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教育何以对接职场需求

15.06.2014  12:47

当工程师缺乏、合格的工科生奇缺、优质工科生身价暴涨等新闻满天飞时,年轻学生逃离工科的现象却愈发严重……

前不久,日本科教界一行十几人来华参加国际教育巡回展期间,举办了一场题为“以产学研合作推动国际创新”的中日大学论坛,希望藉此“向中国取经”。论坛上,日方人士纷纷“吐槽”本国工科教育“研究脱离社会”、“学生没有出口”。

日本文部科学省前大臣、中国国际友好奖获得者有马朗人提出过一个规律性的现象:一国在大学毛入学率步步攀高时,将遭遇“拔尖人才难觅”的难题。面对这个难题,日本显然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早在2009年,时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吴启迪,谈到工科大学生与工业之间存在的鸿沟时,也指出,我们的工科教育培养了太多“从学校到学校”的人。

几年之后,工科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在麦可思研究院的一项调查中得以证实:2012届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均不足,其中“系统分析”、“操作监控”、“设备维修”三项基本工作能力的满意度仅达到70%。

据此推断,如果中国的工科教育还停留在制作“玩具”的自娱自乐阶段,那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将会越来越多地被注重产品与市场对接的企业拒之门外。

据麦可思研究团队撰写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0年,大学工学门类专业招生占本科总招生数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41%降至33%,其中与制造业相关的工学类专业只占20%;同期从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34%降至30%。这表明,众多考生对工学类专业避而远之。

与未来职场的距离

我画过很多图,做过课程里的很多能动的、能跑的项目,但是我总觉得这些离制造一个能帮人省劲儿的、给人方便的、帮人生活得更好的,让人愿意花钱买的东西还很远。”张萌毕业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的车辆工程系,目前在一家国际著名汽车集团担任技术支持,即各4S店技术员背后的技术员。出身名校且成绩优异的他,在职场获得了用其所长的一席之地,却在面对“大学四年教育是否对你成为合格的工程人才有益”的提问时,作出了上述否定的回答。

张萌大学阶段对未来职场的了解,主要来自学校组织的大规模实践和自主选择的社会实践。他曾参观过厦门金龙和郑州宇通两家车厂,也曾根据学校的安排前往北京现代汽车厂实习。为了不影响学业,实习时间一般只有大三的一个暑假。学生也可以选择形式更自由的社会实践,凭自己联系,先和老师一起定题目,然后进入企业调研,最后完成一份报告。

张萌回忆:“我们本科阶段最难的一门课叫控制工程基础,主要是讲控制,最后需要设计出一个电路去控制一个运输的小系统。老师在设计这个课时,会尽量想怎么把知识都用到实践中。但学生们实践起来,有的可能觉得有收获,有的就觉得太无聊。

基本上,这些实践都是独立进行的,不需要与他人配合,也无需付出特别多的艰辛。学校里真正需要合作的项目主要是一些大赛,比如机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每个队由三四人组成,大家分工协作,最后完成一个作品。张萌参加的那次,是做一个爬墙机器人。前后三四个月,经历了太多不顺利,比赛结果也不令人满意。他说:“那更像一个学生的作业,而非一个真正的产品。

很多课程都在努力增加课堂的实践环节,但用张萌的话说,“最后的成绩基本上还是看考试、考勤,所谓的加入实践部分,有时难免给人感觉只为了增强课堂娱乐性的噱头而已。

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工学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7%,与全国本科毕业生基本持平;工学本科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为44%,低于全国本科毕业生3个百分点;“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是工科生毕业半年后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四成多的毕业生认为,本科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当属实习和实践环节。

张萌的两位高中同学,同样握有国内名牌大学工学学位,一个毕业后选择了去英国读研,转入金融专业;另一个目前在政府机关从事与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他们的出路多多少少代表了部分工科生毕业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