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乌镇,触摸互联网发展的脉搏|手记

26.12.2015  13:14

  12月19日,在乌镇驻扎了三个星期之后,我回到了北京。

  在我家小区门口的小卖店里,老板和我寒暄说好久不见,我不经心回答说去浙江去了趟差。老板问我:是去乌镇了吧?

  当时我就震惊了。

  这个在北京东南二环边上的小卖铺老板,虽然知道我是记者,但根据“浙江”这一个关键词就猜到我去了乌镇。这足够说明,乌镇峰会的效应已经进入了普通人家。

  对我而言,乌镇峰会的几个经典瞬间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在开幕式上全程用中文致辞,赢得满场掌声;ICANN总裁法迪·切哈德说到“网络治理不应该再打口水战,要挽起袖子来干活”时,便当场脱掉外套,卷起袖子;马云把互联网治理比作治水,阐释共享共治的精神;打瞌睡照片火了以后,周鸿祎笑称自己是“最老的网红”。

  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来自各个政界、国际组织、互联网公司的负责人在这个平台上沟通交锋,好不精彩。三天里,50余位各国政要、600多位互联网领军者在白墙黛瓦、桨声舟影间论道。

  不同于去年,今年的会议期间有近十场新闻发布会和媒体见面会。这些场合中,记者能近距离见到马化腾、李彦宏等互联网大佬,也能采访柳传志、张瑞敏等传奇企业家。

  一位同事和我说,这就是参加报道互联网大会最大的收获: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采访那么多政要和行业领袖,而受访者也都耐心地与记者沟通。在这个平台上,采访者和受访者在平等对话。

  在这里,记者们得以倾听行业顶尖人物的分析,得以接触到互联网发展的脉搏。这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一次学习和磨练的机会。

  大会期间,近千名中外记者齐聚这一方小镇。论坛的台上是嘉宾观点交锋,台下则是媒体之间的战争,但是战场上有时也可以结盟。

  比如16日下午,我去参加“网络安全”论坛,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局长刘新云在这个论坛上发言。一位彭博新闻社的同行参加互联网金融论坛,分身乏术。但是他对刘新云的发言非常期待,让我通过微信告诉他刘新云说了哪些“重磅”新闻。

  在会议的三天中,一张大妈围观年轻记者坐在路边写稿的图片火了。

  这张图片中,年轻的记者坐在乌镇的石板路上捧着电脑工作,几位附近的大妈站在旁边打量着这个小伙子。这个年轻记者的工作状态其实也是许多同行的写照,一些老记者说报道乌镇峰会堪比上全国两会。

  但是这并非记者的抱怨,反而说明了报道乌镇峰会并非去旅游观光、拍拍风景照去的。

  我本人曾在去年驻扎乌镇三周,今年又延续了这个传统。对我本人而言,明显感受到互联网大会给乌镇带来的变化,这又给了我诸多思考。

  一年前,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落地乌镇。彼时,这个小镇发展远景有着诸多想象空间。一年后,当我再次探寻乌镇时,这座江南水乡已然展现出新锐的互联网气质。

  在乌镇,78岁独居的老人杨丽娟家中安装了远程健康管理设备,如若老人出现意外,附近养老中心收到警报后可以第一时间上门救助;66岁的朱雪山无需再奔波到杭州,便可以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接受专家的诊疗;北京的金融咖啡把分店开到了西栅景区之外,意在打造创业创新的孵化器。

  如今,乌镇已获批挂牌浙江省级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正在探索建立互联网创新发展和治理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乌镇成为一块互联网的试验田,这里正进行着突破壁垒的互联网试验项目。乌镇,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观察行业发展趋势的窗口,也使得外界得以窥视互联网改变生活的远景。

  我认为,技术的进步最终应该是造福于人类。在乌镇,我切身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渗透到民间,革新了以往的生活方式。网络发展和应用不仅事关技术创新和治理现代化,更带了来进步而美好的生活。

  在我看来,这也是我们每年相聚在乌镇探讨互联网发展的终极目标。

  李丹丹 新京报时政新闻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