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广大青年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侧记

05.05.2016  02:28

脱贫攻坚战中的青年突击队

——贵州省广大青年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侧记

在全省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伟大实践中,青年是攻坚拔寨的生力军,是敢打胜仗的突击队,是勇于冲锋的尖刀连。

党的号召、就是青年行动的号角。在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广大青年驻村干部将青春的激情在一线挥洒,用辛勤的汗水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书写奋斗篇章。他们脚踏实地、广接地气,不怕苦、不怕累,毅然挑起脱贫攻坚的重担,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中增长才干、助力小康。

魏书记,你别走!村里的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刚起步。你回去了,我们怎么办!”2016年,面对群众的真情挽留,团省委派驻天柱县远口镇远口村第一书记魏丕业第四次提出继续驻村申请。

留下来主要是为了响应总书记对青年的号召,兑现自己对群众的承诺,一定要让自己为村里制定的‘三年规划’变成蓝图。目前,投资1000多万元的蛋鸡养殖厂等项目正在上马,这里还有我未尽的事业。”魏丕业饱含深情地说。

今年,在全省精准选派4.3万名驻村干部中,广大青年干部踊跃报名驻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主动担当、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留下了奋斗的青春足迹。

青春在基层闪光,争当勇挑重担“青年军

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今天我的选择,必将成为明天弥足珍贵的回忆。整装出发,朝着那陌生的远方……”省委办公厅派驻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女姑村的张晓艺在出发前的一篇日记中写道。

今年省委办公厅派驻威宁自治县的5名驻村干部中,全部是80后年轻干部,他们被派驻到石门乡的5个贫困村,开始了人生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被派往新民村的李永华初到村里,面对道路泥泞、房屋陈旧、环境脏乱的村庄,深夜他刷微信朋友圈写道:“新民村的贫困程度让人始料未及,我能行吗?”并配发了图片,不到半小时,就收到60多个朋友为他点赞加油。在与村干部初次见面时,他恳切地说:“组织选派我到这里来,就是对我的信任,一定要对得起这里的父老乡亲,是骡子是马,一定要遛给群众看看。”如今他已对村情进行了深入走访和摸底,对于收集到的问题和理出的发展思路,他信心满满地说:“这些问题要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的加以解决。

要自觉奉献青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而光荣,驻村就是一个奉献青春的平台,我们要在这里找到青春梦想。”谈到驻村工作,省直机关工委派驻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第一书记的吕忠飞颇有感触。

毕节市将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与驻村工作紧密结合,采取个人自荐、单位举荐、组织审定的方式,优先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驻村,让年轻干部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

大方县每年定向从年轻驻村干部中提拔科级干部,专门制定遴选办法,从源头上选优派强驻村干部,变“指派干部驻村”到“年轻干部争着驻村”,有效激发了驻村活力。

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把选派青年干部驻村,作为推动干部转变作风、学习成长、建功立业的重要平台和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通过选派干部参加驻村工作,提升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增进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和感情。

总书记希望广大青年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全省广大青年驻村干部指明了努力方向。当前,我省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广大青年干部要切实肩负使命、勇于担当,主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到条件艰苦、任务艰巨的地方磨练成长。”团省委书记涂妍对青年驻村干部寄予希望。

汗水在农村挥洒,争当攻坚拔寨“突击队

青年驻村干部心里都有一本账,面对全省493万贫困人口,未来五年平均每年要脱贫近100万。这是一块“硬骨头”,更是一场艰难的硬仗,青年干部必须冲锋在前的硬仗,从在村里从点滴做起,带领村民们冲到同步小康的“制高点”。

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是国务院扶贫办派驻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第一书记”刘为对群众的承诺。35岁的他正是青春年壮时,面对决战贫困信心满满。“南猛村脱贫,我是第一责任人。我绝不虚晃一枪,绝不走过场,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刘为立下“军令状”。

担任村第一书记后,他深入走访,找准脱贫“突破点”,亲手制定了《南猛村一户一档访谈问卷》,为194户村民建立194卷档案。精准施策,攻城拔寨先啃“硬骨头”,将年年发的“扶贫猪”、“扶贫鱼”变成了合作社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股金,扶贫资金变成了折股量化的资产。

在他努力下,整合“中国传统村落”和旅游扶贫试点村两个项目的建设经费450万元,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成立雷山县南猛村共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以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作为全村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股金注入合作社,贫困户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感谢组织选派了这么好的干部,帮我们村发展了致富产业、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六枝特区新窑乡联合村的群众对驻村干部潘兴成赞不绝口。

要想富,先修路”,在六枝特区新窑乡联合村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潘兴成看来,“互联网+”风潮正向农村市场席卷,修路不仅是要修一条走出村里的水泥路,更是要修一条通往世界的“网路”。通过他的协调对接,该村的网络光纤工程顺利完工。

网路”通了,潘兴成决心带领大家尝试联合村从未有过的新鲜事物:电子商务。他先是联系到一家快递公司专门到联合村开办了电商服务网点,通过带领村民在京东、淘宝等平台网购的方式让更多的村民认识和认可农村电商。随后,他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在网上销售该村生产的绿壳鸡蛋、土蜂蜜,鼓励更多的村民尤其是在村里的中年人“触网”“懂网” “用网”,争取把联合村打造成“信息村”、“淘宝村”和“电商服务示范村”。

在今年同步小康驻村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会上,刘为、杨波、潘兴成等优秀年轻干部受到表彰,各级各地相继培养提拔了一批批优秀驻村干部,他们在驻村舞台上从心怀梦想的“好苗子”逐渐成为人民点赞的“好干部”。

价值在一线彰显,争当同步小康“圆梦人

驻村的青年干部下去后,褪去“都市味”、增添“泥土香”,通过走村寨、拉家常等方式谈心交流,认真听取群众对驻村干部开展工作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帮扶联系点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发展思路等,了解群众的诉求愿望和生产生活情况,精心制定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帮扶计划,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

看到农村贫穷的状况,心里特别难受,我深感驻村责任重大。在家的年轻人太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劳动力严重不足,想创业的村民摸不着门路,已开始创业的缺乏知识和技能……我们要竭尽所能解决这一个个问题,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团省委农青部部长、天柱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孟兰,走进地处集中连片特困武陵山区的天柱县坌处镇驻村后,和驻村工作队7名队员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800余户人家,慰问了当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低保户、困难老党员,详细记录了村民的意见建议。

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团委书记丁宇,是派驻到钟山区周家寨村驻村干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村子里留守儿童比较多。除了日常的扶贫工作之外,他格外关注村里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和一位音乐老师聊天时,他得知,当地苗族文化中的芦笙舞已经快失传,只有几位苗族长者还能掌握,丁宇想,如果能组建一个芦笙队把孩子们集中起来该多好。他找学生们了解了意愿,在争取到村委、学校、家庭的支持后,由学校牵头组建了一支芦笙队,17名在读的留守儿童全部参与,其他同学也积极加入。如今芦笙队已初具规模,已在村里组织了三次演出。有的留守儿童性格很内向、很难和同学相处,但慢慢的,丁宇发现,通过几次演出,这些孩子们能和同学一起开玩笑聊天了,他们露出笑容的时候越来越多了。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全省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战略中,我们基层团干部和广大青年要主动作为、冲锋在前,在圆梦小康中体现自己的青春价值。”丁宇说。

全省广大青年干部把投身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作为一份荣耀、一份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做到用双脚丈量大地、用真情服务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办,得到了驻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好评。(贵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