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亮点纷呈

05.09.2014  12:53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及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年初制定的《2014年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要点》,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加快建设、提升管理,尽早投入使用和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8月25日至26日,有关部门在凯里市召开了全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现场调度会。

  参加会议人员近100人,包括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人行贵阳中心支行等省文改文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省经信委、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旅游局等园区(基地)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9个市(州)及仁怀市、威宁县文改文产领导小组负责人、文产办主任;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所在县(市、区)党委或政府负责人、宣传部长及园区(基地)实施主体主要负责人。

  8月25日,与会人员考察了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下司古镇)、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九黎苗妹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生产基地、省“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现场观摩了《银秀》演艺基地。8月26日上午,与会人员在凯里接受了文化产业专题培训。8月26日下午举行的调度会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广智,副省长、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何力分别作重要讲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建国通报了目前全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21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据通报,21个项目总规划面积81428亩,建筑面积376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73亿元,截至目前已落实土地26993亩,完成投资278亿元。其中已建成投入使用的4个,已开工建设并局部投入使用的4个。

凯里市:“四结合”引出“四模式

  据黔东南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黄远良介绍,该市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型、政府拉动型、混合经济型、招商引资型等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发展文化产业。

  凯里市将苗侗民族风情园与基地“一体化”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着力构建民族民间工艺品创意研发、生产加工和商品交易的产业集聚区,使基地成为凯里构建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中心的有力支撑。

  根据贵州(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开发建设的总体目标,园区功能定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民间工艺品创意研发和生产销售为主,辅助以旅游信息服务、民族风情展示、特色餐饮住宿、康体休闲娱乐等多个功能分区,这些辅助功能区为基地入驻企业提供生产生活配套,使企业商家进得来、住得下、能发展。当地政府斥巨资建设贵州(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的基础设施。有针对性地完善其它配套设施,促进园区各项服务功能大大提升。

  为让基地尽快聚集人气、形成商气、产生财气,切实发挥其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凯里市专门为入驻企业商家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凡符合条件的均纳入微型企业范畴,享受国家微型企业扶持的相关政策,在办理各种证照时,市级权限范围内实行“”收费;均可免缴前3年房屋租金,以后每年仍可以获得相应的优惠,同时,凡按时装修完毕开业的,一次性给予每户装修补助2万元;对经营业绩突出、服务质量优秀的商家,可给予产业资金奖励扶持。

  凯里市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恰当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在政府主导下建设完成基地各项设施后,不失时机地将基地交给了“市场”,采取从“半市场化”过渡到“完全市场化”的方法步骤。由于基地建成初期,运营管理风险较大,民营企业大多不愿意承担,更适于国资公司运营管理。由基地国资运营管理公司运营壮大基地,在此基础上,根据基地发展长远规划,计划通过凯里文投公司运营五年,待基地运营管理趋于成熟稳定后,将把基地完全推向市场。

  为了基地的长远发展,让进驻企业商家进得来、留得下、能发展,必须为之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凯里市成立基地企业服务中心,将各行政审批部门实行集中办公,窗口式办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全程帮扶企业解决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由运营管理公司对入驻企业商家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以“热心、诚心、真心、精心、贴心”的“五心”服务确保为企业商家服务的每个环节不脱节、不缺位;成立黔东南州工艺美术协会等行业协会,通过协会招商,形成产业聚集,提供生产服务,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企业和党委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入驻企业商家搭建创意研发平台、精品展示平台、投融资平台、技术平台和网络推送平台,并加强基地物业管理,免却企业主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发展事业。

红花岗区:汇智聚力托起博览园

  红花岗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玉新介绍:红花岗区汇智、聚力打造中国(遵义)长征文化博览园。最大化的整合遵义市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遵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根据安排部署,由遵义红色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长征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的投资经营业主,由红花岗区政府负责土地收储、环境打造及有关配套项目申报等配套服务工作。

  长征文化博览园总经理卢超介绍:项目建设周期计划为三年。工期分为两期,总共36个月。一期工程为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共16个月。一期工程初步建成后,力争于2015年五一节开园。二期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共20个月。2014年该园区需完成4亿元的投资计划,完成集散中心、长征门、长征纪念广场与启动桃花镇还房小区的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集散中心平场工程,进入建设阶段。现长征纪念广场子项目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红线范围内共涉及37栋房屋拆迁,已签订37栋房屋拆迁合同。广场征地工作所需各项资料已准备完毕丈量、赔款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桃溪花镇小区范围征拆工作即将启动,力争2014年内开工建设。目前,整个项目已实际完成投资1.3亿元。卢超说,还没有一个城市像遵义这样以长征文化博览园名义打造红色旅游航母,该园区有望被列为全国示范基地。

大方县:以“三化”推动文化产业园建设

  大方县县长顾掌权介绍,大方县一直努力站在世界文化产业版图上寻找大方古彝文化的坐标。采取“从政府建设到企业参与渐进化”,“从核心园区到各类园区组团化”,“从政府主导到以商招商市场化”,进行园区建设。

