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五个一批”工作法助推脱贫攻坚显成效

11.04.2016  17:51

    新华网贵阳4月11日电(通讯员 何金凤)沿河县地处黔东,辖22个乡(镇、街道),辖区人口66.8万,有贫困人口10.4万,是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为了尽快脱贫,该县以“五个一批”精准脱贫工作法,着力提高全县人民小康幸福指数。

    强化产业发展脱贫一批。该县创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群众”模式,拓宽致富渠道。发展电子商务,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打工、就业平台。加大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茶产业、烤烟、果蔬等主导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抓实就业扶持,对创办小微企业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创业,解决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提供贷款支持,享受“3个15万元”优惠政策,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和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强化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精准识别对象。成立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小分队,排查摸底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精准安置方式。以城镇化安置为主、提供多元化安置,适宜集中安置的、依托县城、集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中心村进行安置,也可以依托安置区已有条件由政府回购安置房插花安置,或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精准项目安排。制定“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资源情况调查统计表,对安置点产业发展、旅游服务、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进行详细调查,实现产业项目与农户意愿相结合。精准资金使用。组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投融资公司,参与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管理。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专户,确保账户资金“专款专用、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严防资金挪用。

    强化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该县生态补偿项目资金实行项目报账制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经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配套组成,全面落实工作经费。其中:省级财政3元/亩、市级财政3元/亩、县级财政24元/亩。工作经费统一拨付到退耕还林还草领导小组办公室专户,各乡镇、街道工作经费按10元/亩,根据每年验收结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拨付到位。以直补的形式补助到农户,对退耕还林和实施林下种草模式的退耕农户每亩补助1500元,补助期限5年,分3次兑现。

    强化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落实学生精准资助惠民计划。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学生全程资助体系,确保“应助尽助”,提高资助标准,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教育扶贫,畅通社会捐资助学渠道。实施职业教育脱贫富民计划。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设置专业,扩大现代农艺和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人数,打造“幼教、涉农、电子商务”三个特色专业。实施办学条件扩容改善计划。在人口大镇、城郊结合部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推进人口集中村寨新建或利用闲置小学校舍改建山村幼儿园,实现乡村公办幼儿园全覆盖。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校园建设,建立贫困乡镇、村寨远程教育。

    强化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与22个乡镇14个责任部门签订责任书,制定了月调度、季考核和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立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对象信息网络平台;实施社会支助、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大额保险、低保和雨露计划圆梦行动等民生保障政策。实施“两个遍访”摸底建档立卡,摸清群众家底,找准贫困原因,以贫困村为单位,以贫困户为主攻对象,逐村逐户落实增收渠道;依托相关贫困数据,加强产业扶持,构筑群众增收保障网。做大县域经济“蛋糕”,以谯家、沙子、官舟、新景4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样板,发展生态茶叶、生态烤烟、生态畜牧业、生态果蔬四大产业。

    通过对以上举措的具体实施,该县在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生态、教育和社会保障发面成效显著。

    产业发展助就业。该县发展微型企业434家,注册资金4457万元,带动当地2184人就业。建成茶园基地19.4万亩、中药材基地1.2万亩、精品水果基地9.7万亩、蔬菜基地26万亩、核桃基地19.5万亩、优质烤烟基地15万亩,山羊存栏量达41.5万只,出栏山羊28.6万只,人工种草19.85万亩,投放基础母羊5.11万只,壮大了产业规模。

    易地搬迁奔小康。该县“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7648人,其中贫困人口32516人,占搬迁人数的86.4%,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31%;2016年第一批正式启动搬迁17885人,第二期向上申报7400人,其中搬往铜仁市主城区的有2429人。据统计,全县共有37648人申请搬迁,选择搬贵阳33人、铜仁2429人、县城8588人、德江88人、官舟5022人、其他集镇和中心村21488人。

    生态补偿添红利。该县从精准贫困户中明确25个人作为各村林管员,每月固定享受国家补助300元,帮助贫困户如期脱贫。以晓景乡为样板,该乡实施了退耕还林200多亩和义务植树1万多株。并在野溪、管家、苦竹等村安排了25名精准贫困户做林管员,定期对生态林巡山保护,发现乱砍乱伐行为及时制止和上报林业部门,确保实现生态补偿一批,贫困人口脱贫一批。

    教育脱贫提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幼儿园308所,教师周转房6608套,安装班班通1145台;沿河民族中学和沿河第四中学完成整体搬迁,沿河六小已组建完成,并投入了使用;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官舟高级中学新校区已建成,完成教学楼、食堂面积15200㎡,完成投资228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中考上省级市级示范性高中164人,高考一本上线139人,同比增长95.8%,二本上线430人,同比增长45.3%。

    社会保障惠民生。该县共纳入农村低保对象57235户,110336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3676万元;实施医疗救助对象7319人次,共发放救助金1957.3714万元。县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达89%,农村地区贷款余额28.63亿元,增长22.9%;集体经济达3万元的村64个,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比例100%,人均GDP达1.86万元。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