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扶贫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

08.07.2015  13:57

贵州扶贫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

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信心更足

 

        本报讯(记者  文叶)  6月16日-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调研,并于18日上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他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连日来,贵州扶贫系统迅速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贵州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结合自身实际,明晰思路,瞄准目标,进一步推进“六个精准”、“四个一批”、“四个切实”,全方位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贵州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71个县位于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3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最多。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贵州减贫任务艰巨。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体现了党中央对贫困地区的特殊关怀,体现了对贫困群众的特殊关爱,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思路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明确,目标更加精准,对打赢扶贫攻坚战信心更加坚定。

        六盘水、黔西南州、贵阳市、遵义市等扶贫系统都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高潮,各地纷纷表示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泛运用辩证思维,认真谋划和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个精准“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切实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确保中央、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田平(贵阳市扶贫办主任)

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推动贵阳扶贫开发工作上台阶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是巨大的鼓励和鞭策,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就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打造升级版的贵阳扶贫开发攻坚战,在全省扶贫开发中继续“作表率、走前列”,为全省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作出积极的贡献。

        抓好领导责任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条专统块”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认真落实区(市、县)和乡(镇)党委、政府扶贫开发主体责任,把扶贫开发工作统起来,摆上位置,纳入盘子。

        抓好机制创新。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开放促开发的思想,继续解放思想,把扶贫开发与深化农村改革结合起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三农”工作新挑战,根本出路在深化机制创新,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抓好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扶贫开发机构队伍建设,加强乡(镇、社区)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农村脱贫第一线核心力量。

        抓好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提升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云岩、南明、观山湖、白云、乌当、花溪以精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清镇以特色蔬菜、水果、中药材和生态养殖为主,修文以特色蔬菜和精品水果猕猴桃及畜禽养殖为主,息烽以特色蔬菜和精品水果葡萄及畜(生猪)禽(肉鸡)养殖为主,开阳以特色蔬菜和精品水果枇杷、茶叶及畜(生猪)禽(蛋鸡)养殖为主。

        抓好技能提升。扶智就是挖“穷根”。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适用技术和非农技能培训,提高低收入群众就业创业技能。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圆梦行动”和“助学工程”,大力开展非农技能培训,按农业产业区域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大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有带动”的农业产业化技能乡土人才,为产业化扶贫提供智力技术支撑。

        抓好条件改善。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缺啥补啥”的原则,按照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任务,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

        抓好社会合力。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在与省内其他市(州)合作上有人才、科技、市场、经济的优势,而其他市(州)有土地、劳动力、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可我们与其他市(州)之间的经济开发合作,实施劳务输出让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事例为数甚微。同时加强区(市、县)之间合作,深入开展“村企结对”帮扶,搭建献爱心平台,开展好“扶贫日”活动,努力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真正实现社会大扶贫。

        抓好精准扶贫。按照新的扶贫开发标准,深度推进精准扶贫: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万强(遵义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挣脱“意识贫困”  推进“三个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遵义等地视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向全党全国昭示了中央坚定不移把握时间节点谋划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的决心和信心,向我们发出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同奔小康的动员令,让我们深受教育,倍受鼓舞。我们要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扶贫工作的强大动力。

        学习贯彻总书记的讲话,从梳理“思路贫困”、摆脱“意识贫困”着手。全面落实“四个切实”、深入开展“六个精准”、大力实施“四个一批”的指示精神,努力挣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深入实施扶贫攻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切实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确保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到2017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坚持把信念放在心间,强化政治修养,把思想教育、党性分析、整改落实、立规执纪结合起来,真正把严的意识、严的规矩、严的风气树起来,以清正廉洁的作风履行职责,以夙夜在公的勤勉开展工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到抓具体、抓根本、抓长效,确保扶到人、扶到事、扶到位。

        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措施落实在行动上,真正把实的作风、实的责任、实的措施立起来,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过硬本领。围绕扶谁的贫、谁去扶贫、怎样扶贫的问题,深入推进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针对尚未摘贫困帽的道真自治县和31个贫困乡镇、871个贫困村、29.57万贫困户、72.98万贫困人口进行再调研、再摸底、再精准,实行差别化扶持、精准化帮扶,让帮扶措施到位,把党的政策送到家。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优良作风。围绕“提高队伍素质,抓好党的建设,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这个中心,深入开展“我和我的服务对象”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减贫摘帽督导行、改革措施落实行、党建扶贫指导行、扶贫项目推进行、精准扶贫评估行、扶贫效果验收行”等六项行动,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四下基层”、“马上就办”作风,敢担当、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业绩。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重点把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落实到千家万户,解决精准扶贫这个“”的问题。同时将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落实到乡到村,解决连片村、连片乡、连片县等片区扶贫这个“”的问题,实现点面结合、取得实效。

 

吴学军(毕节市扶贫办主任)

