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 

05.06.2014  18:51

贵州大学新闻讯 (记者团 唐煦非 谭璐 张鹏刚 刘珊 陆瑶报道)
60后,我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共举杯·赠内子

  相濡以沫共举杯,甘甜暴烈相互陪。

  沐浴夕阳胜春景,当年风华再度回。

  偕夫人漫游花溪

  黄金大道绿变黄,飒飒秋风不觉凉。

  俯视碧水倩影丽,溪畔步履铸诗行。

  张槐礼,我校老教授,1961年考入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张教授谈起60年代的爱情,一阵感慨。对于大学爱情,张教授一直持着“不反对,不主张,积极引导”的观点。跟着他,我们一起走进了60年代淳朴的校园爱情故事。他们,经历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他们,处在爱情被禁止的学生时代;他们的爱情深深的烙刻着时代的印记。

  灵魂深处的执着相守

  故事发生在60年代出生的王某身上,在那个通信不发达,思想不开放的年代,同学们当时只知道他有一个对象,但谁也不知道那个人是谁,更没有见过那位神秘的女子。王某只给辅导员说过他的故事。毕业后,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同学们才知道了他们的故事。原来,王某在上大学之前就有一个对象,大学四年,他一直坚守着对异地的另一半的感情,对她的爱坚贞不移,他们还在他毕业那一年有了第二个小孩。

  在校期间,王某表现十分优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外地一个很好的工作岗位,在当时来说,他被分到了最好的工作岗位,可是工作后,他却主动要求调回贵州工作,他说他要照顾他的老伴。随后,他又要求从贵阳调到农村,就这样,他一直调回到了他的老家工作。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又被调回了贵阳工作。听到他回来的消息,有很多同学就提出去他们家拜访。

  一次,有一个同学去他家时,看到一位面容苍老的女人坐在大厅里,便问王某,这是不是您的老母亲,王某从容的向大家介绍道:“这是我的爱人。”当时,那位同学的内心被多种思绪纠葛,不仅有惊讶,更多的是感动,从一而终的爱情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直到前几年,大家才知道,王某比他老伴整整小了17岁。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也许,这首《最浪漫的事》是王某和他老伴爱情的最好诠释吧。支撑这段爱情的,是他那颗从一而终、永不变质的心,抛弃了世俗的择偶观,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几度遭遇事业的变轨,却依然选择陪在爱人的身旁,不管她生老病死,也不管她贫穷富贵,更加不在乎年龄悬殊,就这样从一而终的爱着。即使是在曾经那个对爱绝口不提的年代,还有谁会去坚决反对这样一段感人的爱情呢?从一而终是恋爱观里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折射出了60年代那代人淳朴的恋爱观。

  所有花儿都为你开

  现任某一大型企业高级领导的刘总,以前在学校任职工作时表现十分优秀。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他的一个学生,此后,两人频繁联系,志趣相投,也逐渐互生情愫,那时候的爱情大都建立在彼此的人生观、世界观上,聊得投缘,一拍即合。

  但是在当时,师生恋在别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他们的爱情也遭遇到了许多人的反对。辅导员还把他们找来谈话,让他们注意把握好度,权衡好学习、工作与恋爱之间的重点,男教师保证了往后一定积极工作,不因恋爱而耽误事业,女学生也发出誓言说以后努力学习,争取优秀的表现。

  幸好他们遇到了一位开明的辅导员,这也让他们的对彼此的感情更加坚定,并且,他们互相约定好一星期只悄悄见一次面,辅导员也答应为他们保守秘密。虽然,一星期只能见一次,但是他们很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毕业后,他们如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直到如今,两个人依然相敬如宾。

70后,让我们裸婚吧
      过着苦日子,还会相爱一辈子,即使变成了老婆子,心里也会默念彼此的名字。70年代,这是真正属于裸婚的年代,在一起只为过日子,爱情纯粹的彻底。

  而他们就是这个时代中最普通的一对,没有大风大浪,却也爱得随心所欲。70年代的他说她是他的小学同学,可她不记得当初班上有这么一位小男孩。他能够记得当时那个女生背着军绿色的单肩包,扎两个小辫子,清楚说出教室里她的位置;而她在大脑里仔细搜索也找不到他的身影,还一直埋怨他把别人错记为她。直到某天街上偶遇小学班主任才得以证实,他俩就是小学同学。男人会把自己的初恋带进坟墓,看来这句话一点没错。虽然当时只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现在回想起来也许就是那么碰巧的缘分。那年她八岁,他七岁。

