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医完成西南地区首例3D打印骨骼植入人体

27.04.2016  00:25

  再不了解3D打印技术,你就真的Out了。3D打印技术是当下热词,立体照片、玩具汽车、无人飞机 ,都能用一台机器打印出来。医学界牛人介绍,人体钛合金“骨骼”也能用3D技术打出来。日前,贵州省医骨科成功地为一名53岁大妈植入3D骨骼,而且,价格仅是传统手术采用进口材料的三分之一。

  髋关节置换术后,左腿比右腿短2公分

  大妈姓杨,毕节人。

  2013年,她因为腿疼到大方县某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其实施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杨大妈“整个人都不好了”,她的左侧髋关节疼痛加剧,连路都走不了,平日里只能卧床休息。更令她耿耿于怀的是,她的左腿竟然比右腿短2公分,走路必须拄着拐杖,别提多难受。

  2015年9月,疼痛难忍的杨大妈来到贵州省人民医院,想查查腿为啥这么疼。由骨科副主任、孙立教授接诊。

  “我发现患者久痛不愈的原因是之前植入体内的假体出现感染,而且感染情况严重,导致髋臼底部、上壁以及后壁骨出现严重缺损。必须将髋关节假体取出,控制感染,再对缺损的髋臼假体进行修复。

  3D技术替代传统技术

  孙立说,传统的修复技术不适合杨大妈,因为其无法做到“量体裁衣”,修复使用的材料全是统一规格、尺寸,这就好比杨大妈需要翻修的髋关节假体是M号,修复材料却是S号,医生必须通过修剪骨头“套上”合适尺码。用“削足适履”来形容手术过程一点不为过,杨大妈的骨头缺损很严重,不适合这种“大刀阔斧”手术方式。

  另外一种选择,就比较“魔幻”,利用3D打印骨骼代替人骨工作。

  这不是异想天开。

  现在,医学领域已经研究出运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钛合金“骨骼”移植人体。据称,这是目前最接近人骨的“骨骼”。

  孙立表示,与传统技术相比,3D打印的钛合金“骨骼”有两大优势。一是想做什么形状的“骨骼”都可以。第二个优点是,该类植入物带有可供骨头长入的孔隙,相邻骨头在生长的过程中会进入孔隙,使真骨与假骨之间结成一体,患者骨骼能尽快康复。

  他打算通过3D技术为杨大妈“量身打造”一块钛合金髋关节,实行3D打印个体化定制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翻修术,这个大胆尝试在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没有过。

  杨大妈能同意吗?

  “我当时就说医生你就放心大胆的整,我相信你。”杨大妈的果断,很快将手术提上日程。

  53岁大妈植入3D骨骼

  手术共分两期,第一期是在2015年10月份完成。

  “当时手术也用到3D,但是科技含量不高。”孙立告诉记者,一期手术中,他把原先植入体内的髋关节假体取出,控制感染,清除病灶,再植入一个由3D技术打印的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占位器,先代替髋关节使用。

  二期翻修术可就“高大上”许多。

  医疗团队通过扫描患者左侧髋关节影像资料,收集数据、电脑上建立模型等步骤,依照原型1:1的比例用3D打印出一个模型,再根据此模型设计翻修方案、反复修改,然后模拟手术。

  医疗团队模拟手术过关后,才用3D技术打印出一个永久性髋关节。

  这个过程听上去便捷,其实非常费时间。“光是打印模型就花一周的时间,”孙立介绍:“就是对着原件,反反复复修改,必定使髋臼每一个细节,骨缺损每一个部位都能得到精细化及个性化的重建。最终要求四字:必须完美。整个过程下来,最后的手术环节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4月17日,手术如期进行。无影灯下,孙立将之前操练数十遍的模型一同带上手术台,对着一模一样的3D模型,他心中有数,哪里该换、哪里该补、哪里该填,下刀有神,3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这是西南地区实现的首例3D打印个体化定制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术后,杨大妈恢复情况良好,左下肢活动时已不再疼痛,X线片可以看到人工关节的位置很满意。医生说,一个月后,她就能下床,和正常人一样行走、奔跑。

  延伸阅读

  这些问题,记者帮你问

  记者:打印骨骼强度够不?保质期大概是多少年?

  孙立:是钛合金材料,与我们以往用的材料完全一样。截至目前,我们的临床研究表明,打印骨骼的强度是没问题的。关于保质期方面,几十年来,临床实践已证实钛合金属内植物可以与人体组织长期和平共处。

  记者:除了运用髋关节置换,还有哪些疾病可以采用3D打印技术?

  孙立:膝关节、骨关节、脊柱都可以打印。据我了解,颌面外科也可以通过3D打印材料修补。

  记者:3D打印钛合金骨骼价格不菲吧?

  孙立:以杨大妈为例,材料方面比常规的手术材料还要省钱。常规的进口垫片,一片就要2万多,她这个情况至少3片,3D打印骨骼的机器成本、产品生产时间、设计、手工等全部算下来2万左右。(记者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