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 奠基基本普及15年教育——在全省实施教育“9+3”计划2014年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04.06.2014  20:48

  (2014年3月12日)


  霍健康


同志们:


  上周,省教育厅在习水县召开了“4+2”教育突破工程现场推进会,今天又召开2014年实施教育“9+3”计划视频会议,两项都是全省教育系统必须完成好的重大工作任务。刚才,邹联克副厅长级督学通报了2013年全省教育“9+3”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毕节市、余庆县交流介绍了经验,毕节市中职教育的“五增一减”,余庆县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值得全省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理清思路


  2013年,全省教育“9+3”计划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成效明显。总结去年的工作,主要得益于四条主要经验:形成共识是基础。全省各级通过不断学习领会,深刻认识实施教育“9+3”计划的重要意义,为强力推进教育“9+3”计划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领导重视是前提。各级成立领导小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9+3”计划,一些市(州)、县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到省教育厅共商工作推进,为教育“9+3”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建立机制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将教育“9+3”计划作为民生工程予以重点推进,优先投入、优先督查、优先考核、狠抓落实。创新举措是途径。采取“七长”责任制、“三项”制度控辍保学,启动电子学籍信息管理,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重视解决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中职“百校大战”,补充中职学校师资,加强校企合作等等。此外,各地还创新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这些都是我省推进教育“9+3”计划的有效手段和制胜法宝,要继续坚持发扬。


  成绩是主要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各地教育“9+3”计划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推进力度不够。二是“控辍保学”工作虽有好转,但个别地方举措不力、指标不实,紧一阵松一阵,没有做到控辍制度化、常态化、重点化,极易反弹。三是城镇教育资源短缺,“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四是中职建设资金缺口大,部分县“百校大战”项目学校的建设进度较慢。五是中职招生困难,特别是招进校后流失率高,学生稳定难。六是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不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分析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市(州)、县的精神状态与省委、省政府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二是信心干劲不足。个别地方在推进教育“9+3”计划过程中畏难情绪重,没有攻坚克难的精气神。三是工作招数不新。一些地方在招生招师、筹资建校、宣传发动、管理手段等方面缺乏创新,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四是主动作为不够。一些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参谋部、作战部作用,欠缺主动积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各地要多照镜子,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结合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整改,确保完成2014年教育“9+3”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深入实施


  今年,省政府再次将教育“9+3”计划写入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80万平方米、中职招生30万人、新建800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改建提升扩容1000个乡镇中小学学生食堂等列入了贵州2014年的“十大民生实事”。各地要继续把教育“9+3”计划作为今年的重大民生加以推进,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一)抓好教育“9+3”计划中的“9”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


  一要抓好“三率”(提高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降低辍学率)。持之以恒地落实好“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七长”责任制和小升初、初升高“整班移交、学生排查报告、劝返复学”三项工作制度,重点防止“两流”儿童少年辍学。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作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每周每月的动态监管,县教育局和学校要明确专人操作,校长要会懂能用。进一步细化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和部门的责任,对县级政府实行义务教育辍学率问责制。今年,以县为单位,小学生辍学率和初中生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8%和2.8%以内,减少水分,年底考核排名通报。按照国家最新要求,逐步把小学、初中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6%和1.8%以下。


