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贵州航天工业的脊梁

10.02.2015  12:15

  贵州航天产业,因拥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原061基地,下同)而感到骄傲;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因创业贵州发展贵州腾飞贵州而自豪!

 

  50年,从人迹罕至的群山深处中走来;从披荆斩棘开山筑路中走来。

 

  50年,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喝的稻田水,吃粮靠人背,住的干打垒”,可歌可泣,气壮山河,在贵州这片沉寂千年的土地上播撒下航天工业文明的种子。 

 

  50年,一路艰辛一路歌。

 

  50年峥嵘岁月,50年弹指一挥。

 

  如今,1.6万贵州航天儿女,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核心价值,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使命,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三线”精神,开创“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企业精神,挥毫泼墨,描绘了一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跨越发展的新画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惊奇、给祖国荣耀、为贵州争光的精彩——

 

  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盛大阅兵式,贵州航天人研制生产的武器装备威武雄壮通过天安门;

 

  “神舟”飞天、舱外“行走”、太空之“”、“嫦娥”奔月、蟾宫“漫步”……每一次中国航天的伟大创举,都凝聚着贵州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

 

  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后发赶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发展成为百亿企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面对新挑战,豪情满怀的贵州航天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引下,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坚持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推动发展成为企业新常态;坚持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勇于担当,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职工的幸福指数成为企业新常态,力争把建立军民融合、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防空武器装备研究院的道路走得更宽更快更有成效!

 

  从头越,苍山如海……

 

  好人好马上三线 建好基地强国防

 

  响应号召,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第一代三线建设者也是061的奠基人,毅然决然到遵义。在人迹罕至的群山深处开山筑路,涉水架桥,日夜奋战,“小路巴掌宽,机器要上山,怎么办?一声喊,干部工人扛上肩”。

 

  经过50年的风风雨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贵州航天人在此建起了一个年销售超过百亿的现代化大型军民融合型企业集团。

 

  50年前,党中央根据国际形势,为了作好反侵略准备,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1965年邓小平亲自到贵阳,召开了专题会议,定下了“两部(原七机部、建工部)”两地(上海市、贵州省)包建061基地(现航天科工十院)。当年,成千上万的支内职工告别亲人,舍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聚集到祖国的黔北高原遵义,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军工建设。娄山关下,挥汗如雨;双河洞旁,披荆斩棘。

 

  今天的年轻一代,也许难以理解当时的情景,在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第一代三线建设创业者白手起家,战天斗地,克服了文化生活和物质条件极差的困难,为了祖国的国防军工建设,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好人好马上三线”。在全国浩浩荡荡的支援“三线”建设的浪潮中,大批说着吴侬软语的年轻人,涌入这片发展相对滞后的土地,成为带动遵义首次工业浪潮的中坚力量。同时,大批以装备制造为主的上海工业企业内迁到遵义,数以万计的上海工人和技术人员将青春献给了遵义,帮助遵义建立了机电、化工、冶金、电力、建材及国防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直到今天,我们也时常能在街头偶遇那些乡音未改的老人自在地漫步遵义街头,他们是这座城市特殊的风景线,鲜活贯穿现代遵义的发展史。

 

  记者见到徐其发老伯时,他正安详坐在家中的摇椅中与老伴奚彩娣聊天,这位满头银丝已87岁高龄的老人正是当时上海支援三线建设时奔赴遵义的第一批人员之一。

 

  从1966年带着妻子与4个年幼的孩子来到这里,一晃已经47年,徐其发虽早已从单位梅岭厂退休,但他依旧留在了这里,孩子们也均定居遵义,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生命的第二故乡。

 

  “那会儿,上海和遵义还没有通火车,更别提汽车了,为了顺利将器械和人员转移过来,政府特地用专列把我们送了过来,大家在火车上摇晃了4天4夜,终于听见有人喊,到了,遵义到了!”回忆当初,徐其发拉开了话匣子。

 

  没来遵义之前,徐其发在上海电池厂工作,因为业务出色,他得过许多表彰,在厂里还是个出名的“明星职工”。记者采访时,聊到开心处徐其发老伯激动地拿出了“传家宝”:一盒子收藏得极为仔细的奖状奖章,其中最为醒目的就是1955年陈毅市长亲自颁发的上海市劳模证书和奖章。

 

  然而当年,就是这样一个在当地极为出色,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人,在听见支援三线的号召后,毅然踏上了异乡的土地。

 

