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海副厅长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省教育工程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

01.12.2015  17:08

  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省教育工程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


  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王碧海


  (2015年11月30日)


  同志们:


  两周前,我们在遵义市召开了全省“新两基”暨四项教育突破工程现场观摩会,省政府陈鸣明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省教育厅王凤友厅长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上周,我们用两天时间召集各市(州)教育局负责同志专项调度教育工程建设情况。今天,按照厅党组安排,我们又召开全省教育工程视频调度会。在短短的半个月里,高密度的组织三次同主题会议,可以说史无前例,说明相当部分地方当前推动该项工作,已经到了不得不再三督促督办的状态,已经到了“响鼓也得重敲”的地步。


  刚才,规划处吴作然处长通报了2015年全省教育工程进度滞后项目的情况,由此可见,各地项目推进极其不平衡,有的市(州)、县每类项目滞后的都有;铜仁市教育局龙丽红局长重点就如何又好又快推进教育工程建设作了很好的发言;息烽县教育局陈显贵局长重点就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项目管理作了介绍。情况通报和经验交流,对警醒落后和借鉴先进都很有意义,希望各地结合实际,正视问题,对症下药,比学赶超。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十二五”以来,在各级党政高度重视下,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系统及相关部门真抓实干、密切协作,全省教育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全省累计投入教育基建资金900亿元,深入实施学前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等四项教育突破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新建、改扩建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城市社区公办幼儿园1650所、村级幼儿园3290所,学前教育资源显著扩增。二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满足需要。建成农村寄宿制中小学3000余所、学生宿舍400余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5万个、乡镇教师公租房(周转宿舍)13万套,新建、改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191所。引进言爱基金捐助我省3.1亿元建设寄宿制中小学31所。实施“全面改薄”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面积740万平方米。推进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治理238所。建成县级特殊教育学校64所。三是高中阶段学校逐渐突破瓶颈。新建、改扩建高中阶段学校166所。初步建成清镇职教城及毕节双山、铜仁川硐、遵义湘江等职教园区。完成中职学校“百校大战”项目建设面积674万平方米。四是高等教育资源迅速拓展。基本建成花溪大学城,竣工面积300万平方米,7所高校入驻办学,入住学生8.5万人。建成贵州大学一、二期扩建工程校舍47万平方米,遵义医学院等省属高校新校区建成校舍90余万平方米。


  各地在推进教育工程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创新举措,积累了很多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如:铜仁市政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在早字上下功夫,只要进入规划,立即行动,敢于打破繁琐的手续程序,对于新建学校项目和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均从相关部门抽调相关人员,工程建设指挥部独立成立,集中力量推进,同时市政府督查室坚持每月通报,每月将每个区县后进工程进度信息通报到书记、县长手机上等。遵义市建立市委、市政府教育工程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矛盾亲自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简化手续、免减费用”的工作方式。黔南州各县市通过向上争取、县级财政年度预算、银行贷款财政贴息、企业垫资等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对资金进行有效调度和安排,保证在建工程顺利有序推进。息烽县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创新管理,对教育工程进行高清网络视频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其他地区和很多县都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包括刚通报进度缓慢的毕节市、威宁县等地都有好的工作举措,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二、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根据上周教育工程建设专项调度会,我们作了认真梳理,目前教育工程建设推进主要存在这样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欠重视。部分县级政府重视不够、统筹协调力不够,工作效率不高;教育部门未履行好参谋助手职责,未及时反映项目推进梗阻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请求建议;工作推进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未做到项目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早实施,工程建设前松后紧、被动追赶。二是征地难。因为谋划晚,项目土地储备不足,部分项目尤其是城区、城郊结合部项目征地与老百姓协商困难,难以达成协议,久拖不决。三是资金难。上级资金仅解决了主体工程投入,项目征地及“三通一平”、附属工程、手续办理等费用大,县级财力较弱,融资困难,教育债务较重;还有拖欠上级下达专项资金现象较为普遍,项目资金拨付不到位,建设不能及时启动。四是手续难。项目完成规划、土地使用、环评、立项、初设、可研、地勘、施工图设计、招投标等手续,需耗时半年左右,才能开工建设,有的因为招标文件设计问题,导致多次流标。五是施工难。现场施工条件欠缺,部分县建设用地匮乏,基本为向山要地、挖山填谷。部分项目因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等因素,地势偏远、交通不便,施工条件差、土石方量多、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六是力量弱。特别是新区机构力量不足,新设立的新区、经济开发区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力量尚待加强,人员业务不够熟悉,同时因新区总规调规等因素,致使工作推进滞后。