进一步推行精准扶贫,确保消除扶贫死角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并在贵阳主持召开扶贫攻坚座谈会,对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学习贯彻并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今后一个时期扶贫系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结合当前我市仍有贫困人口165.9万人,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市州的实际,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更加注重扶贫对象精准。精准识别贫困户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和前提,看真贫就是要知道谁是真正的贫困户,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威宁迤那镇“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法,实际效果好,在实践中管用,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将结合全市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进一步推行精准扶贫“四看法”,将建档立卡做细做实,使扶贫对象更加精准,确保消除扶贫死角。

        项目安排精准。扶贫对象用什么方式脱贫,必须深入分析原因,通过“四看法”,根据不同资源环境、不同贫困类型、不同市场条件,用科学的理念和动态的方法,提高工作针对性。

        资金使用精准。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用好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完善项目资金监管机制。

        措施到户精准。以县为单位全面整合涉农资源,集中财力物力解决扶贫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在合理确定年度脱贫对象时,要按照“相对集中、合力攻坚、定点清除”的思路,针对贫困问题特别集中的焦点区域,学习借鉴赫章县海雀村“并村连片”经验,统筹土地、资金、项目和技术资源,深入推进以村为单位的集中连片开发,真正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有机统一,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因村派人精准。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级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增强农村脱贫第一线核心力量。针对贫困村实际和脱贫需求,坚持“因村派人、强化责任”,实行“六类干部到六类村任职”方式,做到选派“第一支书”精准。驻村干部、村干部要能熟练录入、查询、管理“贵州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对贫困状况、帮扶思路、帮扶措施、脱贫成效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切实做到政策熟悉、业务精湛、操作娴熟。

        脱贫成效精准。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县乡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单元具体组织实施,列出时间表,算好明细账,制定作战图,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保证帮扶措施和任务的落实,尽快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王成刚(六盘水市扶贫开发局局长)

以辩证思维谋划和推动脱贫

        六盘水市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决战三年摆脱贫困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认清形势、适应趋势、积极开拓创新,做到不跑偏、不走神、不散光,用辩证思维谋划和推动扶贫攻坚,走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区市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因此,六盘水以辩证思维谋划和推动扶贫攻坚,需要着力突出几个方面。既要抓“”又要抓“”,认清扶贫攻坚形势而谋、把握新阶段扶贫政策而动,适应经济趋势而谋、把握精准扶贫大局而动,发挥资源、气候优势而谋,因地制宜而动。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既要抓“”又要抓“”,在推进摆脱贫困工作上,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发展与生态的关系、调结构与转方式的关系,实现脱贫成效精准。既要抓“”又要抓“”,扶贫产业发展要坚持做大总量、做足特色、努力打造一批唯一性、差异化、特色化的优势特色产业。要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生态优势,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统筹谋划和实施好核桃、中药材、猕猴桃、刺梨等特色产业,为把六盘水打造成为一个最适宜人类疲惫心灵回归和栖息的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作出贡献。既要抓“”又要抓“”,要加快推进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实施精准扶贫新模式,强化示范带动,打造特点亮点,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点面统筹、以点突破,把“”做成示范点、引领点、试验点,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全局性工作。既要抓“”又要抓“”,要做好顶层设计,“十三五”期间谋划扶贫项目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工作,筑牢摆脱贫困的发展根基。

        以辩证思维谋划和推动扶贫攻坚,实现“十三五”期间扶贫开发目标,让贫困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同步小康,六盘水需要抓紧抓实几个问题。既要抓“物质脱贫”又要抓“意识脱贫”,要把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加收入为核心,全面建立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居环境、转变生活方式、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社会帮助的扶贫开发新模式。要高度重视贫困群众的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协调相关行业部门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事业;既要抓改革又要抓开放,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正确认识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动力,通过扩大开放增加活力。既要抓基层组织又要抓社会合力,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严格贫困乡镇考核制度,认真选派扶贫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欧天彪(黔南州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

坚持“六个精准”、抓好“四个一批”实现精准脱贫

        当前,抓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传达学习,对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全力推进扶贫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确保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黔南州扶贫开发成绩斐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影响工作开展的问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目前,全州尚有贫困人口85.53万人;扶贫对象瞄准不够。受交通条件以及贫困户劳动力技能、自身发展能力、管理水平等条件的制约,在项目资金投入上,往往是路边花扶得多,山旮旯扶得少;脱贫目标与投入矛盾较突出。由于未脱贫人口大多处于深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项目投资实际需要高,农户自筹能力弱,加上大多数县市财政还是吃财政饭,投入到项目的资金基本上靠省以上专项资金。仅能解决低层次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的工作任务艰巨;规划割裂,形不成推动工作的合力。

        下步,将以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为引领,以开展贫困户遍访为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底数、科学分类、精准施策;突出规划引领,在帮扶精准、项目和资金精准、脱贫精准上下功夫,整合资源,建立机制,突出抓好“两线合一”、产业化扶贫、教育扶贫、生态移民,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加快脱贫步伐,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突出抓好:

