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不应成为禁烟“飞地”

13.06.2015  09:44

在全民动员、多管齐下的禁烟浪潮之下,影视剧领域绝不应成为一块我行我素的“飞地”,对于深受影视剧影响的青少年而言,银幕荧屏的“无烟化”更迫在眉睫,这也是为了鲁迅先生当年之所吁——“救救孩子”。

近日,号称“史上最严禁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学校、医院、车站,各大公共场合全面出击,戒烟诊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执法力量频频亮剑,连一向频惹争议的广场舞大妈们也跳起了“控烟神曲”。

现实中香烟“灰飞烟灭”之际,银幕和荧屏上却吞云吐雾依然故我,随处可见剧中人两指夹烟、喷云吐雾的镜头,甚至连影视剧中的历史伟人,也毫不避讳地边吐烟圈边谋划大事。此情此景,着实让现实中的《条例》难堪。

文坛的诸多泰斗如鲁迅、朱自清、汪曾祺等也都曾把抽烟作为激发灵感、涵养神气的日课。老舍曾写过一篇散文名为《戒烟》,其中备述因为戒烟而遭“毒刑夹攻”之后,写不出文章的痛苦——只是,有医生之命,烟还是要戒的。

我们常讲,对传统文化,要“去粗存精”,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抽烟这样一种在世界范围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传统”,同样应作如是观。即便作为传统,知其有害于身体而不戒除,是个人的怠惰;知其有害于后代、有碍于他人而不禁绝则是社会的失职了。面向社会大众的影视剧,很多时候也承担着引导舆论、教化民众的职责,现实生活中禁烟如火如荼,影视剧中的人物当然更要掐掉手里的烟头,否则会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来错误的行为导向——偶像们还抽烟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抽呢?

其实,早在2011年,有关部门就曾下发通知,要求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的吸烟镜头,结果却不甚乐观。据前段时间发布的“2014年度热播国产影视剧烟草镜头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度热播的30部国产影片中,有烟草镜头的有21部,占70%,这个数字较2013年上升了6.7%;热播的30部国产电视剧中,有烟草镜头的有21部,同样占到了70%,较2013年上升20%——相关规定假如不严加落实,吸烟只会愈加肆无忌惮地“抢镜”。

越来越多的数据告诉我们,模仿影视剧人物吸烟,正是导致青少年吸烟的重要因素。的确,在长久的文化熏染中,吸烟一直被塑造为男性阳刚气质的象征,国内影视剧也颇热衷于贩卖此类符号(比如硬汉导演姜文的作品《一步之遥》就以“平均每3.1分钟出现1个烟草镜头”而“荣获”“脏烟灰缸奖”)。然而,被吸烟姿态所掩盖的才是“阳刚”真正的内核:坚毅、勇敢与责任心。若任由肤浅泛滥的吸烟影像占领荧屏,对于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的青少年而言,恐怕多半得之皮毛,失之神髓,更遑论“吸烟有害健康”了。

一句老话讲得好:文学作品要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影视作品亦如是。于艺术创作而言,典型的人物形象本就从杂取众长、删繁就简中来,历史上的“瘾君子”虽不乏其人,但在影视剧中也不妨为其“修枝剪叶”,去其烟嘴,存其气度,使其既不影响艺术的美感,又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当前全民动员、多管齐下的禁烟浪潮之下,影视剧领域绝不应成为一块我行我素的“飞地”,对于深受影视剧影响的青少年而言,银幕荧屏的“无烟化”更迫在眉睫,这也是为了鲁迅先生当年之所吁——“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