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主题论坛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大文化行动

11.07.2016  23:07

(信息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作者:赵勇军 陆青剑 编辑:李青)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嘉宾主题演讲。本报记者芦晓娟摄

嘉宾就生态文化做主题演讲。本报记者芦晓娟摄

7月9日下午,由国家文化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文化厅、贵州大学、贵州省生态文明研究会承办的“生态文化”主题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大文化行动”。以文化主题首次进入并成为主题论坛之一,是2016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一大亮点,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引领政府、企业和大众行动的生态化。对实现文化与生态的深度融合,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论坛上,国家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文蔼洁,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全球文化网络主席梅里·玛达沙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环境法委员会副主席本·布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田,韩国首尔大学名誉教授全京秀,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卜希霆及贵州省文化厅厅长徐静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

绿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推动理念和实践的转型升级,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文化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大有可为。”雒树刚在演讲中说道,绿色的空间格局需要文化,绿色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也需要文化,绿色的生活方式更需要文化。为此,我们要大力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使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逐步成型。

本·布尔是第四次来贵阳,本次论坛发表了题为《生态文化与环境法的角色》的主旨演讲。他提出,为了使生态文化能够被广泛接受,并且能够成功,从全球来看,我们必须要非常严格地重新来审视我们的环境法和环境组织等方方面面,确保全面性、一致性的法律框架,从而实现可靠的更加绿色的立法。

关注与发展地域文化,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抓手,也是展示生态文明进步的窗口。”陈田在《如何蓬松和肥沃地域文化繁荣的土壤》主旨演讲中建议,重视发展民间文化社团和文化社区,政府要鼓励与支持,让地域文化的守护者、创造者获得持续、有益的养分,体现价值认同。

整个论坛视野开阔,思想开放,观点独到,成果丰硕。

据了解,此次论坛的理论成果将汇编成《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大文化行动》一书。另外通过调研,文化部有关领导将对贵州的生态文化建设进行具体指导;宋庆龄基金会负责人还将与贵州省有关领导商谈项目合作事宜。

观点

卜希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应局限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持,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源自一种向上的人文力量。如果一个城市的文化被破坏了,哪怕有再好的生态系统,不遵循生态规律的话,生态城市的建设也会遭受破坏。因此现代生态都市建设首先要构建良好的人文观念,再通过自然山水的修复,治理体系的构建,创意氛围的营造,才能改变水泥丛林的城市发展噩梦。

贵州人文生态建设也是城市文明建设关键的一环。在贵州这样一个文化生态丰富的地方,“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建设有着独特的启迪价值和现实意义。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我理解的生态包括自然环境的生态和社会文化的生态。近年参与非遗项目国际评审工作,较多接触到世界各地非遗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文化环境、文化生态保护相当重要的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非遗保护不仅为人类文化多样性提供发展,还将对人类文明、人类和平、可持续性发展产生持续长久作用。

梅里·玛达沙西(全球文化网络主席):

政策应强调文化多样性在应对生态挑战,应对气候变化,防止生物多样性流失和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为文化因素影响着个体在环境管理方面的行为和价值,也影响着我们与自然的互动方式。换句话说,除了它的经济利益,文化、创意产业产生的非货币价值体现的以人为本、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等价值观都值得大家深入思考。为此,有效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专访

把多彩的贵州推向更高更广的国际舞台——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

10年前,我们的人穿着球鞋,背着书包到苗寨去,发现苗族的苗绣传承要断代了。年轻人都到城市里打工去了,而绣娘都慢慢老去,一个村里只有一个绣娘。珍贵的苗绣如果濒临灭绝,对中国的多元生态文化是最大的损失。”在生态文化论坛中间休息的几分钟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与记者说起了关注公益、关注多元文化的缘起。

在齐鸣秋的脑海中,对贵州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说,在众多的国内外合作伙伴中,贵州始终是基金会重要的地域和站点之一。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意蕴深厚、特色鲜明、绚丽多彩。在贵州,多民族和谐共居,具有浓郁且神秘的民族风情。同时,贵州还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舒适的气候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使得贵州在体现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特质的人文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多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际人文交流,为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和将外国朋友“请进来”开展人文交流做出了精心筹划,采取了切实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对贵州的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如何把更多的国际友人带到贵州,同时把多彩的贵州推向更高更广的国际舞台。”齐鸣秋说。

近年来,基金会已经在贵州开展了一些人文交流和公益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持续5年实施保护苗族传统手工艺项目,同时推进苗绣在保护传承中走向世界。2014年10月,基金会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苗绣展”,将贵州的苗绣推向巴黎时装周,这个展览被列入国家“中法建交50周年重点活动”,受到中法各界关注。

他说,基金会目前正在积极运作保护苗族传统手工艺项目。今年10月,将在美国联合国总部举办展演活动。未来,基金会将在人文交流、学术会议和艺术展演等领域,与贵州展开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让更多的国际友人,特别是国外大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以“一对一”的形式走进贵州,了解贵州深厚的民族、民俗及民间文化,进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齐鸣秋十分坚信:“在贵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融入文化元素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方面,双方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良好的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