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学习江苏省 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先进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通知

04.08.2014  17:25

  黔教高发〔2014〕232号


各普通本科高校:


  按照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指示要求,为学习借鉴江苏省、浙江省高等院校在改革发展、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认真落实“省校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陈鸣明副省长近日率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和贵州大学等九所省属高校主要负责人先后考察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和宁波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6所高水平大学。考察期间,大家感受到江苏、浙江两省高等教育发展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相比之下,我省高等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总体发展水平滞后,人才培养质量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等。为尽快缩小差距,加快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上层次、上台阶,现就学习借鉴江苏、浙江两省高等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如下意见,请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启示:考察中我们发现江浙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高度注重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优化、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与企业或者行业机构共同开发设立新专业,接近社会和服务社会,不受单一学科的限制,设置了大批应用性强的多科性学科专业和灵活多样的课程。高校还与企业实行联合办学,专业教学计划聘请校外专家、企业行业代表、部门代表等共同参与制定,把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适用教育,使人才培养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学生就业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在课程设计上以业界需求为导向,推动与产业接轨的课程体系。


  工作要求:


  (一)紧密结合产业部门需求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各高校要紧密结合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及动态调整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本科专业设置的咨询、评价、信息发布、预警与退出等机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各校要依据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践资源等专业内涵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环节的综合改革。加强高校相近专业、高校间同类专业的合作,开展以专业类、专业群为主体的重点专业建设,建设一批满足我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需要、彰显高校办学水平与特色的本科专业类和专业群。


  (三)逐步开展专业评估和认证。省教育厅将定期开展对各校的专业评估和认证,各校也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列出计划,对本校所设置的所有专业分期分批地进行评估,建立激励与淘汰机制,保留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的学科专业,对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低的学科专业关停并转,进行“断臂”。


  二、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启示:


  (一)南京大学全面实施“三三制”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学校把本科四年的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即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在多元培养阶段,根据学生需要分为三个方向: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学校实行三个“百分百”政策(百分百课程开放、百分百专业开放、学生百分百自由选择课程、专业和发展方向)。东南大学推进“自主研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已全面实施按院招生、按大类培养、按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指导培养,各专业的选修课比例超过35%,努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苏州大学推进书院制改革,2011年设立了敬文书院,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功能,2012年成立了唐文治书院,重新设计了文史哲融通的“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学术型高端文科人才,学校的带薪实习计划已形成了特色。


  (二)江苏、浙江两省高校都具有国际化视野,在办学定位上紧追世界一流学校,关注战略性、全球性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并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国际移动力”,积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聘任外籍教师,以海外名师引进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牵引,引进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加强留学生工作,江苏省设立政府留学奖学金,做强“学在江苏”品牌,留学生占普通本科高校在校生比例达3%左右。同时,选派一流学生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师从一流导师,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招收留学生同时将教师出国留学经历作为评定职称的必要条件,通过教师外出学习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科研、管理经验,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工作要求:


  (一)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进一步确立“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建立“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努力培养具备合格道德水准、良好沟通能力、科学思辨方法、合理知识结构和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建立与专业教育并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围绕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完善,初步建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开放性课程三大课程模块,逐步赋予学生“学什么”、“何时学”、“怎样学”的自由。加快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放共享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优化课程结构,保证实践课程、创新创业类比例。创新课程组织、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结构优化的课程教学团队。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课程教学。积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新生研讨课。重点遴选建设一批精品开放课程、一批通识课程、一批慕课,加强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和共享制度建设。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课堂实时录播系统,培育精品在线课程,给予学生不受时间限制的教学服务和自主学习机会;将网络录播课程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教学名师与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研究性教学。本科院校国家和省级特色(示范)专业、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试点必须带头开设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建立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综合评价体系,探索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不同类型和层次要求的评价方式,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考评,体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改革和完善考试办法,建设公共基础课和部分学科基础课试题库,加强考试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大力推进产教结合,健全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各校要按照“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的原则,分行业、分类型、分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教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新闻才等教育培养计划。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实现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多方联手,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共同打造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四种合作结合模式:一是“走出去”,与地方政府共建事业法人研究院。二是“引进来”,与地方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三是与地方有关部门共建研究机构。四是与国际国内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公司共建平台,逐步形成“协同创新特区”。各高校的每个二级学院要与一个或多个部门、行业、企业等建立教育合作关系,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五)构建寓研于教的培养模式。把科研成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作为科研工作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努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促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公共平台要向本专科学生开放。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工程、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