  初中毕业,为了找工作赚钱,他没有上高中而是选择了当时比较热门的水电技校,那时的工作还包分配,读三年就能保证有一份相对来说不错的工作。89年,他们进入了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不知道是否因为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们彼此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关心。男生自然是比较主动的,刚进学校一个学期,他就给她表白了:“我喜欢你,我想和你好。”不加任何修饰没有拐弯抹角的话,如此直截了当无疑被拒绝了。女生总会害羞,况且她总觉得他年纪小,不稳重,还不懂何谓爱情。他不会就这样放弃,大家还是一起爬山,游玩。也许,那个年代最浪漫的事应该就是树荫下男生骑着自行车带着心爱的女孩。

  他应该能算当时的“经济适用男”,家境还不错,长得挺帅气,毕业也将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但这几年他眼里再也容不下其他女生,一心一意对她好,她说他幼稚,他就不剃胡须故意装作成熟。她自然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终于被打动,放下年纪的差距还有大家对姐弟恋的各种评价,他们在一起了。那年她十九岁,他十八岁。

  毕业后回到老家,他在县城电力局,她在乡镇水管所,那时候公路不像现在那么好,他们想见面要么走很久山路,要不就等很久坐班车到她工作那个小镇才能见上一面,天色晚一些又必须回来。就这样坚持了五年,这五年中她不上班的时候会到他家帮他父母做饭打扫卫生,他也会到她家陪她父亲吃吃饭喝喝酒,他们约会很简单,就是从他家走到她家这点距离,虽然只有不到两千米,有时候来来回回会走上很久。他父母很喜欢她,她父母很放心把女儿交给他,就这样不需要讨论太多的问题,他们没车没房没钻戒的结婚了。那年她二十三岁,他二十二岁。

  如今,她四十四岁,他四十三岁。

80后,当爱情变成亲情

  我只想和你一辈子

  80后的小雪和他是高中同学,高中三年,几乎没有交集,高考过后,小雪去了武汉,他去了北京,生活似乎没有了交集。大二那年,一场同学聚会让他们重新注意到彼此,慢慢开始相知,相恋。因为在武汉的同学比较多,他会经常从北京到武汉,很平静的一段时光,却带着暖暖的一份情;生病了,虽然不能见面,但是电话里面担心的话语,让人心里面甜甜的,那是一份1279公里的牵挂。

  曾经,小雪说过,他让我最感动的事情就是他用自行车带着我沿着东湖骑了一圈,那天大家都很累了,可是他还是坚持带我骑完了,我就是宁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也不愿意坐在宝马车上哭。这是一件最平凡的事,可是平平淡淡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一种最真实的生活模式。

  大学快毕业了,两人相约一起考研留在北京,上帝老头总是爱捉弄人,小雪考上了北京的研究生,他却落榜,无奈,只能回到贵州工作,又开始新一轮的异地。异地总是辛苦的,有欢乐有争吵,两个人学会慢慢体谅,慢慢磨合,毕业后,小雪回到了贵州工作。

  终于,两人在一起了,人家都说“七年之痒”,他们在这一年结了婚,没有多大的房子,没有多豪华的车子,也没有多闪亮的戒指,但是那份浓浓的爱是幸福最美丽的背景。

  很喜欢一段话: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是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他们俩变成了绝配。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需要的是彼此包容与改变。两个人在一起,总得有一个是高傲的,一个是低调的;一个是厉害的,一个是挨欺负的;一个是偷懒的,一个是勤快的。懂得欣赏对方,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才能天长地久!喜欢一句话: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

  更珍惜曾经拥有

  很多事情,开始了,就坚持吧,拨开那些云雾,风景总在后头。身处无常的世界,要有一个无常的心态,才跟得上幸福的脚步。所谓无常的心态,不是朝三暮四,而是花开花谢皆是风景的淡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坦荡,安心享受得到,坦然面对失去的豁达。

