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推进党员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09.10.2014  11:53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王岗村党员创业带富能手花兴江,一有空便到村里的党员教育实践培训基地远程上网室上网,学习大酒店菜式制作、服务礼仪。2010年以来,花兴江的农家乐收入80万元。

 

  本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目的,近年来,贵阳市先后建成了15个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基地全部实现教学、食宿、见习参观一体化。每个基地可满足60名学员一周以内培训的教学、住宿、餐饮和实践需求,每个基地还建设有10-15个见习点。

 

  围绕区域化党建、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应用等工作特点,贵阳市突出社区基地、农村基地、园区基地培训方向,提炼培训基地党建工作、产业发展特色,打造不同类型的基地培训品牌,开发普适性、推广性的培训案例、培训教材。充分利用资源整合优势,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教学,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把技术送下乡。

 

  在工作开展中,贵阳市及时总结产业融合发展规律,创新学用转化模式,助推农产品电子商务,利用远程教育免费推介电子商务平台上线农产品,培育农产品网上营销市场,推动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推进,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还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讲堂。

 

  基地建在产业上

  示范带动促发展

 

  在贵阳市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蓬莱村,有一所特殊的“学校”——贵阳市市级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

 

  一栋颇具规模的房子,里面设有图书室、多功能教室、上网室等基础培训设施。这是“学校”的“教学楼”。

 

  一旁的蓬莱仙界——贵州省现代农业展示区,则成了“学校”的教学实践场地。依托这个5万亩的现代农业展示区,基地建立了“蔬菜种植”、“经果种植”等6个学用转化示范项目场地。

 

  “有了学习知识的场所和付诸实践的场地相结合,生产技术学习在基地,教学实践活动在基地,学员们完成了‘只学不会干’到‘边看边学边干’的转变。”贵阳市远程教育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在基地核心区,现在已经形成了集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信息服务、短期实践、参观展示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培训基地。

 

  这位工作人员所说的核心区,指的是包括教学楼和蓬莱仙界这个5万亩的区域,核心区以外,基地还配套建设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特点的见习点19个,比如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等。

 

  其中,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打造的“刘庄标准厂房”见习点,以工业产业项目为主,项目共入股800万,其中村党员干部、村民入股245万元,年收入可达500万元,解决村民就业200人。

 

  以发展三产为主的西南国际家居装饰博览城见习点,项目营业面积30万平方,安置村民就业500余人,每月营业收入达3000万元。

 

  “1个基地+19个教学见习点”,进一步丰富拓展基地实践教学功能,成为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和蓬莱村实践培训基地一样,设在有名的“庖汤第一村”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王岗村的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购置各类实用性图书1000余册,教学光盘1000余张,编印具有乌当特色的《红色党建绿色产业》系列教材5000册,涵盖“阿栗杨梅”、“下坝樱桃”、“百宜黄金梨”和“黑羽鸡”等特色产业供学员参阅,并建立了省、市、区专家学者和乡土人才为主100余人的师资队伍。

 

  王岗村省级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自2012年9月挂牌运行以来,举办大型培训15期1495人(次);专业技术培训39期2948人(次),承接各类会议14次836人(次)。同时迎接了柬埔寨人民党干部考察团及省内外考察团的多次参观考察。

 

  民族村寨建基地

  乡村旅游富农家

 

  在清镇市国家4A级旅游区红枫湖畔,融汇悠扬侗歌、婀娜苗舞、热闹彝火、醉人仡佬寨的大冲村虎山彝寨,建立了一所贵阳市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

 

  基地整合虎山彝寨廉政文化广场、兴隆国际度假村、国家水上训练基地、右二村万亩花卉园、右七生态村葡萄园、大冲村休闲农家乐等旅游观光优势资源,建立15个各具特色的见习点,具备学习培训、休闲娱乐、参观实践等功能。

 

  同时,基地充分整合清镇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农业局、市生态文建设局等教学优势资源,组建了师资队伍,开设了政治理论、美丽乡村建设、礼仪培训、诚信农民体系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等课程。

 

  在这个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潜移默化的润泽下,周围一带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悄然变化。2013年6月,清镇市首个农家乐联合工会在大冲村挂牌成立,共有35家农家乐145名职工加入工会组织,倡导共创“文明诚信、绿色生态农家乐”理念,规范了行业竞争秩序,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发展。

 

  据统计,去年1月以来,大冲村共接待各类休闲度假旅客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113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84元。

 

  如今的大冲村,景色更加秀丽,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幸福,被贵阳市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秋天的阳光照耀在白墙青瓦的布依族民居上,显得格外地漂亮,清澈的河水带动古朴的水车,从一栋栋别具一格的农家小楼门前缓缓流过。这是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松树林村民组的一幅美丽动人画卷。

 

  几年前,松树林村民组只有极少数的砖墙房,不少村民还居住在破烂的木屋瓦房里。如今,走进阿渡河畔的松树林,焕然一新的布依族新楼房,在群山环抱中美丽如画,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旅游风景线。

 

  “能有如今的变化,除了扶贫开发政策的支持和帮助外,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也功不可没。”农家乐办得正火热的村民罗必武说,他们就是到附近的王岗村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学习后办起的农家乐。

 

  “现在我们还不时到王岗去,就是要看看他们有什么新的东西,学点回来,提升自己。”罗必武说,现在松树林已有农家乐和乡村旅馆10多户,不远处的王岗村省级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是他们不断学习提升的地方。

 

  除了花50多万元修建、装修三层楼房办起“近水楼台”农家乐外,罗必武还给本是木工的老父亲罗应德也建了一个民族工艺加工点,专门制作根雕、簸箕画等手工艺品。

 

  道德讲堂开进村

  传递文明正能量

 

  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村民宋移锋,首次到村里的道德讲堂听讲后,第二天就专程赶到贵阳,把在贵阳打工当保安的父亲接到家里,和全家聚在一起,让他好好修养几天。

 

  “听了我们县道德模范的事迹,想想自己多年来的任性,动不动就跟父母发火,再想想在贵阳做保安半年没回家的父亲,自己也没去探望,就觉得心里很愧疚。”宋移锋说。

 

  风景如画的开阳十里画廊,开阳县市级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就建美丽的十里画廊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

 

  马头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基地在建设中,结合当地村规民约,开展道德讲堂建设,运用互联网、高清数字等远教平台,每月邀请先进模范、身边好人、身边群众,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为党员干部群众送去精神粮食,传递文明正能量。

 

  “今年,县里把道德讲堂开进村,我觉得非常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宋安兰,是我们乡王车村一名普通的妇女,5年来,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不辞辛苦照顾着全身瘫痪的丈夫,同时侍奉婆婆、抚养子女。我在大讲堂里把这个故事讲给村民听,大家深受感动。”开阳县发改局派驻马头村的驻村干部杨宏介绍说,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村里遵纪守法、讲文明道德的多了,纠纷扯皮的事少了,村民们的行为举止变得文明起来。

 

  在白云区大山村,通过基地组织在村里开办了道德讲堂后,村民们很是感慨。“感谢这些道德模范为我们做了榜样。其实我们平时也会做一些好事,也愿意去做好事,但是要像他们一样长期坚持,真是不容易。”村民张金平说。

 

  村支书陈安伯接过话茬:“我以前就在报纸和电视上看过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很感人。一直都把道德模范们当新闻人物,今天见到本人,感觉这些友善和爱心就在身边。

 

  “我挨着大儿子住,媳妇对我很好,每天打好水给我洗漱,我觉得过得很好。”70岁的王玉芬对自己的儿子媳妇夸赞有加,在和道德模范们聊天时,她说过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