  “上海做饭都是用煤气,这里是烧煤球,我不会生火,家里也没有炉子,一开始的时候可把我难坏了。”奚彩娣回忆起刚刚到遵义工作时的一个细节。这也是老两口仅有的对当初艰苦条件的回忆。

 

  今年58岁的徐金荣算得上是“老三线”中的第二代,70年代初来到遵义,20岁的小伙子如今已快到了退休年龄。在徐金荣口中,一个词频繁出现,那就是“遵义情节”。他告诉记者,自己工作的凯星液力传动机械公司,过去90%的工人都是上海人,虽说老一辈都已经退休返乡,但很多人的子女,也就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人又留了下来,继续为建设三线奋斗。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如今凯星液力研发的大功率发动机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产品出口阿联酋、墨西哥等国的企业,每天上、下班都会放广播,比如企业的《航天之歌》、一些革命歌曲等等。这个传统从建厂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整整半个世纪!

 

  “这不是怀旧,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是传承一种精神。现在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别人看来我不觉得是另类。这笔财富将激励凯星公司在市场的搏击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公司董事长李晓东说。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这些上海人眼中,遵义,留下了他们所有的青春与奋斗,成为生命中永远难以割舍的“圣地”。

 

  经过50年的风风雨雨,正是徐其发、徐金荣这样的贵州航天人,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才华和汗水,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在贵州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军民融合型企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原061基地),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今天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已成为拥有27个企事业单位,16000余名员工的军民融合、技工贸一体,具有强大科研能力、装备制造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涉及机械、电子、电器、化工、冶金等行业,在大功率液力变速器、石油开采技术装备、智慧农业、电源、微特电机、伺服机构、惯性器件、继电器、电连接器、特种方舱、超临界流体技术产业、核级铸锻件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协作配套能力,成为贵州装备制造业领头羊。

 

  大山深处“高精尖” 默默奉献为航天

 

  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使命,十余年来,基地圆满完成了多项载人航天及嫦娥奔月工程等重大航天科研配套研制生产任务,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扬国威,壮军威,为企业争得了地位,为贵州争得了荣誉。

 

  2012年6月29日上午,当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依次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总部直播会场,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每一位在场的贵州航天人都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当天下午,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部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及所属企业贵州群建公司、梅岭化工厂、航天电器公司、林泉电机公司发来感谢信,向该基地及所属单位为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所作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这是半个世纪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一个缩影之一。

 

  从第一次创业时单一的军品科研生产到第二次创业时的军转民、军民融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始终没有忘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使命,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核心价值观,在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发展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1年,在某试验基地进行批抽检试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取得了首批航天产品靶试成功,成绩优异。

 

  1992年某型号武器系统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该武器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作为“神舟五号”等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参与单位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承担了电源、继电器、电连接器、特种电机、电爆阀等6大类70个品种的研制任务,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基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5年,某型号试验完满成功,大年正月初一,部队首长派专机护送贵州航天试验队返回,在贵阳机场,部队首长高度赞扬:061人在100分的答卷上做出了120分的成绩!

 

  多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在承担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生产的同时,为我国多个卫星、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等研制生产了大量关键部件。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061基地。

 

  作为中央驻黔企业,50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落户在贵州、创业在贵州、发展在贵州、奉献在贵州、争光在贵州——

 

  基地研制生产的型号产品先后参加了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盛大阅兵式;

 

  “神舟”飞天、舱外“行走”、太空之“”、“嫦娥”奔月、载人交会对接……

 

  贵州航天人以执著的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祖国航天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在那些壮军威、扬国威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系统和载人航天工程里流有贵州航天人的血汗。

 

  特别是在探月工程三期任务中,梅岭电源、航天电器、林泉电机和群建精密等单位配套5大类1万1千件(只)产品,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为任务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葛发华、申曙光两人获“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

 

  高尖人才支撑 企业文化铸魂

 

  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使命,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核心价值,把“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企业精神融入基地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全过程,锻造了一大批钢铁般意志的航天队伍。

 

  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的难度有多大?在普通人眼里,这比登天还难;可他,就是凭借自己的双手,焊接出一个个飞上太空的产品,实现了一名普通工人的人生梦想,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作出了贡献!

