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需求约1000万人

16.10.2015  21:13

原标题:“十三五”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需求约1000万人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6日讯(记者 林火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今日表示,根据各有关省(区、市)摸底调查结果,并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初步调查结果充分衔接,“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易地扶贫搬迁需求的约1000万人。

记者了解到,这1000万人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荒漠化地区。其中,西北荒漠化地区、高寒山区约300万人,西南高寒山区、石山区约400万人,中部深山区约300万人。

上述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政策协调指导,更加注重精准扶持,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加大安置区建设力度,强化移民技术培训,狠抓后续产业培育,促进迁出区生态恢复,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的生计和发展问题。

据介绍,2001年以来,国家安排中央投资,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组织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扩大”的原则,实施范围由最初的内蒙古、贵州、云南、宁夏4省区,扩大到目前的17个省份。

截至2015年,国家累计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中央补助投资363亿元,搬迁贫困群众680万余人。

各地在实施异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将后续产业发展贯穿搬迁工作始终,做到安居与发展并重。一方面,通过科学谋划培育产业,积极引入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做到产业培育与搬迁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另一方面,通过对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提高外出就业能力和自我创业能力。

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推动贫困地区人口、产业集聚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同时,也有力改善了迁出地生态环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