        以“六个到村到户”为重点,推进精准扶贫。以干部结对帮扶为重点,推进帮扶到位;以“三山”区域为重点,分类指导,破解扶贫瓶颈。围绕“麻山”、“瑶山”、“月亮山”扶贫开发,结合整村推进,整合全州力量、精确瞄准,精准发力;同时,加强村支两委建设,采取下派村第一书记等形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小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等,加大移民搬迁力度,推进农民市民化,分类指导,着力啃下扶贫开发的硬骨头;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重点,夯实基础,着力发挥“火车头”作用。重点围绕农产品加工、产业服务、市场营销、资源入股等方面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指导、服务,建立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考评机制;以创新机制为重点,完善措施,着力推动扶贫见成效。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信贷资金,采取贴息贴保的方式发展种养业。二是抓住广州帮扶机遇,强化合作,推动园区建设。三是推进农村贫困户“零就业家庭”工程建设,力争三年内消除“零就业”家庭贫困户。四是加快乡镇扶贫工作站建设,全面推进“四到县”落到实处。

 

 

严再正(安顺市经济开发区扶贫办主任)

凝聚共识  重在落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在改进工作上见进展,在实际运用中出成效。

        围绕“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要求,在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制定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使扶贫项目及资金更加精准地涌向贫困人口;二是围绕“精准扶贫、脱贫摘帽、同步小康”的目标,做好在2015-2020年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8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实施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健康保障等“七个到村到户”,完成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任务;三是建立健全“四到县”制度,根据扶贫规划、减贫任务、工作目标、资金规模、资金使用方向、资金管理等要求,拟定好符合我区实际的扶贫项目,科学安排扶贫资金;四是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验、县级验收、乡级报账”的工作机制和项目审批、管理“七流程、十步骤”。五是尽快推行镇级报账制,为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主动与财政部门对接,加快实现镇级报账步伐。

 

彭志坚(关岭自治县扶贫办主任)

发展特色产业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个精准”的要求,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切实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确保中央、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规模产业与精准到户是一对矛盾,要破解规模产业与精准到户这一矛盾,提高农户素质,按照“适度规模化、结构多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商品化、营销品牌化”的发展理念,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到户扶持,着力发展贫困山区特色产业体系。

        突出关岭农业产业特色,着力发展壮大蔬菜、核桃、中药材为主导的“三大产业”,辅以精品水果、草地生态畜牧、乡村旅游、特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为支撑的贫困山区特色产业体系。

        拓展扶贫产业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构树扶贫工程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体制,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创新、完善和推广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发展模式。

        开展遍访工作,组织全县领导干部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全面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按需配置人员、资金、项目等资源。

        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小额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源投入到扶贫项目建设中来,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培育支柱产业、提升农民诚信度的新路子。

 

毛敬芳(安顺市平坝区扶贫办主任)

运用辩证思维谋划抓实扶贫开发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平坝区将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广泛运用辩证思维,认真谋划和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为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目标而奋斗。

        运用辩证思维谋划扶贫开发工作,首先要组织系统地学习和领会好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系统学习和领会好上级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法规及相关知识,深入开展好调查研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扎实推进已下达项目实施及相关工作。

        其次是认真按“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的指示要求,总结以往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及时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有效促进“有章办事、依制理事、规范行事”制度化管理,严明纪律,严守规纪,切实改进作风,预防各类违纪违规行为,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和项目效益最大化

        三是优先科学考虑生态建设与保护,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实施扶贫项目。抓扶贫项目,既要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又要抓好培训转移(转产)和开放合作,管好用好各级资金,还要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谋划扶贫项目,既要考虑短期效益项目,更要科学安排可持续发展项目,恒久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规划引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社会给力,努力构建好科学的扶贫大格局。

 

陈书品(修文县扶贫办主任)

强力攻坚推进精准扶贫

        当前,修文县正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要巩固提升四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成果,完成3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减贫摘帽”,完成3715户9765名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精准化扶贫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好贫困人口识别、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贫困原因进行帮扶、帮扶效果等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对抓好当前和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有如下打算:

        实施分类指导,强化精准扶贫。按照低保保生存、扶贫促发展“两项制度”衔接的要求,瞄准贫困人口实施分类施策、分类管理,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户一策、措施各异的开发式精准式扶贫道路。

        强化素质提升,抓好产业扶贫。大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整体素质。此外,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要紧密结合各乡镇和各村实际,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转移则转移、宜旅游则旅游”的原则,从发展猕猴桃、蔬菜、中药材、特色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等项目入手,积极帮助贫困户培育发展增收产业。

        加强资源整合,聚力推进扶贫。整合资源,紧紧把扶贫开发工作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小康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投入的扶贫机制,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