 

  他就是姜涛——天马科技材料成型部钳焊一班班长。凭借精湛的技艺,姜涛获得了第十研究院“首席技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十大技能高手”等多项殊荣,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多年来,第十研究院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倡导和践行用“三宽”(宽松环境、宽厚待遇和宽容态度)政策对待“三高”(高级管理、高级技术和高级技能)人才;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道路;以型号研制生产为牵引,吸引、培养和稳定人才队伍,加速基地的跨越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支懂经营、善管理、敢负责、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队伍,培养造就了一支有技术、肯钻研、甘奉献、善于集智攻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姜涛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优秀技工人才代表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引、用、育、留”政策,第十研究院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力进一步提升。有着钢铁般意志的、高素质的航天人才队伍是我们应对各种危机挑战、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

 

  50年来,第十研究院坚持以人为本,共同传承航天三大精神,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切实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使命,大力弘扬“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严慎细实、锲而不舍”的作风,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建设“创业报国的工作乐园、求职进取的学习乐园、健康和谐的生活乐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驱动增活力 军民融合谱新篇

 

  从10亿元到100亿元,仅仅用了10年。刚刚经历第一次创业艰辛,又面临第二次创业,061人迎难而上,用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理念在滔滔商海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2012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的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进入百亿企业俱乐部;而10年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刚刚完成改革脱困任务,年营业收入不过区区10多亿元。2002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刚刚实施调整改造搬迁。10年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已经分别矗立在贵阳市和遵义市。

 

  在时代变迁的背后,从历史产物的三线军工企业,到现代化的百亿高科技军工企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用业绩书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成功史。

 

  在计划经济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军工企业的特殊背景下,改革开放前,基地从事的是封闭式的小批量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资金由国家划拨,材料由国家供应,产品由国家包销,广大干部职工基本上没有市场经济观念,“等靠要”思想和“航天特殊论”观念根深蒂固。

 

  进入80年代,军工企业普遍面临军转民的现实。随着国家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军品生产任务大幅度缩减,“军民结合”成为基地实行转轨变型的指导思想。

 

  生活在贵州高原的贵州航天人在经历第一次创业艰辛后,又响亮地喊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口号,在困难面前勇敢地接受挑战,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利用军工企业技术、设备、人才优势,在国民经济的新战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海中搏击。

 

  自贯彻军转民方针以来,第十研究院以“三创新”战略为引导,走军民融合、自主可控、国际化经营发展道路,做强核心专业,推动转型升级。围绕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两大产业板块,形成以高端装备及系统、新材料及工业基础产品、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多项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远销全球,成为市场竞争的佼佼者!

 

  第十研究院以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为基础,搭建军民结合创新产业化平台。目前,第十研究院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创新型企业、23个高新技术企业、9个院士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申请专利3000多件,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近500项。以完善的创新体系,强大的研发实力,精湛的工艺技术,过硬的质量保证,优良的售后服务,成为产业集群的高地,创新发展的摇篮!

 

  过去的2014年,虽然受到整个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但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原061基地)营业收入依然保持100亿元以上,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2015年,是基地建设50周年和第十研究院挂牌成立的开局之年,首要任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把握新机遇,努力跨越新台阶;科学计划、统筹协调、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抓好每一环,稳健走好每一步。

 

  随着第十研究院的正式挂牌,基地将以全新的面貌,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真正实现061基地建设50年来的华丽转身!朝着建设军民融合、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防空武器装备研究院阔步迈进,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采访手记

 

  从2011年起到现在,贵州日报分别推出系列策划报道“黔北航天人大爱写蓝天”栏目,陆续推出《“”“”完美一吻“贵州造”见证奇迹》、《情系九天的高原“神女”——记061基地梅岭厂军品车间单装组女工》、《“林泉”航天产品再显贵州神奇》、《再谱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给世界一个惊奇 给祖国一份荣耀》等等多篇有影响的报道,关注天宫筑梦的漫漫征程中,黔北航天人永不止步的耕耘和追求!

 

  在这些新闻采访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说到累,没有一个人说到苦。有的只是成功的喜讯传来时,脸上挂着喜悦的泪水和洋溢着的骄傲!

 

  如今想起在厂区和生产车间的一幕幕,还是记忆犹新。从061基地所属企业干净整洁的车间,从一张张青春而略显疲惫的脸上,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奉献?他们不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更为贵州争了光。

 

  从满头银丝已87岁高龄的梅岭厂退休职工徐其发老伯的目光里,我们看到了这位来自大上海扎根贵州50载的老人对这片土地的眷念。

 

  他们把大爱写在了祖国的蓝天,写在了黔北的崇山峻岭,写在了多彩贵州的山山水水!

 

  新单位,新起点,新使命。有了这种苦难岁月压不垮的“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精神,有了一群敢上九天揽月的“高精尖”团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必将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