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加快推动长征文化产业的发展

21.11.2016  18:42

 

加快推动长征文化产业的发展 

贵州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11月17日 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彭东琳

长征文化是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有文化资源,这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必要部分,而且是推动革命老区社会整体发展的优先予以利用的先天条件。在当前长征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将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开发、保护与利用文化产业资源,积极有效提供文化产业服务,实现长征文化产业长远和健康发展之路。
加大长征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为给长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平台和基础,应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行情等因素,抓好当地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长征文化资源所在地多属于国家较贫困地区,因此应积极争取资金,兴办对当地长征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关键意义的重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长征文化产业政策,推进当地公益性类和经营性类文化事业单位渐进改革;积极鼓励和宣传社会各界人士和社会组织,通过企业或私人入股投资、社会捐助或赞助、媒体刊登公益或冠名广告等方式,参与长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建设;积极学习和合理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创建筹资机制和渠道,并予以开发创新,精心打造“长征文化创筹模式”。

重视长征文化人才工程建设

人才的因素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要实现长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必须筑造坚实的人才基础。

积极组织文化专业人才、文化技术人才、文化策划管理人员等培训,扩大长征文化人才队伍;积极组织业余文化队伍,充分发挥各地文艺积极分子的作用;建立健全长征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和选录机制。

发展长征文化产业经济

大力打造长征文化品牌,多出长征文化精品,使之成为片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关注点,为当地产业经济注入推动力。充分有效利用长征文化资源所在地内外市场和两种资源,使长征文化产业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和过渡。

实现长征文化资源所在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增进对农业资源及其产业依附性强的相关产品和产业发展,打造融合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的长征文化新型产业;繁荣长征人文文化产业,延伸和拓展长征文化产业链。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本,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多种渠道,对当地包括长征文化资源在内的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度开发,制作具有隐形的经济价值的文化艺术精品,成为观光表演的形式,或制成影像等形式使其成为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链中的基本内容,不断提高产业转化能力,挖掘文化资源的厚重精神内涵。

营造良好的长征文化生态环境

长征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区域组成的基层细胞——市(州)、县(市),这一重要基础条件。主要的步骤和内容如下:

当地管理部门将本地的文化人才和长征文化产业资源分门归类,在内部合理整合或在相近地州市之间进行优势整合,并拟定当地长征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管理和长征文化产业资源研发的整体规划;长征文化资源所在地可以依据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的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着力打造拥有集中性、特色性、专业性“三合一”的特色长征文化产业县、乡镇作为今后大片区和地州市的长征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各地切实把握好“两手抓”的原则,一方面重视长征文化产业资源的保护利用同时,抓好长征文化产业县、乡镇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增添新的时代要素,使长征文化产业发展与长征文化资源保护有机统一,达到最佳状态。

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政策机制

长征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和文化产业规律,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可行的方式,制定有利于当地发展的法规制度与政策措施,为发展长征文化产业铺垫坚实的法制与政策保障。

在制定长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制度时,注意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实施科学的、高质的长征文化产业链开发。二是在开发长征文化产业资源时,明确长征文化产业资源优先保护的原则,有效评估长征文化产业资源的不可再生成本和资源保护的成本;建立健全长征文化产业市场管理机制。除了注重引入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还需建立健全长征文化产业市场的信息沟通机制、经济合作协调机制等,完善宏观调控与行业管理;当地政府可就开建的长征文化产业项目和长征文化产业资源的保护状况进行动态的长期监控,组成专家小组,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调整机制。

规划和建设长征文化产业群

立足于长征文化资源所在地特有的人文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性长征文化产业园和长征文化产业集群,以不断提高长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水平和结构层次。

在规划和建设区域长征文化产业群的过程中,考虑将长征文化产业集聚于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的区域,增强长征文化产业的中枢分散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注重长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引领效应,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引用市场机制等方式,塑造有竞争力的长征文化产业品牌,扶持和发展企业形象佳的、服务水平高的长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