        抓好驻村帮扶,提升扶贫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机制,实现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

 

欧文海(普定县扶贫办主任)

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切实”、“六个精准

        普定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基础较薄弱,必须以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为己任,增强扶贫攻坚的历史使命感,按照总书记提出的“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切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六个精准”,确保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好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打造一支事业心、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扶贫队伍的是新常态下扶贫事业成败的关键。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积极创建扶贫攻坚示范县。加大干部结对帮扶力度。着力推进“四化”同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实施城镇化带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力度。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任务。

        大力推进“减贫摘帽”。巩固已摘帽乡镇脱贫成果,大力推进“减贫摘帽”,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四到县”原则和扶贫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监管、验收、报账“七流程、十步骤”,全面推行乡级报账制。

        强化金融扶贫。推行“政银企农”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杠杆效应,积极探索“小额信贷”金融扶贫试点经验,稳步推进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的政策措施,加强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金融再贷款的实施和监管,确保再贷款用于扶贫产业,惠及广大贫困农户。

 

曾海平(安顺市西秀区扶贫办主任)

以总书记讲话为指导  打好西秀扶贫攻坚战

        贫困是西秀区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扶贫开发是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率先实现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布局产业,坚持市场导向。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产业化扶贫目标和规划,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民脱贫增收。

        立足西秀实际,突出抓好山地特色农业,围绕全区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做大做强优质蔬菜、中药材、金刺梨、烤烟、茶叶、林下绿色产业、草地生态畜牧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

        抓教育,强动力。将各项教育培训向贫困群众倾斜。整合金融扶贫资源,大力开展信用县、信用乡镇和村寨、信用户建设。进一步做好与对口帮扶城市青岛市对接工作,加强产业园区建设、职业教育、人才交流、文化旅游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对口帮扶成效。

        加强领导,强化扶贫攻坚组织保障。着眼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发展型、创新型党组织,帮助所驻村支两委建强队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要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采取有力措施,培养一批小康村支部书记,培养一批党员创业带富能手。

 

刘厚祥(镇宁县扶贫办主任)

结合县情  通过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这次专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贫困宣战、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动员令,饱含了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真挚情感,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催人奋进,为新时期开展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坚持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通知》(黔党办发〔2015〕13号)和《关于建立市委、市政府2015年“十件实事”责任制的通知》(安市办通字[2015]6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县情,通过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

        同时按照“一廊、三园、三片”的产业布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扶贫开发第一民生工程,围绕2015年扶贫攻坚“示范县”各项任务,以“精准扶贫”七个到村到户模式,全力减少贫困人口;以实现朵卜陇乡、打帮乡、本寨乡、“减贫摘帽”为重点,以产业化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为基础,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雨露计划”培训、“圆梦行动”等为辅助,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伍兴荣(紫云自治县扶贫办主任)

全面布局加速扶贫攻坚进程

        紫云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当前,紫云县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脱贫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切实做好扶贫攻坚规划。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七个到村到户”和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实施产业化扶贫,打造小额扶贫信贷、雨露计划、生态移民“三个品牌”建设、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深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和考核机制改革,为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结合“六个到村到户”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十三五”期间要集中资金打造“6﹢1”扶贫产业,全面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同步小康目标。按照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原则和扶贫项目审批管理“七流程、十步骤”的规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以“贵州省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开展为契机,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做到帮扶对象精准;按照“抓特、扶优、突弱”产业发展思路和“一园两带四区”的产业规划布局,重点围绕“6+1”扶贫产业,加快产业发展,早日实现人均2亩以上的经济林产业目标;搞好金融扶贫,撬动银行资金扩大帮扶面,助推产业发展。

 

张永秋(清镇市农业局局长)

围绕“一二三四五”做实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到贵州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清镇市的扶贫工作实际,按照“一二三四五”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扶贫工作。

        “”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即:2015年与贵阳市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就是突出两个着力点。一是着力于产业扶贫。重点突出菜篮子、果盘子、花盆子、肉袋子、药箱子、奶瓶子“六子登科”工程,引导贫困农户大力发展肉鸡、生猪、蔬菜等产业,增加农民产业经营性收入。二是着力于社会扶贫。深入推进惠民大行动,紧紧围绕民生“十困”问题,认真解决贫困群体在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的民生问题。

        “”就是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夯实基层基础。选派精兵强将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帮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利用“3个20万”政策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致富带头人,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帮扶,帮带贫困群众脱贫。二是推进项目建设。遵循“七流程”、“十步骤”工作程序,做到“项目、技术、责任、扶持”到村到户。三是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就是四个精准。一是精准识别。通过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二是精准衔接。有机衔接好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两项制度”。三是精准帮扶。通过开展贫困村贫困户遍访工作,实行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机关单位、驻村工作组帮村,单位干部、驻村队员“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精准制定脱贫方案,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四是精准管理。对扶贫项目认真执行“乡申报、县审批、乡实施、乡报帐”制度,使扶贫项目精准落地,覆盖贫困户。