  (六)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改革,学生可以有条件地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与就业志向,进行专业与专业方向的自主选择,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辅修第二专业或修读第二学位。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注册和毕业制度,允许学生在弹性学制规定的年限内,适当延长或缩短学习期限。


  (七)探索“试点学院”、“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通识教育和“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创新科学精神、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社区自治等能力。


  (八)增强大学生、研究生的国际移动力,重视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鼓励高校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专业开设双语课程并逐步增加数量。加强课程内容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赴国外知名大学修学、访学,大力提高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在校生比例。


  三、强化实践育人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启示:江浙高校普遍重视实践教育环节。做到通识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个不断线,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不断坚持与实践,宁波大学2011年,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并以全国排名第41位的成绩进入全国“挑战杯”竞赛联合发起高校。2012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与东道主同济大学并列全国第一。2013年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6项。2013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捧得“优胜杯”(全国高校前20名)。


  工作要求: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实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和人才培养要求,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标准和实践成绩考核办法,合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各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制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建立地方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训练中心。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省教育厅将建成一批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一批省级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并遴选一批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各校要积极建立相应的基地并遴选一批创新创业教育导师。


  (三)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各校每年支持不低于50项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制定激励教师学生的政策并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支持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竞赛、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活动,推动大赛国际化。探索将创新创业成果、学科大赛成果与教师工作实绩、学生毕业论文挂钩的政策和措施。


  四、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自主管理力度,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启示: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一定要大要强、引进培养方式要破常规常态,要有充分的自主权。高端人才是极其珍贵的“稀缺”资源,其竞争尤为激烈。在高端人才引进中,唯有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突破。江浙高校均重视高端人才、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卓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教强省强校的核心价值取向,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苏州大学在江苏省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先后投入7亿元用于人才引进,引进中科院院士3位,外籍院士1位、千人计划12位、长江学者4位和国家杰青9位等等,在这一批优秀人才的带领下,苏州大学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项,经费近2亿元。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学校还注重原有师资队伍培养,通过开展“校内特聘教授”遴选、实施“东吴学者”计划、“东吴讲席教授”以及管理干部培训制度等, 先后将200余名教师派出到国外高校进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创新团队和管理队伍;东南大学围绕人才引进和培养,把人才分为五个层次,并对每一层次人才均配套实施引进、培养、使用计划。还建立学术特区,所有引进人员均采用合同制,工资待遇与工作绩效挂钩,实行协议年薪制。其责任和义务均按合同进行规范管理。这样人事制度使东南大学短短的时间内汇集吸引了来自全球各路高端人才,两院院士达1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 。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人才占整个专任教师的40%。


  工作要求:


  (一)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的力度,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给人才以充分的自主权。各校要下大力气并设专项经费,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充分依托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项目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吸引一批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较高学术地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来校工作,优化师资队伍。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力求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发展一个产业,提高人才的投入产出比,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二)引进、培养人才要打破常规,灵活用人机制。要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遴选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面向全球招聘。建立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的师资考评机制,完善退出机制,建立教学“门槛制”,评估合格才能走上讲台,实行教学与科研岗位“能上能下”、“非聘即转”的动态管理,对不能为人师表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增强用人活力。要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稳定拔尖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氛围。


