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标尺”更能度量文明?

14.08.2015  08:20

文明的度量:社会发展如何决定国家命运》(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是全球著名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教授。莫里斯将本书与他的另一本书——《西方将主宰多久:从历史的发展模式看世界的未来》视为姊妹篇,我倒是觉得,本书更像是对前书论据的补充。

前书中,为更直观地比较“西方”与“东方”1.5万年来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文明程度,莫里斯独创了“社会发展指数”,即结合考古证据、历史数据、现代社会数据等,制定了能量获取、社会组织、战争能力、信息技术等4个“技术性指标”,对东西方国家进行全方位扫描,最终得出结论:近200年来“西方”之所以一直领先“东方”并主宰世界,地理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莫里斯认为,在过去200年里,“西方”之所以超越“东方”主宰世界,是因为其有地中海发达且廉价的海上交通,方便周边居民广泛交往交易,传播先进生产力。相比之下,虽然郑和七下西洋,远渡非洲,但因为明朝无法制造横渡超过两个大西洋之长的太平洋的船舶,所以注定不可能赶在“西方”之前发现美洲新大陆。

莫里斯的研究无疑十分有趣,不过我们还应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纵然受到地理因素的严重影响,但绝大多数时候更像是多种因素产生聚合“化学反应”的结果。远的不讲,近百年来,日本通过“脱亚入欧”进入发展快车道,东南亚也在融入世界进程中实现快速发展,中国更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保持不低于8%的高速发展速度。较于历史,地理条件没有显著改变,唯有变化的是,这些国家改变了过去封闭状态,在敞开国门拥抱世界后才迎来了大发展。

莫里斯之所以建立“社会发展指数”,主观上是希望将过去一直纠结于定性的“宏观”争论逐渐引导到定量的“微观”分析。他认为这样的分析基于那些值得信赖的数据,结果可能更科学。不过莫里斯的数据分析模式,必定直面所有大数据研究同样无法回避的追问:“社会发展指数”为什么仅限定这四种指数而没有包含其它更多内容?这样的取舍是否基于作者方便统计总结等因素?样本选定和判断标准会不会直接影响数据结果走向?

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从历史的发展模式看世界的未来》一书最后,莫里斯写道:“那些批判本书的学者,即提出四大异议的人,应该想出自己的测量方式。也许到那个时候,我们能够看到一些真正的进步。”显然,这并非桀骜不驯的挑衅,而是一位致力追求学术本真的学者的学术精神的自然流露。这种欢迎争论的学术态度,远比我们常见的一团和气和交口称赞的学术氛围有益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