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达者:官员“PS艳照门”被有罪推论的现实考量

12.04.2015  11:47

4月10日,一起“旧案”将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胡某某(副厅级)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天,安徽一家媒体报道,两年前,胡某某收到骗子的PS艳照敲诈信后,向对方汇了20.5万元钱。从而引起社会对胡某某的关注与质疑。(4月11日人民网)

其实,利用现代PS技术合成官员淫秽照片进行敲诈的案件并非孤例,早些时候,江苏淮安市政府机关21位官员都收到了一条奇怪的短信,发信人自称是纪委家属,向每个人发来一张含有对方头像的淫秽照片,并表示只要给他账户打去30万元,便可平息此事。苦苦等了一个多月,犯罪嫌疑人的账户上没有等来一分钱,反而等来了公安民警。

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面对“艳照”,这21名领导要么直接删去勒索的淫秽照片,要么表示对淫秽照片根本没有印象,不管怎样都充分说明了这些官员内心无愧,这样的领导干部确实值得点赞,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同样拙劣的PS艳照,农科院副院长胡某某乖乖地给骗子汇了款,一汇就是洋洋洒洒20多万,着实让人吃惊不少。

要知道,PS合成淫秽照片敲诈官员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细一推敲就知是骗局,可再笨拙的伎俩却总能“瞎猫碰上死老鼠”,遇上心甘情愿当起冤大头的奇葩官员,到底是官员太傻太天真还是真的其身不正?再则,政府官员的薪资水平处于社会收入的中等水平,一张漏洞百出的PS艳照就能让其乖乖奉送20多万,是官员有钱太任性?还是有权就能变现?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心中有鬼的官员是否值得查一查呢?

现实中,一路官员因桃色落马的荒唐事件屡屡见诸报端,种种“前科”面前,副院长被公众有罪推论确实是常理,细细想来,副局长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非但不能释疑,反而激起了更大的舆论狂欢,确实值得深思,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场域之中的,从传播的角度看,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种表达,作为领导干部就更需要对自己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有预判,爱惜羽毛,注意公共形象,面对艳照,选择乖乖给骗子汇钱,如此瓜田李下之举也难免让自己置身于舆论危墙之下了。

副院长到底有无贪腐行为?生活作风究竟是否正派?真的是担心“被炒作”?事件背后一系列的疑问都亟待回答,当然,这也警示着,查处此类敲诈案件,一方面必须用法律武器对敲诈者绳之以法,予以严惩;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绝不能无视任何蛛丝马迹,要顺藤摸瓜查出“对号入座”的官员为何甘当冤大头,一查到底,毫不手软,说不定真能挖出些“老虎”、“苍蝇”来。

稿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