  (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学校学科发展需要,按照有选择引进、有计划培养的方针,采用学术大师+创新团队建制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各高校要制定具体办法,切实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把教师教学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教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教学工作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要把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提倡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低年级学生上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完善教师培训和进修管理制度,各高校要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培训、教学咨询等,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完善助教制度,实行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制度,对青年教师普遍进行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各高校要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实践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五)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按照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制定聘用、考核、晋升、奖惩办法。鼓励高校探索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学校类型和教学岗位类别,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分层次、分类别对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基础课教师考核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教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等情况;实验课教师考核指导学生实验实习、教学设备研发、实验项目开发和实验教学研究等情况;创新创业导师考核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践等情况。


  五、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我省整体教学水平


  启示:江浙高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加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和投入力度,推进基于网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释放运用信息化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努力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工作要求:


  (一)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各校要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实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使用、评价等服务系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基于网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分学科专业大类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能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和服务的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


  (二)构建高校联动发展平台。依托高校教学联盟、教学联合体、整合区域性或同类型高等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构建和完善高校学分互认体系,推进学生跨校、跨专业选课,实现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完善各高校教学联动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教学联动发展项目,积极推进学生交流访学、学分互认和高校数字图书共享。


  (三)积极探索和推进慕课。各高校要紧密结合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选择;应深入研究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将开放教育资源、世界大学名校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等课程资源运用于大学内的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教学信息化战略与政策。


  六、强化教学科研管理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教学评价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评价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


  启示:江苏、浙江两省都注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高校科技成果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分配,支持高校科技人员走进市场、走进开发区、走进企业创新创业,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高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优先推荐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项目。江苏省建立高等学校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重点统计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尤其是考核高校科技成果产出,特别是科技成果在江苏转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按照部属高校、省属本科高校、高职高专院校三个系列分类排名,每年开展科技项目评选表彰,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的高校和高校教师予以奖励。


  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加大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研究制定本校科技评价制度,实现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基础研究要以原始创新性成果和创新性人才培养为评价重点;应用研究要以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突破、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经济社会效益等为评价重点。产业化开发项目要以技术、产品的成熟度和市场反应为评价重点。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要更加重视对35岁以下年青人的培养,让他们有平台、有经费、有项目;要更加重视科技评价中的过程评价和团队评价,更加重视团队的实质贡献,合作精神和创新潜力。同时,要加快推进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间接成本补偿、劳务费使用以及增加高校科研稳定支持力度的制度安排,完善科研服务与监管体系。


  (二)研究制定本校教学质量水平评价监控制度


  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教学评价科研制度,重视和发挥专家组织的评价功能,重视和发挥现代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的作用,加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估督导机构。


  2、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评估制度。积极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编制与发布制度,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新创业成效、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水平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以此作为促进院校发展、接受社会监督、提供政府决策参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省高校要积极参与全国性专业认证及评估。建立新专业建设定期评估制度,扩大独立学院专业抽检评估范围。继续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


  七、深化校地战略合作,提高全面服务能力


  启示:考察江浙高校时,我们充分感受到六所高校始终将推动和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缔造人类的文明作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责任与使命。这样的信念已经完全渗透于学校的各级管理层和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心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大学文化和精神价值理念。他们所设立的专业就是和企业或者行业机构共同开发出来的,接近社会,服务社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办学定位上更加贴近了社会的需求或者是直接应社会的需求而办学。因此这些高校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注重政产学研有效联动、互相支撑,均开展了协同创新工作,设立了学科交叉研究专项,积极培育新兴研究领域,组建跨学科团队,建立共享研究平台等,在校外参与地方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建研发基地,与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申报科技研究项目,整合校内力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围绕该区域若干个主导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力争在区域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起引领作用,有效地推动了政产学研合作研究及其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2008年以来,苏州大学与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宜兴市等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与苏州国际国内地位相适应的大学,同时加强与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合作,与四川南充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辽宁盘锦沿海经济区、云南昆明市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辐射至全国广大区域。与地方政府共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性研究院,形成“协同创新特区”, 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苏州大学纳米研究院,与张家港市共建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南通市共建苏州大学南通纺织研究院、与吴江市共建苏州大学吴江丝绸研究院、与常熟市共建苏州大学常熟光伏产业研究院等。又如宁波大学与宁波市11个县(市)区政府、国家高新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设立科技合作专项基金,用于资助教师与企业科研项目合作、申报纵向项目、支持创新创业计划、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高校主动服务地方政府,服务区域经济,地方政府也积极反哺高校建设和发展。如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的教学楼和实验楼均由地方政府出资修建。


