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贵州大学国家基金(2015)工作总结暨科研工作会侧记

13.10.2015  11:38

贵大新闻网讯 (记者 庞爱忠)“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10月12日上午,人文学院院长庄勇教授作交流发言时,引用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诗句如是说。校长郑强听完发言,点赞庄勇教授“学者风范、鲁迅气质”。

这不是在进行一场演讲。在家校领导,长江学者、省核心专家和省管专家,学科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校直科研机构主要负责人、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负责人、教育厅基地负责人,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近三年新引进博士、青年教师代表等,200多人的会场满满当当,围绕着“创新驱动,全面提升科研水平”这一主题交流讨论。庄勇教授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题,介绍了人文学院在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如何“十年磨一剑”领跑基金申报数。

  人文社科亮点多

副校长宋宝安总结了近年来贵大人文社科的主要成绩,体现在科研奖励省内领先、成果产出质量提升、平台建设有新突破、科研立项稳步提升、科研合作成效显著、制度改革焕发活力、服务地方重大需求、学科建设特色明显、学术交流空前活跃、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等方面。

近三年来,贵大文科科研获贵州省社科奖54项,其他省级以上奖励12项。2014年,7项成果获得贵州省科协优秀决策咨询成果奖,2项成果获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5年,4项成果首获第三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

在成果产出质量上,文科教师出版著作158部,其中学术专著91部;任钢建、刘君、陈艳波等教授分别在《人民日报》、《中国图书馆学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权威报刊上发表论文,马良灿教授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陈蕊娜、冉光圭等教授分别在SSCI期刊《计量语言学学报》和《经济和金融国际评论》发表论文,人文学院王进博士在权威期刊《哲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张新民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获得优秀等级,受到省社科规划办的表彰和奖励。

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部-部共建重点研究基地,以及组建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成立先秦史研究中心、民族研究院(苗学研究院),以及7个文科科研平台获得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资金180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年来,我校获国家社科基金68项,到账科研经费3150万元。贵大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覆盖的高校。张晓教授的重点项目“海外苗族英法语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是2008年以来,我校的第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陈帆老师获得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是国家艺术基金成立3年来,我省首次获此项目。金颖若教授、曾芸博士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开创了文科教师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先例。

去年,郑强校长领衔的《贵州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战略规划(2014-2018年)》得到省委副书记的重要批示,2014年、2015年贵大文科1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共有9个,服务地方重大需求能力增强。涌现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4人,全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1人,贵州省黔灵学者3人。

自然科学潜力大

  副校长李军旗详细分析了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实行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分开,科研经费环境得到优化。资助对象上呈现出获资助项目负责人年轻化,对于青年优秀人才和团队成长给予倾斜,在同等条件下对女科学家给予倾斜等趋势。

近三年来,我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共214项,资助金额共计9661.4万元。然而,今年在资助数量和资助率上出现了一定回落,与中西部提升计划14所高校相比处于中下位置,与省内高校相比立项数领先但增势不明显。

国家自然基金以外的其他自然科学科研上,有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2个,省级优秀人才团队8个,教育厅创新团队5个。如获得贵州高校第一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技术合同认定中心,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

贵州大学制定了科研奖励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间接经费绩效支出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贵州省教育厅挂网向全省高校推荐作为学习借鉴。

李军旗副校长分析了我校今年在资助数量和资助率上出现了一定回落的原因在于申报基数小,资助比例小。2015年,我校申报379项,资助比例只有17.94%,而国家平均资助比例为22.40%,相差4.46个百分点。此外,缺少医学科学部和生命科学部的支持是原因之一,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医学科学部和生命科学部共14740项,资助数量占总数量的39.20%,资助总额为67.1亿元,占资助总额的36.55%。对比省内两所医科大学基金数量发现,较2014年有大幅度上升,这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的领域有关。此外,立项项目类别少,2015年我校基金只有面上、地区和青年基金三类,重点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及各类联合基金等20余类资助项目数为零。

创新驱动举措实

如何创新驱动,全面提升科研水平?部分学院院长作了交流发言。

材料与冶金学院三年来共获得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刘其斌院长认为,注重科研团队建设、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是首要,注重人才引进、特别是注重引进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是关键,还要注重内部人才培养和激励,邀请专家来学院辅导,尤其是邀请申报国家基金方面有经验及影响力的中青年专家来学院给基金项目把脉尤为重要。作为院长,他分享了一点感悟:一定要带着责任、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大公无私、带着感情地抓国家基金的申报工作。

农学院今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三年来共33项。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院还承担国家、部省级等纵横向科研项目507项。国家基金占全院科研项目的8.88%。2011年至2015年获得科研经费累计金额1.38亿元。在农学院负责人看来,建立评奖制度、人才引进培养、以老带新传统、建设学科平台、培育创新团队是科研的重要保障,未来要向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培养长江学者、杰青等领军型人才等方面努力。

宋宝安副校长认为,要以文理交融渗透、以特色谋发展为抓手,加强学科群建设和新型智库建设,重点要紧跟学科前沿方向、加强同行交流合作、融入地方发展主流、人才培养寓教于研,力争在文科学科新增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成5-6个省内领先、国内有影响学科。李军旗副校长打算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主动适应国家科技新体系,以改革求出路、激活科研活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交易,以此提升科研水平。

郑强校长与陈坚书记边听边记、边听边交流。郑强认为,贵大的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教师以学术为重,一门心思做研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广大教职工要在认识上弄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好“顶天”与“立地”的关系,处理好学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处理好科研管理的抓与放的关系。学校各部门应齐抓共管,启动科研考核,建立学术创新体系,注重应用转化,服务贵州地方经济,优化学术创新体制,为学术提供优渥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