造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3)生物液体燃料。我国已开始在交通燃料中使用燃料乙醇。以
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为102万吨;以非粮原料生产燃料
乙醇的技术已初步具备商业化发展条件。以餐饮业废油、榨油厂油渣、
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万吨。

3、风电

到2005年底,全国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
126万千瓦。此外,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5万台小型独立运行的风力
发电机(总容量约5万千瓦)。我国单机容量750 千瓦及以下风电设备
已批量生产,正在研制兆瓦级(1000千瓦)以上风力发电设备。与国际
先进水平相比,国产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较小,关键技术依赖进口,零
部件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4、太阳能

(1)太阳能发电。到2005年底,全国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
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2002-2003年实施的“送电到乡
工程安装了光伏电池约1.9万千瓦,对光伏发电的应用和光伏电池制
造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除利用光伏发电为偏远地区和特殊领域
(通讯、导航和交通)供电外,已开始建设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光伏电池及组装厂已有十多家,年制造能力达10万千瓦以上。但总
体来看,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特
别是光伏电池生产所需的硅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对我国光伏发电的产
业发展形成重大制约。

(2)太阳能热水器。到2005年底,全国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
热面积达800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500万平方米。全国有1000
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年总产值近120亿元,已形成较完整的
产业体系,从业人数达20多万人。总体来看,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应
用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目前,发达国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已实现
与建筑的较好结合,向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方向发展,而我国在这方面
才开始起步。

5、地热能

地热发电技术分为地热水蒸汽发电和低沸点有机工质发电。我国
适合发电的地热资源集中在西藏和云南地区,由于当地水能资源丰
富,地热发电竞争力不强,近期难以大规模发展。近年来,地热能的
热利用发展较快,主要是热水供应及供暖、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供热、
制冷等。随着地下水资源保护的不断加强,地热水的直接利用将受到
更多的限制,地源热泵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法规和政策体系
不断完善,但可再生能源发展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存在的
主要问题是:

(1)政策及激励措施力度不够。

(2)市场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

(3)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重
要意义: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
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

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


四、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观,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
贯彻《可再生能源法》,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
能的开发利用,促进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可再生能
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1、坚持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

2、坚持市场开发与产业发展互相促进。

3、坚持近期开发利用与长期技术储备相结合。

4、坚持政策激励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五、发展目标

1、充分利用水电、沼气、太阳能热利用和地热能等技术成熟、
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
电的产业化发展,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
例,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
到2020年达到15%。

2、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
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按循环经济
模式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基本消除有机废弃物造成的环境
污染。

3、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建立可再生能源
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较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到2010年,基
本实现以国内制造设备为主的装备能力。到2020年,形成以自有知
识产权为主的国内可再生能源装备能力。


六、重点发展领域

(一)水电

今后水电建设的重点是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
江、黄河上游和怒江等重点流域,同时,在水能资源丰富地区,结合
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需要,加快开发小水电
资源。到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其中大中型
水电1.4亿千瓦,小水电5000万千瓦;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
量达到3亿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2.25亿千瓦,小水电7500万千瓦。

开展西藏自治区东部水电外送方案研究,以及金沙江、澜沧江、
怒江“三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规划,做好
水电开发的战略接替准备工作。

(二)生物质能

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到2010
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
到1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
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
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
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
吨。

1、生物质发电

(1)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以秸秆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厂,或将已有
燃煤小火电机组改造为燃用秸秆的生物质发电机组。在“十一五”前3年,
建设农业生物质发电(主要以秸秆为燃料)和林业生物质发电示范项
目各20万千瓦。到2010年,农林生物质发电(包括蔗渣发电)总装机
容量达到4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2400万千瓦。

(2)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
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在“十一五”前3年,建
设100个沼气工程及发电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到2010
年,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4700座、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
程1600座,大中型沼气工程年产沼气约40亿立方米,沼气发电达到
100万千瓦。到2020年,建成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10000座、
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程6000座,年产沼气约140亿立方米,沼气发
电达到300万千瓦。

(3)在经济较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重
点地区为直辖市、省级城市、沿海城市、旅游风景名胜城市、主要江
河和湖泊附近城市。积极推广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在大中型垃圾填埋
场建设沼气回收和发电装置。到2010年,垃圾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5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300万千瓦。

2、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1)2010年前,结合解决农村基本能源需要和改变农村用能方式,开展500个生物质
固体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建设。到2010年,全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

2)到2020年,使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为普遍使用的一种优质燃料。全国生物质固体
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

3、生物质燃气

在农村地区主要推广户用沼气、特别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沼气技
术;在中小城镇发展以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
为气源的集中供气。到2010年,约4000万户(约1.6亿人)农村居民
生活燃料主要使用沼气,年沼气利用量约150亿立方米。到2020年,
约8000万户(约3亿人)农村居民生活燃气主要使用沼气,年沼气利
用量约300亿立方米。

4、生物液体燃料

到2010年,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
用量达到20万吨。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
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总计年替代约1000万吨成品油。

(三)风电

(1)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重点在东
部沿海和“三北”地区,建设30个左右10万千瓦等级的大型风电项目,
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建成1~2
个10万千瓦级海上风电试点项目。