  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现实瓶颈问题,努力实现科研指导思想从重视成果导向解决问题导向的转变,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政产学研一定要有效联动一定要互相支撑,高校一定要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二)积极承担服务需求的科研项目。重点解决一些科研项目“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等问题。大力推动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项目中,与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合攻关。探索“学校团队+地方企业”共建研发平台,“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龙头企业”共建研究院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政产学研用”机制,以科技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分配为杠杆来推进产学研有机融合。支持高校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产品开发、技术入股等方式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分配,鼓励高校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


  (四)主动深入企业服务。支持各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办产业实体,共建创新平台。支持高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研究和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教师承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具有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的重大横向项目视同级重点科研项目,并计入教师科研工作量。


  (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参照江苏等省经验,尽快研究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科学确立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坚持分类评价,对高校中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不同类型科技活动同等重视。从评价体系上引导高校将科技创新从“以出成果为目的”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与现阶段国家和我省及各市(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改变重形式、轻效果的单纯量化考核评价方式。


  八、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启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江浙各高校非常重视章程建设,通过章程建设来完善师生权利、组织框架、决策机制、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机制等内容,形成依照章程管理学校的体制和氛围。同时,各高校都注重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宁波大学积极探索建立由政府部门、著名侨胞、杰出校友、知名企业家、校内代表等组成的大学理事会制度,成为学校加强与社会联系、筹措和管理大学发展基金的重要机构。其他高校也积极组建理事会或董事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理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思路,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质量提供持续和稳定的保障。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形成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权力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学校自身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的高校,要充分利用试点工作政策空间,积极探索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模式。


  (二)加快章程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师生权利、组织框架、决策机制、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机制等内容,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依照章程管理学校的体制和氛围。高校应以章程建设为核心,系统梳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推动高校整体改革,为提升质量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章程制定构建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使章程为社会搭建参与学校治理的平台,通过章程将本科教学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上升到章程层面,保障其执行力。各校要落实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自主权,做到学术至上,教授治学,学院相关事务由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处理,探索学院不设行政级别,行政人员全面实行职员制,由学院自主招聘、考核、管理、解聘内部的管理体制。


  (三)扩大社会参与,建立学校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总结推广高校组建理事会或董事会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和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九、要加大经费投入,同时做到自力更生开源节流


  启示:教学和科研经费投入是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江苏省和浙江省高校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发展投入问题,无论是基础能力建设,还是内涵发展,都努力筹集经费,加大资金投入量,积极提升办学能力、实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教学科研经费每年突破10亿,浙江大学教学科研经费突破30亿。这两个省的高校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在学校建设中也十分注重自力更生开源节流,例如,中国美术学院充分发挥教师的创作设计优势,利用旧房的专瓦,智慧地由于教学楼的使用,使校园更加美丽实用,同时也节约了很大一部分经费。


  工作要求:


  (一)加大内涵建设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方面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完善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校要设立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优先保障教学投入。要加强对内涵建设的投入,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支出比例不低于25%。


  (二)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改善教学基本条件,设立奖教基金。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确保生均财政拨款等增量部分优先用于师资队伍、学科、实验室等方面。


  (三)各校高校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要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在学校建设中也要注重自力更生开源节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节约经费,合理使用经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请各高校认真学习领会本通知精神,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于2014年9月25日前报省教育厅高教处(电子版发邮箱: [email protected] < mailto:[email protected] >)。

 

 

 

(责任编辑:gzsedu_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