  综合分析,相比之前的项目边施工、边手续的快速推进期,当下的工程建设已进入完善手续再启动施工的新常态阶段。面对新常态,我们有的同志开始谨小慎微、亦步亦趋,没有胆量去闯去试,缺乏积极进取精神,这是我们工程进度缓慢的根本内因。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缺乏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致命缺陷。新常态下尤其要强调担当,非担当无以攻坚克难,无担当不能开拓进取。只要是为了事业发展,只要不谋私利,敢闯敢干,就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事业会肯定大家,时代会肯定大家。


  下一步,各地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自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创新方法、提高效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新常态下的教育工程建设。


  一要切实履行好政府主体责任。很多区县同样面临征地难、资金难、手续难等,为什么也能早开工、早实施、早建成?而有些县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建设进度滞后,凭什么推不动?客观原因固然有,但归根结底还是担当和重视的程度不够,没有最大限度尽到主观的努力。教育工程推进千难万难,地方党政主要领导高看一眼就不难,这是关键。县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强化统筹领导,健全保障教育工程顺利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优先落实项目征用土地,优先保障项目建设经费,优先协调解决推进梗阻。


  二要切实发挥好部门联动协作。县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按照“审批程序能减则减、相关规费能免则免、办事效率全面提升”的原则,优化教育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压缩和加快手续办理时限,督促项目审批单位按期办结审批事项。县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参谋助手职责,及时汇报有关情况,主动联络联系相关部门,有问题及时找政府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定不了找主要领导,及时疏通建设梗阻,事在人为。市(州)教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本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突出支持、提前考虑,加快所辖县区在市(州)有关部门和单位办理手续的进度。


  三要切实保障好教育基建经费。各地要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并及时足额拨付上级下达的教育资金。要参照省级财政化解高校债务的做法,减轻债务压力。各市州、县要积极作为,研究创新举措,主动化解教育债务。现在有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就是挪用教育经费。目前国家、全省处于经济下行时期,有的县级财政入不敷出,什么民生资金都敢动,就连营养餐、生均公用经费都挪用,真是胆大妄为。这次通报的很多县进度之所以滞后,有的县未开工的项目很多,根本原因是资金短缺。请各位副县长即刻向党政一把手报告,必须尽快梳理欠拨教育经费情况,尽快补拨到位。同时也提醒各县,年关将近,各地必须稳妥解决好施工单位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拨付,坚决杜绝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四要切实落实好质量安全管理。在工程质量安全上,我省每年都有血的教训,安全责任重如山、大于天,来不得半点马虎。越是在加力度、赶进度的时候,越是要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要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最新相关建设标准及质量安全要求,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始终遵循“快速、安全、质量、节俭、特色、廉政”建校方针,打造高效工程、优质工程、廉政工程。希望全省各地了解息烽县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项目远程监控管理的创新做法,积极思考、充分论证利用大数据推进本地教育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育工程综合排名管理办法,各地要充分建言献策,提出科学、合理、具体的修改意见建议。


  五要切实完成好年底收官工作。今年建设任务中,推进不力进度严重滞后的县,必须好好研究超常规举措,确保年底前全面高质完成目标任务,我们在12月即将组织开展2015年全省教育工程年终检查,重点是幼儿园、“全面改薄”、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地质灾害治理和普通高中项目。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全面完成238所学校地质灾害治理,这是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一项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政治任务。陈鸣明副省长在今年6月3号全省学校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过,没有完成的县,请书记、县长自己向省委省政府交代。


  六要切实提前谋划好各类教育工程。各地要做好“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幼儿园)布局规划,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好2016年及“十三五”各类教育工程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进一步完善学校“一校一图一本一策”,努力形成“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补充一批”的良性可持续工作机制。就在这两天,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提前下达2016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建设中央专项资金预算26亿元,各地教育部门要联合财政部门,结合教育规划和项目储备,认真做好项目申报,杜绝项目重复安排、频繁更换。要积极向县政府汇报,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抓紧做好土地保障、落实建设缺口资金、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建成、早受益。


  同志们,今年既是“十二五”教育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教育规划的承转之年,各地必须要早谋划、早布置,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希望大家继续提振精神、积极进取,增强信心,勇于担当,创新办法,合力攻坚,全力以赴推进教育工程建设,加快促进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为我省决战决胜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gzsedu_x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