        “”就是五个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人员到位和督查到位。

 

 

李经纬(道真自治县扶贫办主任)

转变观念  创新方法  整合资源  真帮实驻

        贫穷落后仍然是道真自治县的主要矛盾,目前还有贫困人口5.02万人,综合分析道真情况,结合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调研关于扶贫攻坚的讲话精神,坚持“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把扶贫资源用到最贫困的村、最困难的户和贫困群众最急迫的事情上,确保2015年实现“减贫摘帽”目标。

        扶贫先扶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不再以贫困县的立场、贫困县的视野、贫困县的角度考虑问题,克服“思想贫困”、“思路贫乏”,摆脱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创新工作方法,把新形势、新要求、新常态入脑入心,用新思想、新方法来推动工作落实,找准符合实际的扶贫攻坚路子,切实增强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产业扶贫,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坚持市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确保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增收技能。

        实施基础扶贫,以“6+1”小康行动计划为抓手,按照“捆绑项目资金、整合部门力量、资金用途不变、项目渠道不乱、实施各负其责、考评各计其功”的原则,将农村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地质灾害搬迁等涉农资金与扶贫开发资金进行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构建大扶贫格局,着力挂帮扶贫,按照“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要求,落实县四家班子、县直各部门挂乡帮村联户机制,实现一对一帮扶,真帮实驻、真帮实促。

 

余忠(余庆县扶贫办主任)

沿习总书记所指路径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余庆尚有1个贫困乡镇、30个贫困村、贫困人口3万人。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的扶贫开发重要思想,是余庆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率先与全市、全省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路径。

        今年,余庆县印发了《余庆县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实施方案》,县领导干部带头示范,遍访全县30个贫困村,县直部门、乡(镇)、村(社区)干部和驻村工作组整合力量,遍访全县所有贫困户。把遍访贫困村贫困户与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县直单位挂帮村、“6633”精准扶贫“321”结对帮扶等工作结合起来、以更过细的工作,拿出更有力的举措,采取更有效的行动,真正实施精准帮扶,把精准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打通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让30个贫困村和1万多贫困户能够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好日子,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

        今后,余庆县扶贫开发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思路,敢于创新、善于攻坚、勇挑担子,努力建成“四区一枢纽”目标,全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的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安全生产、访遍贫困村、化解积案等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三大功能”,走出一条符合余庆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郭大友(汇川区扶贫办主任)

健全扶贫机制  全力推动脱贫进程

        要打好扶贫攻坚战,就要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按照总书记指出的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切实把资金、项目精准落实到贫困农户。使贫困群众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最终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扶贫攻坚的号角已吹响,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将紧密结合汇川区扶贫工作的实际,按照总书记“六个精准”、“四个一批”、“四个切实”的指示和省、市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总体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把扶贫资金及社会资源用到贫困村、贫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帮扶机制、精准管理和进退机制。抓好教育培训,大力实施“扶贫志·农民夜校”工程,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十大产业培训、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三位一体”就业培训等培训项目对贫困农户进行技能培训。抓好产业扶贫,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行产业扶贫规划到村、项目到户、增收到人,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殖大户。

 

李华平(黔西县扶贫办主任)

以点带面推进精准扶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既是对做好扶贫工作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也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完善贫困人口精准管理。一是贫困户识别工作再精准。认真对贫困户家庭情况及生产生活情况进行核实,并将核实情况与贵州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系统进行核对、更新,切实对扶贫对象实施规范化管理。二是贫困户结对帮扶精准对接。针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采取驻村干部全程跟踪、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三是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精准管理。对全县扶贫对象105019人实行有计划脱贫管理。对当年脱贫的贫困户,实行扶上马再送一程,帮扶责任人还需联系跟踪1-2年,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

        狠抓重点突破、精准发力。在优先解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统筹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基本素质、破解金融“贫血”难题、保护生态环境上下硬功夫,增加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提高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加强区域连片扶贫开发。每年选择1至2个试点统筹土地、资金、项目和技术资源,深入推进以村为单位的集中连片开发,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在集中连片开发中强化集约效应。

        积极实施一批扶贫示范新村。通过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培育水西红宝石软子石榴、中药材、蔬菜、草地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产业,真正做到一村一品,村、企业、农户联动,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整体推进扶贫示范新村建设,为扶贫开发工作作示范探路子。

 

余贡泽(习水县扶贫办主任)

确保“精准”做实帮扶  实现三年行动计划

        习总书记的讲话,启发了扶贫战线干部职工的扶贫思路,是对扶贫工作极大的鼓舞,我们对扶贫工作产生了新的思考。根据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应处理好扶谁的贫,谁来扶贫,怎么扶贫的问题。

