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蓝天白云一点点多了起来

29.12.2015  04:33

2015年,我对生态环境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空气质量虽然时好时坏,但总的来说,蓝天白云还是一点点多了起来。天气怎么样是老天爷的事,但政府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上下了功夫,就会不一样。

2015年是环境质量颇受关注的一年,生态环保领域的文件密集出台。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中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还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这些新提法、新表达都让人眼前一亮,说明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政府已经切切实实“”了起来。

然而,上班族渴望蓝天白云的小期待有时还是会显得奢侈。年底这段时间,北京数次遭受空气重污染,市政府甚至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应急措施。

雾霾天气的形成是污染物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拿京津冀来说,城市运行排放大量污染物,超出环境容量,一旦碰上静稳天气,就会产生雾霾。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频繁发生的空气重污染过程提醒我们:面对雾霾这头蛮牛,依靠短期突击或许能取得突出效果,但长期来看并不可持续。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文件,制定了很多办法,但我们缺的是执行力。如何把这些文件法规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还得费费心思。同时,重视环境保护,也不意味着要放弃经济发展,关键要把握好平衡,在守住环保底线的同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没有人不向往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呢?其实,除了吐槽和忍受外,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夏天空调温度调高点,冬天空调温度调低点;及时关闭电脑等用电器的电源;发现身边有污染行为,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

让蓝天白云再多一点,需要的不仅仅是态度,还有切切实实的行动。这个行动不只是政府的,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公众的。

(寇江泽,作者为媒体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