  二要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两基”国检后,以县为单位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是国家在新阶段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推进我省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有利于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缓解“大班额”和“择校热”。基本均衡工作与“9”的工作是统一的,不是新增任务,基本均衡是个“筐”,“9”的任务往里装。各县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规划,像当年“两基”攻坚一样,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基本均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县申请提前进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省给予资金奖励。一是抓好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原则上小学向乡镇集中,小县初中向县城集中、大县初中向中心区和乡镇集中,高中出城,办好必须保留的教学点。到“十二五”末,农村教学点、小学学前班、九年制学校分别减少一半以上。二是加快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今年全省农村小学生寄宿率达到25%、初中生寄宿率达到65%。三是继续实施好农村中小学学生营养餐,确保食品、资金、干部三个安全。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好农村学校“特岗教师”计划、“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今年全省招10000名特岗教师,各县要认真做好“招、管、用、转”工作,充实数量,配齐学科,提升整体素质。深化教师誓词和教师自律歌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力度。五是加快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重点实施“三通二平台”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应用水平。六是加强对“两流儿童”、残疾儿童少年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建成30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逐步把小学、初中班额分别控制在45人、50人以内。有效解决新市民子女入学困难。推进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实施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高三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三要抓好内涵发展。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三爱”、“三节”、“养成、诚信、爱心”、“国学经典进课堂”、“我的贵州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各县各校要逐步建立“道德讲堂”,每周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宣讲活动,使广大学生明“仁、义、诚、敬、孝”五礼,知“懒、贪、奢、浮、愚”五耻。二是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师生为本、突出核心、人人尽责、小事做起”为基本方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继续推进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三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召开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现场会,让学生生动活泼学习成长。开展“减负校校行”,严格执行“八个严控”,坚决制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偿补课、乱择校、乱办班、乱收费、乱征订。四是切实加强音体美教育,开足体育课,强化课外锻炼,落实教育部每天锻炼一小时和每个学生学会掌握1-2项体艺技能的要求,切实增强学生身心素质。


  (二)抓好教育“9+3”计划中的“3”


  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专题部署,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贵州不能掉队,“9+3”生逢其时。各地要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一要抓好中职学校空间布局和专业调整。去年以来,各市(州)遵照省政府要求,相继制订了本地中职学校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方案,毕节市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进行专题研究,初步形成了全市中职学校“一体两翼多节点”的总体布局,并以政府名义下发了《毕节市中职学校专业规划和设置指导意见》;铜仁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按照“集团化、集群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思路,拟将现有的18所中职学校调整为12所。今年,各市(州)要加快调整步伐,确保2015年全省中职学校由现在的200多所调减到150所左右,把每一所中职学校做大做强做特做优,实现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空间布局目标。一是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兼并、重组、新办等途径,开展实质性的撤并和整合;二是进一步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高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将办学规模较大、办学质量较高、办学特色突出的中职学校,择优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三是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提升传统专业,拓展新兴专业”的思路,大力优化职校专业设置,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紧贴产业、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


  二要抓好招生、招师和学校建设。一是建立政府和教育系统“双线”招生责任制,大力宣传国家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实行初中毕业生整班移交,订单培养,积极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城市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实行招生信息化管理,确保完成今年30万人的中职招生任务。各地各校要紧紧抓住中考前的黄金时期,深入城乡初中学校开展春季招生,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免学费、资助多、易升学、就业好、收入高的优势,指导广大初中毕业生选报中职学校。要做好省教育厅编印的《初中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读本》的发放和教学工作。《读本》是宣传职业教育,指引广大初中毕业生正确选择成才道路的重要媒介。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今年省厅又组织专家再次修订完善,三月底前发行下来,各县教育局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读本》迅速到校到人,初中学校要迅速开展专题教学活动。二是大力补充中职教师特别是技能型教师,确保完成今年8000人的招师任务。招师工作要早行动,要开辟政策绿色通道等。三是按照敏尔省长提出的“打造‘一体两翼多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的要求,加快推进清镇职教城建设,努力把清镇职教城建设成“教城互动的创新区、教企合作的引领区、职教改革的试验区、技能培训的示范区”;加快毕节、铜仁、六盘水、黔西南、遵义等市(州)优质职教园区建设,年内实现首批师生入驻办学;加快中职“百校大战”建设,实行“百校大战”项目学校动态管理,能进能出,不搞“终身制”,确保今年所有“百校大战”项目学校全面完工,竣工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以上。