        首先,扶谁的贫。要通过建档立卡、信息平台,把真正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实现精准对接。目前习水县有3个乡镇属于未摘贫困帽乡镇,127个贫困村14.2万贫困人口,数量庞大,我们要再调查,再摸底,再精准,逐村逐户深入分析贫困的原因,建成精准扶贫的分类建档立卡信息库。

        其次,谁来扶贫。作为习水,要把精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摆在重中之重来抓,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县四家班子挂点服务24个乡镇,县主要领导挂3个未摘帽的乡镇,县其他领导分别挂1-2个贫困村,127个贫困村均有县级领导挂帮,省市干部驻村,县部门帮村,县乡干部联户,每年选派驻村人员200人以上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保证210个行政村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持续开展省帮扶,县帮扶,广泛开展“干群”结亲活动。

        第三,怎么帮扶。习水将制定扶贫攻坚3年行动计划,即用三年时间(2015-2017),减贫10万人以上(争取12万人),精准落实六个到村落户,全面推进全面小康六项行动。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即“31669”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张涛(正安县扶贫办主任)

延长产业链  拓宽致富路

        正安县“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面上贫困还未得到根本解决,2014年全县仍有9.83万贫困人口。

        正安将围绕贵州北部打造“务本圣堂”引领的历史人文休闲体验区,西部打造“九道山水”的引领的山水峡谷观光度假区;南部打造“苗乡仡寨”引领的民族山乡风情度假区,东部打造“知情部落”引领的人文茶海观光体验区的总体规划思路,深入挖掘全县旅游资源,将全县74个乡村生态旅游点纳入“十三五”旅游扶贫规划大力发展生态观光、特色乡村旅游,着力提升旅游增值效应,使项目区贫困群众受益。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着力抓基地产值提升产业链延长,建立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来源,拓宽脱贫致富渠道。抓好现有35万亩茶叶、20万亩核桃基地管护工作,着力推进小区式、串珠式、半舍式养殖,积极培育各类扶贫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头作用。

        科学规划建设贫困地区的水、电、路、讯、房,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状况。在饮水方面,瞄准饮水特困区,使贫困地区饮水困难得到基本解决;在交通方面,全力打好交通三年会战,完善集中连片产业基地产业路、机耕道、小水池等基础设施;以扶贫新村建设为载体,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青林文(遵义市新蒲新区扶贫办主任)

坚定决心  增强信心  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

        在新区各项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等得到的支持比不上建制县,人少事多,人人都付出更为艰辛的劳动,可还是事半功倍。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浦新区的工作重点。我区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产业发展融合化。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切实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精准到户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对扶贫攻坚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绝不让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在同步小康进程中掉队。要坚定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信心,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县市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坚定消除绝对贫困的决心,增强加快扶贫开发的信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罗刚贤(普安县扶贫办主任)

三个“进一步”两个“坚持”推进扶贫攻坚

        普安县目前还有6个贫困乡镇44个贫困村,6.57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总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0%。而且除民政低保1.53万人外,精准扶贫户5.04万人。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好三个“进一步”四个“坚持”。

        进一步找准发展路子。结合自身优势,充分争取党建扶贫工作队、乡村能人、贫困群众意愿,评估市场风险,建立扶贫项目库。坚持抓大不放小,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注意发展以短养长和本地特色产业。

        进一步开展精准识别。在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数据复核的基础上,认真开展贫困户致贫原因核查,摸清贫困现状,完善建档立卡等基础信息登记,围绕县级扶贫规划逐级分解到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

        进一步抓好精准扶贫。每年安排一批扶贫产业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作为精准扶贫整村脱贫示范村,通过一名副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县直部门主推、一个党建扶贫工作队主抓、选准一个主导产业、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的“精准扶贫六个一”方式,整合资源全面推进。

        坚持扶真贫、真扶贫,走阳光扶贫之路。继续推进驻村工作组、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帮扶人员要帮助每个村、每一户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坚持规范利益联结机制、走科学扶贫之路。实施小额信贷贫困,围绕“肉羊、长毛兔、蔬菜、精品水果等重点产业,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对有融资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扶贫农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优先贷款、利率优惠,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投入效益。

 

王刚(贵阳市观山湖区扶贫办主任)

大力实施绿色行动计划  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先行区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省视察指导,这是对全省各族人民的莫大关心和支持,也是对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巨大的鼓励和鞭策。

        就如何把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观山湖区扶贫工作动力,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观山湖区区情的认识,观山湖区建区时间短、矛盾纠纷多、机制体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着观山湖区的大发展,只有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不断缩小同全国的差距,观山湖区才能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先行区。二是要认真落实好“四个切实”。既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只有全面落实好四个切实,才能抓好观山湖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三是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大力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力争到2017年把观山湖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区。四是要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对贫困人口,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目标。

 

丁雪梅(毕节市七星关区扶贫办主任)

