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八年安全度夏 江苏提出太湖治理新目标

01.12.2015  18:18

央广网南京12月1日消息(记者景明)“今年1-10月,太湖水质为IV类,主要污染物指标氨氮、总磷、总氮同比分别下降11.8%、3.3%、7.6%,均达到国控指标,15条主要入湖河流全部消除V类,太湖连续第八年安全度夏。

在近日召开的“太湖治理工作媒体座谈会”上,江苏省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通报了这组令人欣慰的数据。这也意味着,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太湖蓝藻在2007年爆发后,每年虽有局部发生,但再未能纵横肆虐。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近期目标完成之年,来自江苏省太湖办和省环保厅的数据显示,经过八年高强度的治理,太湖水质已明显改善,持续向好,富营养化程度由中度变为轻度。

今年安全度夏期间,太湖蓝藻发生强度有所波动,聚集面积、平均藻密度同比相对偏高。

其实,8年来,或是风平浪静,或是有惊无险,太湖蓝藻泛滥的威胁一直都在。为了守住“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两个确保”的工作底线,江苏省太湖办协同环保、住建、水利、农业等部门及流域地方政府一直保持了“露头就打”的强势姿态:

8年来,全面落实监测预警、调水引流、蓝藻打捞、生态清淤、湖泛防控等安全度夏应急防控机制。累计清淤土方3600万方,打捞蓝藻800多万吨,从长江调水179亿立方。为了保障饮用水安全底线,太湖流域13个县以上城市中,12个城市已经建成了第二水源,21座水厂实现了深度处理。

江苏在治太工作中不仅着眼于应急防控等治标之策,近年来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治太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还在于,聚焦控源截污、开展生态修复、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并倒逼流域经济结构调整。

在“问题在湖里,根子在岸上”、“治湖先治河”等一系列共识的基础上,江苏治太有关部门通过污染科学普查,明确了工业点源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居民生活污水等三大主要污染来源及其比例,一系列问题导向,精准治太的举措渐次展开。

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关闭化工、印染、电镀等企业5300余家,关停迁移畜禽养殖场2000多家,拆除围网养殖36万亩。并建成了1200多万平方米的氮磷生态拦截系统。流域16个市县建成了国家生态市县,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城市群。

此外,作为一项治太工作的制度贡献,江苏在全国首创了“河长制”,由省市领导共同担任入湖河流的“双河长”,并创新政策举措,推行了环境资源区域补偿、生态补偿、绿色信贷、蓝藻资源化利用项目扶持等一系列成熟的做法。

把太湖治理好对江苏、对全国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坦陈,太湖流域用占全国0.2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2.44%的人口,创造了6.3%的经济总量。由于环境容量有限,治太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

太湖治理边际效应逐步显现,主要水质指标改善幅度趋窄,入湖河流总磷总氮不能得到完全控制,成为影响湖体水质进一步改善的‘短板’;此外,湖体‘藻型生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一旦遇到适宜外部条件太湖仍然可能出现大面积蓝藻聚集,甚至发生湖泛;少数污水处理厂排水不达标;蓝藻资源化利用市场渠道尚未完全打通;经济下行压力大,地方治太投入受影响等都将长期影响治太最终目标的实现。

张利民表示,从宏观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治太指明了前进方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治太树立了目标导向;新环保法为治太提供了制度保障。治太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十三五”即将开启之际,江苏自加压力,为治太工作设定了新的目标:

“‘十三五’治太将实现更高水平的‘两个确保’即全流域安全供水向优质供水转变,从根本上消除大面积发生湖泛的隐患,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圆满完成国家考核目标,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