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榭口岸出台16项帮扶措施促区域经济发展

12.04.2016  23:52

人民网宁波4月12日电 经济新常态下检验检疫部门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近日,宁波大榭口岸出台16项帮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15年,大榭口岸货物吞吐量达855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75万标箱、原油吞吐量419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1%、7.8%、5.4%,均创历史新高,口岸经济呈逆势增长。

当前,国际国内市场持续低迷,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全面增强破解制约发展难点问题能力,大榭检验检疫局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16项举措,包括给予达标企业优先办理窗口业务、简化行政手续、进口预放行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必须紧紧抓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优势,创新质量监管手段,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大榭检验检疫局王军局长表示。

大榭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和经济区位条件,是国内重要的石化能源中转基地。该局提出要依托好大榭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围绕“一岛两区三基地”战略规划,主动寻找检验检疫部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精准发力。

据介绍,大榭检验检疫局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集中精力扶持和壮大重点企业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区域临港产业发展步伐。

对辖区内百强企业,大榭检验检疫局对接发展需求,以促进企业质量提升为目标,倾力相助。在企业自主监装问题上,除积极指导和培训万华化学开展装运前自主监装外,在企业设施设备、规章制度建设和业务流程改进等方面也是大力指导;为服务重点企业实施生产贸易一体化战略,主动开展政策帮扶,如在林德气体出口液氩业务时,大榭检验检疫局提供安全便捷的现场查验和实验室检测政策。此外,还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方式,利用微信等通讯手段,随时随地为企业答疑解惑。

重大项目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面对口岸临港石化产业密集,检测要求高、突发情况多、安全问题突出的状况,大榭检验检疫局密切跟踪重点项目、重大工程进展,优化配套进口成套设备检验监管,保障项目建设落地。

据了解,大榭检验检疫局积极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高硫原油分类监管,已安全接卸来自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10余种高含量硫化氢原油近560万吨,既巩固了大榭国家级原油中转基地定位,也为石化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帮扶原油中转业务做大,大榭检验检疫局将持续优化原油检验检疫一体化模式,完善高硫原油风险分类管理,规范安全监管措施,进一步提升原油接卸效率和提高原油揽货能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榭口岸原油中转品牌。

营造“环节少、速度快、服务优、监管有效”的通关环境,是大榭检验检疫局精心服务口岸企业的一个核心环节。通过提高船舶电讯检疫比例,减少卫生监督频次,优化入境船舶检疫无纸化检疫模式;发挥空箱卡口检疫、平铺查验和外堆场查验等手段优势,进一步加快流转速度;以危化品全部纳入法检目录为契机,规范和优化进出口能源化工品检验监管流程,同时推行大宗资源性商品“提前报检,预先放行”便利措施,加快验放出证速度,进一步缩短检验周期;利用“互联网+检验检疫”推进无纸化监管,达到“三通两直”,即通报、通检、通放和出口直放、进口直通的查验模式,推动实现口岸物流可视化和检验检疫“云监管”,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和监管智能化。

为最大限度发挥好政策的放大效应,大榭检验检疫局将深入开展原产地政策资源深度开发工程,抓好中国-东盟等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优惠政策培训,帮助企业充分享受关税减免优惠政策。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千点工程”,继续加强检企互动、持续跟踪研究国外技术标准和市场动态,深入开展出口退货追溯调查,建立完善联络员制度和预警通报机制,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据悉,大榭港区先后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和全国首个进口工业品生态安全港。该局立足这两大优势,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以打造中国特色“裕廊岛”和生态宜居“海上新城”为发展标杆,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健全口岸公共卫生安全联防联控、全员参与的网络体系,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提升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构筑科学有效的口岸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以确保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对大榭国际卫生港的复核。同时,不断完善大榭生态安全港建设,健全生态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疫病疫情防控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范等基础设施,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美丽大榭”建设。(陈怡、钟继成、章依群、薛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