扶贫攻坚  时不我待

        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主持召开了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黔桂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任务。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要求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本人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工作实际谈几点学习体会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的讲话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信仰追求、深沉的历史担当意识、真挚的为民情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思想方法,通过学习受教育、受感染、受鼓舞,朴素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对今后指导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区将从探索创新模式、连片发展主导产业、抓好农村整村推进、瞄准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抓好教育培训、培育主导产业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从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乡村规划、人口控量提质、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认真抓好扶贫攻坚工作,以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在加速发展中推进脱贫,在推进扶贫中加速发展。

        确保到2018年全区贫困乡镇全部实现省级“减贫摘帽”;实现全区扶贫对象控制在3万人以下(不含无劳动能力应由制度兜底的五保户和低保户6.3626万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20个贫困乡镇省级“减贫摘帽”。

 

李杨胜(威宁自治县扶贫办主任)

发扬威宁精神  提升威宁速度  总结威宁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对威宁扶贫开发工作具有纲领性、战略性指导意义。我办党组高度重视,要求全县广大扶贫干部深刻领会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深入实施“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继续发扬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威宁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提升扶贫开发“威宁速度”,总结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的“威宁经验”,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广泛共识和强大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四个切实”抓住了扶贫攻坚各项事业发展的“牛鼻子”,对威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为动力,按照省委、省政府“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部署,制定威宁自治县“32669”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用3年的时间减少贫困人口20万以上,实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等“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六项小康建设”任务,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确保到2018年实现全县5.1万户、20.01万贫困人口脱贫,全部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31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逐步消灭空壳村;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的、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

 

祝爱华(南明区农业水利局局长)

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巩固扶贫成果

        2014年南明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22元,扶贫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两个贫困村和600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后,首先,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省的重大意义和重大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认识、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其次,要系统全面地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五个扎实”的工作要求以及对扶贫开发提出的“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等重要思想。第三,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强大动力,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落实,并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为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扎实的工作作风,集思广益、拓宽思路,以产业开发、就业帮扶、金融支持和技术帮助为抓手,继续在建立一套巩固扶贫成果、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继续巩固提升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果。

 

 

陈定锦(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农村工作局局长)

理清发展思路  确保精准扶贫扶到点上

        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指导,对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是巨大的鼓励和鞭策。近年来,我区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施策。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第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其次,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范玉旭(龙里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发挥优势  走出特色扶贫发展路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是贵州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扶贫开发部门要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形成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

        统一对省情的认识,深刻认识贫困落后是我省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不断缩小差距。进一步统一对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细抓实抓好。加强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认识,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左右。五是要进一步激发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工作热情,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发展的新路,培植后发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

        结合实际,坚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扎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精准调整驻村工作组,精准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精准选任乡镇党委书记,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李华(平塘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完善扶贫方略  推行“精准扶贫”新路

        近年来,平塘县按照“强产业、扩城镇、打基础”的发展部署,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扶贫正如马拉松赛跑,关键看结果。现在已经脱贫的群众,大多是条件相对较好的,目前还没有脱贫的8.05万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处于深山区、石山区,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脱贫致富的难度更大,属于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艰巨繁重的扶贫开发任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优势,破解难题,聚合力量,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和自身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目前,全县8.05万贫困人口,约有0.68万左右的鳏寡孤独和丧失劳动等原因无法扶起来,这要求我们尽快把农村贫困线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小康线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三线合一”,通过低保把这部分人养起来;另外7万余贫困人口是可以通过扶贫开发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一是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二是增加就业,提供创收致富机会。

 

王贵忠(三都自治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做好发展规划  深化扶贫开发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各项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因此,我深刻认识总书记视察我省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要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拿出过硬措施抓好贯彻落实。并且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到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系统谋划好我县“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举措,确保在守底线、走新路上见成效、有突破,确保“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要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长期的战略任务,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各项工作引向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及时召开本系统专题会议组织学习贯彻,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最新要求传达到每一名扶贫党员干部中去,坚持原原本本传达,逐字逐句学习,务必学深学透,入脑入心。让重要讲话精神在三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杨梅(安龙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强化扶贫工作  加快脱贫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下一步扶贫工作明确了方向,结合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实际,以《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及6个配套文件为总抓手,制定符合县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进一步摸清贫困户底数和现状。深入分析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因村因户施策,按需配置人员、资金、项目等资源,实行差别化扶持、精准化帮扶,全面提升扶贫效果;扎实做好精准帮扶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整合部门项目资金下移到到镇(街道),重点引导贫困户发展薏仁米、绿壳蛋鸡、蔬菜、中药材、草地畜牧业、核桃等产业,为镇开展精准扶贫提供一定的资金保证,真正做到“一村一策真扶贫,一户一法扶真贫”;加强培训,多渠道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根据州扶贫办下达的雨露计划“一户一人”培训任务,为实现“1户1人1技能”的目标,今年将重点实施农村贫困学子助学行动、农村贫困妇女“雨露计划·‘三女’(持家女、家政女和锦绣女)”培育行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能人培养”行动、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行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五项行动,实现“职教培训1人、就(创)业1人、脱贫1户”;加强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落实落地。我办积极申报项目,为2015年下半年及2016年上半年的扶贫项目竞争立项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努力实现到县专项扶贫资金5000万元,为我县减少2万以上贫困人口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韦龙魁(独山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适应新常态  抓好扶贫开发惠民生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独山县实际,深刻体会到贫困落后是独山县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

