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12名特校孩子泪别母校

02.07.2015  10:47

人民网恩施7月2日电 “老师,感谢您对我的教诲和培养,我舍不得离开您,我会常回来看您的!”日前,湖北省恩施市特殊教育学校九年级学生曾春燕含泪对班主任龚丽芳老师说。该校12名残障学子经过9年的学习生活,完成学业。离别前,孩子们和老师紧紧拥抱,难舍难分,泪流满面。

你们在以后,要学会保护自己,特别是女孩子不要上当受骗,任何时候都要自立自强……”离别之际,班主任龚丽芳老师用口语和手语同时叮嘱孩子们。

龚丽芳告诉笔者,里面有的孩子失去了听力,她就用平时交给他们的手语和他们交流。她回忆说,为了让听觉障碍学生舌头灵活,她每天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学生一起做“舌体操”,嘴里舌头动着,手里还要做着舌头上下、左右、转、卷的动作;为了让学生看清说话时口型变化,她每次发音练习都趴到桌子上或者半蹲着,让学生视线与她的口形平齐;为了保证语训质量,她坚持让每一个聋哑学生每天至少有20分钟的面对面地进行单独训练。 23个声母、24个韵母、414个音节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在成千上万次不厌其烦的练习中,传授给她爱护的每一个孩子。

教智障孩子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与毅力”。 龚丽芳说,孩子刚进校时,一个简单的使用筷子的训练,就要从练习“抓、捏、夹”开始,这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不停地练习;上厕所、用手纸、穿衣服、擦鼻涕……从生活知识、生活自理到家务事儿,智障孩子都需要长期训练,而她总是手把手一点一滴地教。

在特校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老师们与这些孩子共同经历了许多生命中的第一次:第一次用僵硬的舌头弹出第一个音节,第一次开口叫老师,第一次折叠纸飞机,第一次制作生日贺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站在演出的舞台上……如今,孩子已经成长为15岁至22岁的小伙或少女,收获了美容美发、针织缝纫、刺绣、厨师、开网店、驾驶等技能。

你们是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你们喜欢舞蹈,每一次刻苦训练的场景都历历在目,你们那么坚强,那么努力,你们参加了全国全省的文艺表演,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如今你们就要离开学校,老师真舍不得……”副校长兼舞蹈老师潘离潸然泪下。

在特校的九年里,你们从懵懂无知的残障儿童成为听话懂事、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毕业生,你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收获了很多成果,我们感到高兴和欣慰,希望你们以后要更加坚强自信,勤于学习,善于创新,成为有用之才。”学校负责人为孩子们颁发毕业证书时,祝贺12名同学顺利毕业。

我谨代表2015届毕业生家长对恩施市特校全体老师说声衷心的感谢!”毕业生侯著威的爸爸自发在黑板上写出肺腑之言,感谢学校和老师对孩子们的培养。教师代表致辞时,将九年的相处情怀化为缕缕清风,为学生们拂去疲劳,送上最温情的祝福。(郭辛林 谭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