  三要抓好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三个合作”。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是农村家庭脱贫致富的直通车、社会平安的稳定器。不能像普通高中一样关门办学,必须打开校门与企业、政府和学校深度合作。一是加强校企合作,要推广和深化“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前店后校”、“校厂合一”、“园校一体”等模式,实现“九个融合”:学校和工厂融合、教室和车间融合、校长和厂长融合、教师和师傅融合、学生和学徒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作品与产品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育人与增效融合。二是加强校政合作,要加大县级政府对各类培训的统筹力度,县政府下文,明确县中职学校为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将政府各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部交给职业学校组织实施,把职校办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机构等多块牌子的“培训中心”,办成学历与培训并举、长期与短期结合、学生与学员同校的办学机构。三是加强校校合作,要与省内外优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借力发展,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增强本县职校吸引力,构建“中-高-本”立交桥。


  四要切实抓好中职学生“控流”工作。“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走得畅”是中职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大量流失是我省中职学校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极大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声誉和学校的生存发展,弱化了教育“9+3”计划的成效,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控流”的主体责任在学校,职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各中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学生流失:一是改善学习生活条件,优化育人环境。要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职业学校,完善学校的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做到功能齐全、安全有序、节能环保、室外绿化、室内美化、环境净化。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全面推行“双证书”,实现招生即招工、就读即就业,吸引学生安心就读。大胆探索学制改革,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灵活设置学制,积极推行半工半读、模块化教学、学分制管理等模式,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分阶段完成学业。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等教学方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小班制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三是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做到以生为本。建立和完善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关心学生、关注学生和关爱学生的良好校风,让后进学生重拾成才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积极吸纳优秀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行业、企业文化进校园,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就业成才信心。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竞赛、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五是建立奖惩考核机制,强化“控流”意识。明确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控流”管理责任,把流失率作为评价和奖惩教职工的重要指标。年底,省将把全省中职学校学生巩固情况作为教育“9+3”计划年终综合排名的重要指标。此外,要积极组织好国家、省、市、县四级职业技能大赛活动,让师生广泛参与,展示中职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和技能技艺,增强中职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三、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狠抓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向本级政府多请示汇报、多出谋划策,争取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将教育“9+3”计划纳入当地民生工程予以保障实施。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当地政府实施教育“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既要切实发挥综合协调和参谋助手作用,深入调研,加强调度,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又要认真履行牵头单位的职责,创新举措,强力推进,确保教育“9+3”计划有序实施。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要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稳定增长机制。要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政策,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各地要继续压缩本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用于实施教育“9+3”计划,树立“明天后天的钱今天用,提前发展提前受益”理念,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采取“向上要、财政给、银行贷、社会融、企业投、对口帮、存量换”等举措,破解资金难题,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三是加强督查考核。省“9+3”办将进一步强化细化信息报送、定点帮扶、会议调度、督办通知、现场督查、排名通报、考核约谈等有效手段,加强对教育“9+3”计划的督办督查,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考核排名办法,对市(州)、县进行综合排名。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教育“9+3”计划督查、考核和问责机制,坚持实行“周调度、月汇总、季检查、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对辖区内教育“9+3”计划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督查和监控,省对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务的市(州)、县进行约谈和通报。省教育厅定点帮扶的处级干部要切实履行帮扶职责,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师生,帮助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与各地、各校一道共同推进实施教育“9+3”计划。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各地要借助报刊、电视、网络、手机报、微信群等载体大力宣传教育“9+3”计划的实施,传递实施教育“9+3”计划的正能量,扩大影响力和知晓面,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9+3”计划的良好氛围。5月底,省政府将在铜仁市召开加快推进教育“9+3”计划现场会,铜仁市要精心做好现场推进会的相关工作,确保会议圆满成功。


  原定今天的会议还有一个议程,我与各市(州)教育局长现场签订教育“9+3”计划2014年目标责任书。为了改进会风,避免各位局长路途奔波,从今年起进行改革,采取会后邮寄的方式签订。


  同志们,今年以来,赵克志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省基本普及15年教育,用“两个五年”时间把贵州教育搞上去,不让贵州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根本上改变我省教育长期落后局面。教育“9+3”计划是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奠基工程。实施教育“9+3”计划,有利于加快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有利于加快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利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省教育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切实完成好这项关乎民生、关乎孩子成长、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gzsedu_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