  据悉,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建设之初,由于外界对大方文化的认知程度不深,都只是达成意向性投资协议,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最后,大方县委、县政府决定通过财政先期投入建设,形成规模后再引导企业参与的“渐进化”模式对园区进行建设开发。从2008年起3年间,由县财政陆续投资4.55亿元建设的一期工程包括对园区内的贵州宣慰府恢复重建、奢香博物馆改扩建并重新布展、斗姥阁、顺德街、彝族风情街、顺德大道及其他附属工程等陆续建成投入使用。2010年,以贵州宣慰府为基地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2011年以来,随着《奢香夫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让一直养在深闺的黔西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全国得到充分展示。一时间,前来大方观光旅游、考察学习、投资兴业的各种团队与日俱增。目前,与云南十四冶建设集团、贵州石中玉集团、福建泷澄集团已签订不低于79亿元的投资开发协议。至2014年上半年,参与园区建设的三家大企业共完成投资8.36亿元。“从政府建设到企业参与渐进化”模式已经打通了大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主动脉”。

  在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方县还紧紧抓住入园企业的招商和培育这个瓶颈。在云南十四冶建设集团等企业入驻带动下,2012年以来,大方县城新注册入驻古彝文化园区致力于民族工艺品开发和文化创意公司达33家。同时,古彝文化产业园核心景区贵州宣慰府逐渐进入市场化运行,2013年与贵州石中玉集团签订慕俄格古彝文化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协议,宣慰府经营权转让资金9000万元。石中玉集团在大方成立“慕俄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营15年,期间景区维修维护、民族歌舞打造、旅游产品开发等由该公司承担,并要求前3年公司每年投入景区建设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后12年每年投入资金不低于500万元。石中玉集团近期将与多彩贵州演艺公司签订《奢香夫人》大型民族歌舞史诗打造协议,此举将为大方实现旅游目的地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专业铸造实力

  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波介绍,贵阳国际会展中心经过3年多的实践,已突现几大亮点:

  定位高标准。会展行业属新兴现代服务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从策划开始,就突出了“国际化标准、区域性会展中心”的定位,确立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贵阳市打造成中国夏季会展名城”的战略发展目标。中心在短时间内健全了各项业务功能,为贵阳市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硬软件支撑,使本来需要5年以上时间才能达到的经营目标在3年时间便达到了。自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中心已承接展会活动306场、实现展会面积约240万平方米,吸引客流量超过600万人次。

  运营专业化。会展中心由专业团队进行管理运营,以“引进全国展会、吸引外地展会、扶持本地展会、创办自办展会,深化开发大型活动与会议市场”为经营思路,不断开拓市场。目前全国性的巡回展有近90个,由于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城市收益高,是所有城市的竞争目标。贵阳市委、市政府多次带领中心人员在北京逐家拜访主办单位,与多家全国性展会主办单位建立了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中心也积极争取、主动协调省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进适合本地承载力的全国性展会在贵阳举办。过去3年里,中心向省、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交44个全国性展会活动项目的申办建议。截至目前,已有国内旅交会、活力澳门推广周、台湾名品展、全国书博会、中国国际广告节、全国纸品交易会等展会已经或确定在贵阳举办。根据会展中心的定位和贵阳的地缘特征,在2009年,中心启动了周边区域市场的开发工作。采用举办推介会、专业组织对接、业界活动交流、体验式营销以及上门拜访等形式,与周边省市的近百家会展机构建立了联系与合作,成功引进了四川博览、华展展览、成都守矢文化、武汉尚格、上海齐家网、南昌思创、西安苏品汇等10余家会展公司在贵阳办展,目前这些公司的展会已全部形成例会,有的项目每年甚至举办4次;随着贵阳进入高铁时代,预计未来3年,将有30至50家外地会展机构到贵阳进行常态化办展办会。结合贵阳的产业基础与市场特点,开发、举办了“贵阳国际啤酒节”、“贵阳房地产交易会”“亲子嘉年华”等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并且都在第一届实现盈利。

  中心在硬件建设方面完全具备举办国际化展会的承载能力,并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会议、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贵阳国际车展等、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等展会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检验。

多彩贵州城:创意引领时尚

  多彩贵州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武成说,多彩贵州城以多彩贵州文化展示中心、1958文化创意园、黔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三大先发项目实景呈现,使文化气息迎面而来。

  其中,1958文化创意园定位为贵州创意产业的孵化基地。整个园区的开发完全按原有图纸进行加固修缮,整旧如旧。将1958年修建的生物制药厂原有建筑全部保留,传承三线建设厚重的工业文化。通过文化元素重组和时尚符号解构的方式,让贵州文化、休闲、创想、生活荟萃一堂,为老厂区、老建筑、老设备注入新的生命。改造完成的“1958”建筑群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管道,每座建筑的内部,按照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追求度身定做,增加了文化创意元素,引入了一批文化先锋企业进驻经营,营造了现代休闲生活的氛围。正是这种崭新理念改写了“1958”。门外是工业时代的风情,门里是完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以著名音乐人张超原创音乐工作室为代表的一批文化企业相继入驻。园区内倾力主打大型文化演艺品牌秀“1958梦幻之旅”,这场文化盛宴把充满力量与复古的工业建筑空间、机械遗迹、弯曲盘旋的管道,与贵州山水、近景魔术、柔术杂技、水下表演、民族歌舞等元素创造性的跨界融合,观演互动,颠覆了传统演艺观演模式,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和勃勃生机。自今年6月份推出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
杨明凤二级巡视员赴从江县开展商务扶贫工作调研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夏红民书记在省直部门支持保障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快速干道新建20190916)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快速干道加油站符合《贵州省新增道路加油加气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