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解急难愁事 “满意在徐汇”更在民心

28.12.2015  16:34

徐汇是上海的中心城区之一,拥有悠久的海派文化历史,党建工作也是亮点频现、特色鲜明,尤其是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满意在徐汇”活动。20年来,从最初“窗口单位”工作态度的改进,到如今由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带队,整合各类资源走向基层、走进居民区,“满意在徐汇、服务在基层”,从下到上,掀起阵阵波澜。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弘扬优秀的党建品牌?如何确保2014年市委“1+6”文件在徐汇落地扎根?如何深化区域化党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向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面对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新课题、新挑战,徐汇区委审时度势,从顶层设计入手,从区域特点和百姓需求出发,于2014年10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走访行动的实施意见》。

在《实施意见》中,徐汇区委强调,深入开展“满意”走访行动,要以构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为目标,把“满意在徐汇”的党建品牌做大做强、做深做实。

走访团队在现场查看违法建筑

组建“1+(1+3+1)”团队 定期走访居民区

早在2009年,徐汇区就实现了309个机关党组织和居民区党组织“双结对”全覆盖,2014年,开始把全区处级领导干部、全区“两代表一委员”和部分律师统一纳入结对工作范畴,组建1+(1+3+1)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小组,每3个月走访居民区直接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收集问题,解决难题。

“1+(1+3+1)”,这不是一道简单意义上的数学题目,而是徐汇区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的一个新体系,其中1是指与居民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党政机关部门党组织,(1+3+1)是指1名处级领队干部、1名区党代表、1名区人大代表、1名区政协委员和1名律师。

于是,新的“满意在徐汇”升级版出台了,党政机关和徐汇区国资企业集团党组织、处级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律师等力量很快被组织起来,对接徐汇309个居民区,组建309个1+(1+3+1)走访团队,以“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集民智”为主要内容,每季度一次开展以“服务”为宗旨的组团式服务群众走访行动(简称“满意”走访行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创新方法、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徐汇区走出了一条“集聚党建资源、转变机关作风、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为使“满意”走访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徐汇区委对开展走访联系的时间节点、前期准备和落实走访任务等一一做出明确规定:工作小组每季度直接到结对居民区开展一次集中走访;集中走访一般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上半个月完成;带队干部协调好工作小组各类人员,安排确定走访时间,并提前由《徐汇报》向社会公告;居民区党组织安排居民群众代表出席,并事先认真收集汇总小区管理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突出的强烈问题,以及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准确传递和反映群众的各种诉求。

解决居民急难愁问题 记好《民情日记

工作,必须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一次次走访、一场场对话,一个个“急难愁”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催生出了干群关系的真感情,也催生出了党员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如何创新基层治理的真知灼见。

徐汇区房管局党委副书记周哲在率队走访枫林新村居民区时,居民代表提出了“小区面积大、保安少,迫切希望增设一名保安、加强小区治安管理”的诉求。走访结束后,周哲立即向物业公司转达了居民的诉求。然而,物业公司以“经费紧张”为由表示难以满足。周哲并没有就此罢手,他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进行了一番实地走访,发现晚上7点小区内停放车辆有70辆左右,晚上11点则达到90辆左右。为了掌握确切的数字,翌日他特意在早晨6点左右赶到小区,发现停放的车辆突破了三位数达到102辆。通过测算,物业公司的小区停车费收入足以承担增加一名保安的开支。心里有底的周哲再次带队与物业公司进行交涉,面对他出示的详实数据,物业公司终于承诺增设一名保安。

周哲在与居民进行沟通

在徐汇区“满意”行动309个走访团队中,每个团队都配有一本粉红色封面的走访行动《民情日记》。在《民情日记》的走访行动工作记录表上,各个团队必须如实填上走访时间、参加人员等具体信息,还要记载走访时开展的工作、民情记录,最后还须带队领导签名确认。而《民情日记》的重头戏,则是“走访服务活动和诉求处理情况记录”一栏,必须准确、详细填写。

百姓冷暖、万家忧乐,尽在这本日记中。打开一本本《民情日记》,一个个尽心尽职为百姓排忧解难的鲜活故事跃然纸上——

徐家汇街道乐山六七村书记程葆霖说,走访团队领队、区税务分局总经济师王向阳工作认真。年初走访时居民反映一处违章搭建,走访团队时不时来电询问处理情况,联系拆违部门积极履职,做了大量工作,直至违章建筑顺利拆除,这种钉钉子的精神得到居民表扬。

走访康健街道长虹坊小区的领队是区委党史办副主任李秀峰。他的团队在长虹坊了解到部分居民楼外墙雨天渗水严重,急需修缮,但因对维修基金分类用途的不同理解和额度受限等因素,使得久久无法实施修缮。为此,他研究文件,多方请教,吃透精神,紧盯有关部门,多次协调和催询,最终解决了问题,受益的居民很感谢他的团队。

康健街道紫荆园居民区书记李鸣表扬走访团队领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萧兆铭。座谈中,居民反映接送小区内幼儿园学生的车辆影响居民正常通行,他了解情况后,即与居民约定了时间,一同到现场调研,了解情况。调研当天虽然台风来袭,风雨交加,但萧兆铭率领职能部门人员还是如约赶来,群众对此很是感动。

……

服务群众没有终点站 走访行动将形成长效机制

走访行动刚开始时,不少居民都抱着观望、犹疑的态度,怀疑走访是一阵风、走形式,而不少机关党员心中也有顾虑,认为忙都忙死了,还要搞这些。但真正走下去之后,才发现干群关系是越走越亲近。

徐汇区委书记莫负春表示,近些年来,公务员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公务员没有基层工作经历,是不了解基层情况的“三门”干部,有些公务员甚至没进过老百姓的家门,没直接跟老百姓讲过话,这就好像无本之木。组团式走访主要解决情感层面的问题,只要多走走、多见面、多听百姓的呼声,长期下来,无形中工作时就会做到心中有群众。“多跟群众打交道,就能成为一个有情怀的好公务员,区委要让松了的根再扎下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联系服务群众“没有终点站”。徐汇区的“满意”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走访行动,并非应景之作、权宜之计,而是“满意在徐汇”活动的继续和升级——每季度一次大走访,已经成为徐汇区域化党建的一个独特标识,并且深深扎根,形成长效机制。

徐汇区区长鲍炳章在谈到“满意”行动时强调:机关干部要把走访行动作为展示党和政府形象的平台,加强与群众沟通联系,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增进沟通互信,进一步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升群众对社区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要“强身健体”,居委干部、党员群众要在居民区自治中积极发挥作用,在基层建设方面多出经验、多出亮点,围绕居民需求,协同各方力量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