(2)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在广东、
福建、江苏、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和吉林等具备规模化开发条
件的地区,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建成若干个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以
上的风电大省。建成新疆达坂城、甘肃玉门、苏沪沿海、内蒙古辉腾
锡勒、河北张北和吉林白城等6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并建成
100万千瓦海上风电。


(四)太阳能

1、太阳能发电
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
建设重点如下:

(1)采用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解决偏远地区
无电村和无电户的供电问题,重点地区是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
宁夏、甘肃、云南等省(区、市)。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约10万千瓦,
解决约100万户偏远地区农牧民生活用电问题。到2010年,偏远农
村地区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15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30万千瓦。

(2)在经济较发达、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建设与建筑物
一体化的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首先在公益性建筑物上应
用,然后逐渐推广到其它建筑物,同时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
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十一五”时期,重点在北京、上海、江
苏、广东、山东等地区开展城市建筑屋顶光伏发电试点。到2010年,
全国建成1000个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5万千瓦。到2020年,
全国建成2万个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100万千瓦。

(3)建设较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发电电站。“十一
五”时期,在甘肃敦煌和西藏拉萨(或阿里)建设大型并网型太阳能光伏
电站示范项目;在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选择荒漠、戈壁、荒滩等
空闲土地,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到2010年,建成大型并网
光伏电站总容量2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总容量5万千瓦。到2020
年,全国太阳能光伏电站总容量达到2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总容
量达到20万千瓦。

另外,光伏发电在通讯、气象、长距离管线、铁路、公路等领域
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预计到2010年,这些商业领域的光伏应用将累
计达到3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10万千瓦。

2、太阳能热利用

在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并
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
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到201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
达到1.5亿平方米,加上其它太阳能热利用,年替代能源量达到3000
万吨标准煤。到202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约3亿
平方米,加上其它太阳能热利用,年替代能源量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

(五)其它可再生能源

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合理利用地热资源,推广

满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技
术,在夏热冬冷地区大力发展地源热泵,满足冬季供热需要。在具有
高温地热资源的地区发展地热发电,研究开发深层地热发电技术。在
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发展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浅层地热能进行建
筑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供应。到201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400
万吨标准煤,到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1200万吨标准煤。到
2020年,建成潮汐电站10万千瓦。

(六)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

  (1)解决农村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在电网延伸供电不经济的地
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利用小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
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农村无电人口提供基本电力供应。在小水电资源
丰富地区,优先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包括微水电),为约100万户居民
供电。在缺乏小水电资源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独立的小型太阳能光
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推广使用小风电、户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
发电系统,为约100万户居民供电。

  (2)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推广“小水电代燃料”、户用沼气、生
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太阳能热水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农村地区提
供清洁的生活能源,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到2010
年,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农户普及率达到30%,农村户用沼气达到
4000万户,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达到5000万平方米。到2020年,
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农户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村户用沼气达到
8000万户,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达到1亿平方米。

  (3)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坚
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
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绿色能源县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生活能源消
费总量中要超过50%,各种生物质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和合理利用。
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要与沼气利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太阳能利
用相结合。到2010年,全国建成5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到2020年,
绿色能源县普及到500个。


七、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从2006年到2020年,新增1.9亿千瓦水电装机,按平均每千瓦
7000元测算,需要总投资约1.3万亿元;新增2800万千瓦生物质发
电装机,按平均每千瓦7000元测算,需要总投资约2000亿元;新增
约2900万千瓦风电装机,按平均每千瓦6500元测算,需要总投资约
1900亿元;新增620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按户均投资3000元测算,
需要总投资约1900亿元;新增太阳能发电约173万千瓦,按每千瓦
75000元测算,需要总投资约1300亿元。加上大中型沼气工程、太
阳能热水器、地热、生物液体燃料生产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预
计实现2020年规划任务将需总投资约2万亿元。

(二)环境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利大于弊,
坚持趋利避害的开发利用方针,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三)效益分析

1、能源效益

  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分别相当于3
亿吨标准煤和6亿吨标准煤,可显著减少煤炭消耗,弥补天然气和石
油资源的不足。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改善能源结构和节约能源资源将起到重
大作用。

2、环境效益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达到2020年发展目标时,可再生
能源年利用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80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约
300万吨,减少烟尘年排放量约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2亿吨,年节约
用水约20亿立方米,可使约3亿亩林地免遭破坏。

3、社会效益

  到2020年,将利用可再生能源累计解决无电地区约1000万人口
的基本用电问题,改善约1亿户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条件。农作物秸
秆和农业废弃生物质的能源利用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预计达到2020
年开发利用规模时,可增加农民年收入约1000亿元。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备
制造和相关配套产业可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到2020年,预计可再生
能源领域的从业人数将达到200万人。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节约和替代大量化石能源,显著减少污
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重要作用,有力地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将采取下列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1、提高全社会的认识。

  2、建立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

  3、改善市场环境条件。

  4、制定电价和费用分摊政策。

  5、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

  6、加快技术进步及产业发展。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
杨明凤二级巡视员赴从江县开展商务扶贫工作调研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夏红民书记在省直部门支持保障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快速干道新建20190916)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快速干道加油站符合《贵州省新增道路加油加气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省商务厅机关第四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
根据《省商务厅关于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0909)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