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经济开发区打造产业聚集升级样板

09.07.2014  20:16

      近日,位于威宁经济开发区渝商产业园内的哲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入生产设备调试阶段,不久后,威宁自治县年产量800万吨的萝卜将在这里转型升级,价值倍增。渝商产业园,这个以“园中园”模式打造的园区,通过3至5年的建设,将发展成为一个集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加工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和城市综合体。

园中园:
借鉴先进理念的新模式
      2013年1月,威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赴重庆中小企业局及重庆市总商会考察。考察中,与重庆市中小企业局经济运行处、产业发展处、对外经济合作处等部门负责人,就威宁如何整合民营经济、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促进两地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共同的愿景和期望,让双方一拍即合,促成了两地间合作的零距离:对重庆商会,提供发展平台,满足转型需求;对威宁县,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减少政府招商成本,提高威宁知名度。双方谋合作、求双赢,初步达成了威宁经济开发区将参照园中园的模式打造重庆产业园的协议。自此,建设“渝商产业园”提上了议事日程。
      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同年3月,重庆鸿道养生服务有限公司与威宁经济开发区签订协议,成立了贵州威宁渝商工业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购买威宁经开区已建和在建的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自建3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与威宁经开区共同联合招商。2013年6月,渝商产业园正式落户威宁经济开发区,该产业园以“园中园”的模式,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参加,积极带领更多的企业与威宁“团结协作、抱团发展、资源对接”。这种由民营企业通过市场方式来运作产业园,借鉴了发达地区的园区开发模式,实现了两地“政企联合、合作开发、共同招商”的全新理念。这标志着威宁经济开发区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的开发建设模式逐渐形成。

产业发展的集聚力
      “2013年上半年,我在威宁考察期间,发现威宁有很多产量巨大、品质优良的农副产品,例如萝卜、小米辣、小黄姜等;当时我思考一定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在威宁萝卜的深加工上探索出路,为威宁萝卜寻找市场”。渝商工业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朝林介绍说。
      渝商产业园落户威宁经济开发区后,戴朝林将购买的6栋标准化厂房定义为食品工业园,他要对威宁萝卜的加工提升一个高度,盘活存量资源,最大程度地开发威宁萝卜资源,并成立了哲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研发威宁萝卜种植的技术、品种和质量,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市场需求。戴朝林与威宁县周边13个乡镇、35家合作社签订了协议,拥有10万亩萝卜种植基地,并从山东、韩国等地引进优良萝卜种子,将种子发放到农户手中。哲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萝卜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后,每年将从农户手里收购300亿斤以上萝卜,加工萝卜产品50万吨,年产值达10亿元,解决当地就业800人。戴朝林告诉笔者,当下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威宁萝卜的产品附加值,走品牌化道路。哲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产以后,除每年供给重庆毛哥老鸭汤食品有限公司1万吨的萝卜产品外,还将进入航空食品,出口国外。到时候,威宁萝卜就可以实现“赛人参”的价值了。
      据了解,针对威宁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戴朝林还将根据威宁实际,引进相关企业入驻渝商产业园的食品工业园,对威宁优质的农、牧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致力于构建从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终端为一体的营销体制,创立威宁新品牌,促使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逐步开拓更大的省外、甚至国外市场。

招商引资的“磁场效应”
      威宁经济开发区渝商产业园以“园中园”模式作为发展的新平台,让企业成为招商主体,以商引商,产业聚商,发挥出更具竞争力的“磁场效应”。
      作为工商联渝中区总商会副会长、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戴朝林在威宁投资兴业以后,多次组织重庆800余名私营企业家,不定期组团到威宁参观考察。在考察过程中,重庆的企业家们对威宁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体验到了威宁的热情与活力,也感受到了威宁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蕴藏的巨大商机,纷纷表达了投资兴趣和意向。以商招商就像一个磁场,不断地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促使“洼地效应”转变为“磁场效应”。
      据了解,渝商产业园将自主开发建设的B区定义为装备制造产业园,主要引进电梯、摩托车等生产制造企业;把C区定义为生物医药加工产业园,充分利用威宁中药材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产业关联的大项目、大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龙头,形成特色产业链。另外,意欲打造威宁第一座电子商务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威宁本土产品产销一体新模式。在招商过程中,渝商产业园围绕规划的支柱产业和重点板块,把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广泛开展招商宣传推介活动,围绕“以园招商”,真正变“单个招商”为“集群招商”、“独立招商”为“合作招商”、“项目招商”为“园区招商”。目前,渝商产业园已经引进重庆旺江电梯有限公司、大西南农用三轮车摩托有限公司等入驻。通过合资合作和整合优势资源的方式,实现了新产业布局和原有产业的提升,威宁经济开发区产业水平及企业竞争力将也会得到极速提升。

创新模式的活力源泉
      “随着各地对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由县区自己出面招商,花费多且项目签约率低,而引进特色工业园建‘园中园’,则可收到降低成本、扩大招商渠道、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效应。”威宁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部门负责人向笔者描述这一创新思路:“威宁经济开发区以后将继续打造园中园,包括‘川商产业园’、‘浙商产业园’等,在建设上尝试采取政企共建、政商共建、政建企用、企业自建灵活多样的方式。”
      以渝商产业园为例,“园中园”发展模式将威宁经济开发区可用的工业用地再度集约化,减少了企业对土地的依赖,提高了单位面积下的投资强度,也增强了中小企业产业链的细化分工,形成了从材料成本、信息技术、公共服务、人才等各方面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1+1>2”的效果,呈现更高的技术、管理效应。
      充满活力的特色“园中园”建设模式,能够为威宁经开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集聚产业要素、引领创新创业的升级样板,渝商产业园实现了先进理念与优势产业、优质资源的优势叠加、融合发展,为新兴产业的壮大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威宁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轨迹步入速度更快、层次更高、质态更优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