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多举措推进精准扶贫 立下“军令状”挂上“作战图”

11.04.2016  20:47

    新华网贵阳4月11日电(通讯员 覃信林)近年来,思南县把做好精准脱贫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项目入驻、能人带动、内外兼修的方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落实扶贫项目,以园区、党建、企业、产业扶持带动扶贫找准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新路子。

    塘头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2014年省级扶贫园区。园区以蔬果为主导产业,特色养殖、花卉苗圃为辅助产业,配套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通过流转土地,初步形成了“公司+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能人+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整合部门资金7738.9万元,融资7665万元,其他配套资金3500万元发展产业,入驻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共14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园区的辣椒、番茄、黄瓜等10个蔬菜产品和李子水果产品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我们主要以产业化扶贫作为群众致富的主要途径。”塘头镇党委书记吴廷彪说,“依托塘头现代农业园区,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发展思路,我们对园区的土地进行了统一的流转,产业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能人统一带动,使贫困户土地有租金收入,务工有酬薪收入,入股企业有股金收入,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一个好的途径,带动他们同步实现小康。”目前,塘头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万多亩,核心区5000亩,以蔬果为主导产业,共涉及11个村贫困农户1675户、贫困人口5136人,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入股分红等方式与农户利益连接,一年下来仅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务支出就达670多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1800元左右,加上园区土地流转收入和分红,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3284元。

    “青杠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苕棒儿酸菜下”,这是13年前塘头镇青杠坝村的真实写照,那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

    而今,走进青杠坝村,一派“村美人和产业兴”的喜人景象。据全国劳动模范、村支书冷朝刚介绍,青杠坝村抓精准扶贫,核心是以抓党建工作来扶持推动他们的精准扶贫工作,抓产业发展主要是以党建引领带动。

    现在的青杠坝村,村级班子都是通过召开群众院坝会谋划产业发展,村支两委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户困难户,利用荒山荒地和村里的土地,带领村民打造特色产业,让村民 在家门口创业就业,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在全村32名党员带动下,246户农户发展产业,“雁归”能人回乡创业50多人,带动外出务工人员150多人返乡就业,全村20户贫困户2015年出列3户,现今17户45人,全部实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做。

    截至2015年底,青杠坝村全村人均纯收入增至1.23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0多万元,“空壳村”变身“小康村”,成为省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样板村。思南亿农集团是一家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以绿色产业为依托,集养殖、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电商为一体,2013年入驻思南县双塘工业园区,目前拥有资产1.2亿元,集团生产加工区占地50亩,拥有年产5000吨辣椒制品,年产2500吨大蒜制品,年产4000万枚松花皮蛋制品生产线。2015年实现产值6890万元,今年预计产值1.2亿元。该公司在扶贫攻坚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公司在开展扶贫工作当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就业扶贫,二是产业扶贫。就业 扶贫方面涉及6个乡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20人,带动68人,户均增收1.3万元;在产业扶贫方面涉及15个乡镇、基地8000亩,发展品种有辣椒、大蒜、蛋鸭,涉及4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1532人,户均增收4000元。

    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进过程中,思南紧盯“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的目标,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坚持“规划实施到村、政策整合到村、部门帮扶到村、精准考评到村”和“产业扶贫到户、项目直补到户、科技培训到户、金融扶贫到户、基础设施到户、公共服务到户”,因地施策、因人施策,精准发力,确保扶贫工作有的放矢,精准滴灌。

    截至目前,思南贫困发生率为13.44%,针对各个贫困乡镇和贫困村,都以项目拉动发展产业,还立下“军令状”,28个乡镇(街道)526个村(社区)全部“挂图作战”,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村208个30185户挂牌公示,共有作战帮扶措施16个,覆盖99902人,今年全县脱贫人口将出列34924人。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