  她和他都是初恋,他们是初中的同学,青春期,虽然情窦初开,但关于心中的那份懵懂从未说起,彼此一直追随着对方的脚步前行。高三那一年,一直追她的一个男生让他有了危机感。他说,“我们在一起吧,我们一起努力考一所大学!”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是什么承诺,她也义无反顾的把手放在了他的手中。

  毕竟是名列前茅的学生,他们的恋爱遭到了所有老师的反对,高考关头,恋爱无疑是影响学习的。那段时间压力很大,但是他说,“既然选择了,我就不会丢下你。”回到家,他和父亲聊了很久,并且做了很多保证,他父亲毕竟是做学生工作许多年,知道自己儿子铁了心,最终同意他们在一起,并且到学校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聊了很多,算是帮他们解决了许多不必要的唠叨。

  高考毕竟是一个残酷的过程,最终,小来去了北方的一所名校,她留在了贵州大学。初到大学,一切都是陌生的,彼此分享周围的一切。他说,“我们校园真的很漂亮,以后你嫁给我吧,我们就在这里拍婚纱照。”不像承诺的承诺,她却高兴得像个小孩子。

  大学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他总有参加不完的社团,聚不完的朋友会,也总有画不完的图纸,少了很多陪她的时间;她亦是如此骄傲的一个女子,身边不乏追求者;渐渐的他们出现了争吵,这一份爱情彼此维系得小心翼翼。

  异地真是很可怕的,他们的争吵不断升级,她怪他没有时间陪她,他怪她身边的男生太多,最终他选择了分开,选择了出国。出国前,他发短信给她说,“既然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吧!珍重彼此!”看到短信那一刻,眼泪止不住的从她眼中留下来,她说,“坚持了这么久,最终,我们还是散了。”

  大学四年,她将做兼职的钱、省下来的生活费、得到的奖学金全部用在了去北京的路上。她将每张票都保存了下来,很厚的一叠。她说,即使很累,即使分开,那也是她最美好的回忆,谁的青春没有疯狂过。

  心善自然美丽,心真自然诚挚,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有关系。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在此之前,你所要做的,是要好好照顾自己。

  相濡以沫到白头

  真正重要的不是生命里的岁月,而是岁月中的生活,是陪你一起走过这些岁月的那个人。

  他和她同是贵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大一到大三都是好友,一起上自习,一起出去玩,一丝莫名的情愫悄然在两人的心中萌芽,但是那个时候学习压力比较大,谁也没有捅那层窗户纸。

  大四那年,他获得了推免的机会,三榜公示了,教育厅却下了文件,四级没过的不能入选,就这样,他落榜了,心中的失落无法言喻,她一直陪在他身边,开导他,直到他慢慢走出阴影,他心中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一份。

  大四了,因为他是外省的,他知道如果毕业离开,那自己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一次,大家一起去爬山,心中对她的不舍让他鼓起了勇气,他说,“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他们就这样在一起了。

  没有什么山盟海誓,没有什么风花雪月,一起去逛逛花鸟市场,买买花就是最浪漫的事。

  毕业后,他们一起留校,一起又考上了计算机技术的工程硕士,一起为了结婚,为了两个人的未来而奋斗。也许是因为性格的刚烈,也许是因为现实的压力,他们有过分歧,有过争吵,有过家人的反对,但是他们从未放弃过彼此,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坚持到底,心在一起,总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90后,哪一段唯美的爱情

  两颗心同步爱

  吃一半的面不想吃了,他会接过去帮你吃干净;冰凉的脚贴在他大腿取暖,即使很冷,也不会把你踢开;一起逛街,他提了全部东西,还要抽出手牵你;最喜欢看你开心的笑,然后也对着你笑。

  初中时,90后的璐璐和李明轩只是普通同学,再次相遇,是璐璐高考过后的那个暑假,李明轩当时已经工作一年了。每天在QQ上聊天到深夜,没有什么感动肺腑的表白,也没有什么让她刻骨铭心的举动,两个人就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了,也许,这就是缘分。

