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平:如果我有个儿子,我不会让他做刘翔!

23.05.2015  19:35

■ 在退役仪式上刘翔与孙海平紧紧握手 图 IC

【新民晚报·新民网】朱建华的最后一跳,刘翔的最后一吻……那终结点,似乎都是落寞与辛酸的诉说。到最后,失败成为被定格的唯一姿态。“田径人,大多没有完满的结局。”孙海平怅然,这一周重回鸟巢参加田径挑战赛,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点点滴滴,似是而非。

17年的守护,孙海平与刘翔,这对中国田径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师徒,因为飞人的退役,各奔东西。他有他的未来去闯荡,他有他的事业去坚守。伸手、拥抱、耳语祝福,刘翔退役仪式上,孙海平最平常的表达,却是最深情的告白。刘翔走了,这个组合中他始终站在最前沿,享受赞美,忍受苛责。身后的那个人,依然挺立,孙海平说:“还想平平淡淡、踏踏实实地干点什么。

如有儿子不让他做刘翔

孙海平有个女儿,他说过:“如果我有个儿子,我不会让他做刘翔。

所有人,都在消费刘翔。

跌倒,再跌倒,之后,他成了人们口中的刘跑跑。吻别,是做秀。泪痕,是矫情。怎么做,都是错。再后来,结婚,是昏头。几经发酵的离婚传闻,则成了又一个“脑子不清爽”的明证。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统统被拿来说事。“这样的生活,太苦。我宁愿自己的孩子过得平淡。

孙海平心疼刘翔。从1998年接手刘翔的所有训练之后,孙海平一直扮演护航者的角色。他说,刘翔的自控能力无人能及;他说,外界充满对刘翔的误解;他还说,可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出现这样的天才。话里话外,孙海平始终在护弟子一个周全。

重回鸟巢往事并不如烟

这一周重回鸟巢,一样的热身场,一样的检录处,就连身旁墙壁上的标示,都写满“BEIJING2008”字样,带着那时烙印……走在长长的甬道里,孙海平有时会有片刻的恍惚。只是,看台上的人群,是稀疏且意兴阑珊的,孙海平脱口而出:“要是刘翔在,恐怕就大不一样了。

为了备战北京世锦赛,前天上午,孙海平带着谢文骏住进总局训练公寓。有相熟的教练打招呼,“孙指导,回来了啊!”总局公寓,是孙海平和刘翔在北京共同的家。

4月7日宣布退役之后,刘翔来北京收拾腾空了训练局宿舍。屋角,还有刘翔留下的琐碎杂物。回忆,潮水般袭来。屋子里的每件物品,都藏着一个故事。整理完行李,孙海平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沉默地抽完半包烟。

排得满满的日程给了孙海平最好的借口,不去回顾,也不去张望。但到底是闲了下来,他不由感慨:“好像只一瞬间,刘翔就长大了。”他想到了13年前,“2002年我们第一次出国比赛。没有翻译,没有团队,两个人扛着硕大的几个背包就这样闯荡出去。”从伦敦转机去萨格勒布的时候办登记手续,柜台服务人员对他们说,你们只有五分钟时间,赶上摆渡车的话就能上,赶不上就只能改签。“当时的刘翔没有犹豫,一把抢过我身上的三个大包撒腿就跑,短短的几百米,我们跑得满身是汗,直到跑到登机口看到飞机延误一小时的信息才如释重负。”这短短几百米让孙海平回忆至今,甚至超越了徒弟在跑道上夺冠的所有画面,成为师傅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最后坚守平淡中有快乐

训练场上,孙海平的大嗓门很有特色。和着弟子在栏上飞行的起落,他一边击掌,一边用最大气力吼出似“”又似“”的声音。全神贯注之时,孙海平整个人微微前倾形似起跑——似乎下一秒整个人就会冲上赛道,亲身演示。

师傅的累,并不是秘密。他一直透支着健康。鼻息肉始终困扰着他,高血压、早搏、房颤,还常常心绞痛。就在4月初,远在福建带队集训的孙海平倒在了最熟悉的运动场上——毫无征兆的晕厥,至今未查出确切的原因。

记忆中,孙海平从没有休息超过5天以上的假期。从当初“嫉妒”刘翔“霸占”父亲,到如今理解支持师傅的坚持,女儿孙怡华如今已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5个月前,家里多了个新成员。升格当外公的孙海平却每天只能在微信中,看看外孙女视频和照片。

北京田径挑战赛,谢文骏的成绩“一夜回到解放前”。年轻的小谢,兴趣爱好、情感波折,都能映射到赛道上,成为致命影响力。在小谢身上,成绩起起伏伏,也让孙海平的工作量比以往带刘翔时更多更累。

很多人都不理解,本该含饴弄孙的岁数,孙海平为何还在坚持?更何况,没有刘翔,孙海平的最后一岗,早已注定无法达到昔日辉煌。“我知道大圆满是很难的,我求的是从心出发。

刘翔参加过48次国际大赛,冠军36次,亚军6次,季军3次,很多人记得的是退赛的2次。现实残酷,却打消不了这个花甲之年老人的固执:“我不怕以失败告终。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在田径场上平平淡淡地做些事。”(新民晚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