        适应新常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抓好结对帮扶,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根据“一次安排、分年实施,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的总体要求,全县133个村安排部门挂村实施帮扶贫工作,按照“5322”模式对精准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实行结对帮扶全覆盖。抓好产业扶持,促进贫困农户稳定增收。按照“农户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的原则,大力实施以中药材、蔬菜、生态畜牧业、精品水果、茶产业发展等为主的富民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覆盖全县70%的贫困村,80%的贫困人口。抓好教育培训,提升贫困农户发展能力。结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职业培训等项目的实施,重点培养新型农民和二、三产业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力争在2018年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抓好农村危房改造,保障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申报、评议、公示、审批程序、资金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群众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抓好扶贫生态移民,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在生态移民规划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确保移民群众既能就业,更能创业,保障扶贫生态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邓国才(瓮安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明确责任  强化措施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瓮安县目前尚有46个贫困村,近6万贫困人口,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时刻绷紧精准扶贫这根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精准扶持,精准脱贫工作,确保扶贫效果。

        增强责任意识,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按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要做到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把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分解落实。

        强化措施,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结合当地实际,强化措施等等围绕“精准”做文章,达到精准脱贫的目标。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强化社会合力,围绕扶贫开发是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个课题,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不断壮大参与扶贫开发力量,推动扶贫开发向前发展。

        精准识别,认真挑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要做到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在村支书第一书记配备上,除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外,必须更加注重他是否有乐于为群众服务的奉献精神素质。同时还必须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村派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脱贫成效精准。

 

宿文科(罗甸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罗甸县地处黔桂两省(区)结合部的高原千岛湖畔,辖9个乡镇,总人口35万人,“十二五”以来,罗甸县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强化工作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2015年,我县被省委、省政府纳入2015年度扶贫攻坚示范县。

        我们将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的指示要求,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把扶贫开发作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来抓。此外,按照省、州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将深入推进党政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致贫原因摸清楚,把帮扶措施帮到位,把党的政策送到家。我们将深刻领会扶贫开发新趋向、新态势、新特点、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把总书记对贵州扶贫开发的肯定作为动力,将工作中的困难压力变为动力,扎实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生态保护、贫困户保障兜底等工作,加强分类指导,精准脱贫。同时,我们将切实转变作风,攻坚克难,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倪敏(长顺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为贵州同步小康打一针“兴奋剂

        习总书记这次考察工作,为贵州的扶贫攻坚、同步小康打了一针“兴奋济”,全社会都来关心扶贫、参与扶贫的氛围日趋浓厚,加大扶贫开发、奋力消除贫困的思想已触及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各群体,扶贫已不再是哪个部门、哪一级政府的事,扶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局面指日可待。立足本职着远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四个切实”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具体要求,使我们更加清晰了在我们这样特殊岗位上要做些什么、如何做。一是认真策化”十三五“工作规划,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延续继承与谋划长远相结合、量力而行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一批对实现十三五目标任务有实质性推动作用的新项目。二是研读贵州省近二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特别是刚刚出台的”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1+6“配套文件。运用好文件、执行好政策、把握好方向、掌握好时机。三是围绕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城市销售平台和市场空间,打通农特产品直供渠道,推动绿壳蛋鸡养殖、核桃种植、苹果种植、葡萄种植等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四是加大项目的监督管理督查力度,严把种苗质量关,把每个项目实施好、管理好使期效益最大化、贫困农户受益最大化。五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黄琼珠(兴仁县扶贫办主任)

精准扶贫  同步小康

        兴仁县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之一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中的贫困县份,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兴仁强力推进扶贫攻坚工程,实现了7个乡镇减贫摘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但仍有近10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兴仁县将创新扶贫开发模式,促进产业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各项扶贫工作,突出抓好项目实施、“减贫摘帽”、雨露计划培训、对口帮扶四大重点,加大力度,合力攻坚,切实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完善更新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在2014年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开展2015年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数据更新,强化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层层落实精准扶贫责任制,切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抓好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认真抓好财政包干县试点产业扶贫项目的落实,以绿壳蛋鸡养殖和中药材种植为抓手,做好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今年安排扶贫产业项目7个,安排扶贫资金2800万元,涉及蔬菜、精品水果、核桃种植、生态畜牧养殖和贷款贴息,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实施。四是做好美丽乡村和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