  在一起的日子总是特别开心,即使彼此相对无言,也不会觉得尴尬。一个暑假,他们俩看了无数场电影,只要彼此还在身边,就是幸福的。璐璐说,“其实他给我的感动多过心动。生病了,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找我,看见他那一瞬间,看到车上放的一大堆药,我才知道他那天发高烧到39度。真的是百感交集,那一瞬间眼泪就忍不住了。”不需要太多言语,一个举动,一个眼神,就够了。爱,就在其中。爱情需要经营,虽然贵州与河南距离一千多公里,可心是零距离。李明轩在河南,璐璐在贵州。一个人在上班,一个人在上学。李明轩在环保局工作,一直都很忙,每天晚上回到家沾着枕头就能睡着,可是他还是忍着困意总是要跟璐璐聊一会儿再睡觉。璐璐很理解他,有时候也特别心疼他,一想到他们两个一起在为未来努力,心里就会暖暖的。他和她的煎熬最少还有三年多,可是他们都从不畏惧。他说,他愿意一直等。不是他执着,而是她值得。

  虽然爱情的路上坎坎坷坷,但璐璐从未有过任何犹豫和放弃的念头,她说,“爱有多艰难,就有多灿烂。”

  每天爱你多一点点

  你觉得爱情是什么?舒适且不尴尬的沉默。异地恋永远是一个让人无限唏嘘的恋爱方式。有人说,距离很多时候带给两人的是不是恰到好处的私人空间,而是思念的折磨。张瑞说:“青龙寺的樱花开了,好漂亮,人很多,我非常想去看樱花,可是没有人陪我。”

  “在吗”、“猪,还不在”、“哼哼哼”,晚上睡觉前在QQ上和他聊天,已经像每天吃饭一样必不可少。他们各自聊着身边的事情,互诉衷肠,乐此不疲。他们也都养成了习惯,晚上不关手机,放在床头,那样,随时都能在第一时间能给彼此安慰。张瑞说,她最喜欢的事情是在没事的时候拿出手机,看他们的聊天记录和短信记录,看着看着她就哭了,看着看着她就笑了。在本该手牵手的每个季节,只能拿着冰凉的手机一遍遍回味思念的味道。他说:“异地恋最难受的地方,应该是对方给你的拥抱只能是一个表情吧。”

  快要放国庆假了,张瑞在电话里的念叨了无数遍好想你。他说:“国庆节七天,要不我回去看看你吧,行不?”张瑞不赞成,她说回去一趟太折腾了。就在国庆节前最后的一节课,他最终下定了决心回去看看看她。简单收拾了两件衣服,踏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时间是短暂的,七天时间,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候,就三天而已。由于没有买到直达贵阳的火车票,他买了西安到重庆,再从重庆到贵阳的票,其中重庆到贵阳的是站票。可能幸福的时光惹人嫉妒,在从西安到重庆的火车上,钱包被人偷了,下了火车,身无分文,幸运的是卡还在。凌晨,他终于到了贵阳站,等回到学校,已经快一点了。回宿舍的途中,给张瑞发了短信:“我到了,不要担心了。”“猪,辛苦了,爱你。”张瑞很快给他回了短信。原来她没睡,在等他的信息。也许,他们下一次的相见,又要等一个季节的时间。

  我愿与你相依相偎

  小志和小苏是青梅竹马,从小在一条街上长大的。小时候,他们经常一起嬉戏打闹,走街串巷。那时候,他们的故事单纯而又美好。黄昏时分,家长和邻居们总是喜欢聚一起聊聊家常,每次看到落日余晖下他们俩那小小的背影,邻居们就会开始开着玩笑,但大都怀着一份祝福及憧憬之心。

  小学、初中和高中,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他们经历过的时光褪去了稚颜、带走了年少的戾气与冲动,却依然抹不去曾经一起插科打诨的回忆、依然无法替代对方在彼此心中的地位。

  那年,他们高三。小志成绩平平,小苏是她们班第一名,小苏每天督促他认真听课、做大量习题,给他补习英语。就这样,小志的成绩日益提升,最终,他们一起如愿考进入一所大学。

  如今,他们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逛街、一起泡图书馆。偶尔,他们之间也会有小摩擦。

  小苏说:“我们每天都是在约会,约会不一定要花前月下、玫瑰红酒,只要对方在身旁,每一秒都是在约会。”他们一起走过童年,走过青春。他们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一路走来有欢笑也有泪水。他们慢慢会懂,那些美好的不美好的加在一起,才能称之为爱情。小苏说:“最让人安心温暖的,不是有很多人追你,而是有一个你怎么样他都不会走的人。”

  真正属于你的人,永远都不会错过。


【责任编辑:夏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