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19.05.2015  16:54

贵大新闻网讯 (记者团 陆瑶 刘向宇 刘珊 何瀚章 报道) 小时候,一直以为泡面就是像包装纸上的图案一样,长大了才发现,上面写着图片仅供参考。

小时候,写的联系方式就是家里的电话,最要好的几个同学的电话都会背,现在手机里存了那么多号码,却背不出几个?

小时候,每本书都要仔仔细细的包书皮,有时候连作业本也不放过。现在书角卷了,封面折了烂了也不会心疼。

小时候,牵着我手的那个老人,我以为他永远不会离开,等我长大有出息了,他却看不到了。

 

一起痴迷的旧物

“小皮球,用脚踢,二八二九三十一……”这是小雨小时候玩跳皮筋时念的顺口溜。皮筋是90后童年共同的记忆。女孩儿们下课后在操场上撑起皮筋,小辫子随着身体的跳跃上下甩动,欢笑声在蓝天下回荡,弹跳的小小牛筋绳奏响了最欢乐的青春乐曲。

90年代的男孩儿们一定不会忘记超级玛丽、魂斗罗、坦克大战……那时候有一种插卡游戏机,作为当时最潮流的游戏,深深吸引着学生党,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倘若谁家里有一台游戏机,那就是最拉风的事儿了。人文学院的叶著杰同学回忆说:“小时候玩游戏总受到家长反对,都是偷偷的玩,游戏机连在电视上,玩久了电视会很热,为了掩饰就拿扇子帮它降温。”上了大学,自由度更大了,但是再也找不回当年几个人挤在电视机前玩小霸王的感觉了。

90年代很流行三件套,长袖马甲运动裤,最帅的就是男生穿着工装衣。如今最后一批90后要退出中学,在人们不断指责90后自私任性时,90后也渐渐成熟起来。而00年代已经没有具体的流行趋势了,所有的元素都可以作为时尚的元素,形态各异,各领风骚。

70后的毛燕妮老师和她00后的儿子,对比起他们孩童时“玩”的差距,那就大了。“我儿子现在都玩电动玩具,甚至电子产品都成了玩具。”毛燕妮老师说,“不过我还是尽量不要他玩电子产品,对视力不好。”说起今时不同往日,毛燕妮老师感叹自己小时候的玩具都是“man-made”。有舅舅做的陀螺,还有叔叔送的手工滑板车。一块木板,下面安装四个工厂里找来的弹子钢球,前面再钻个孔,装一个立着的扶手,手工滑板车就算是很高级的玩具了。

时尚总是兜兜转转。现在回力鞋、海魂衫又成为学生党的新宠。童年内心遥不可及的梦想变得近在咫尺,可是那海魂衫好像也变了模样,穿在00后、90后的身上,怎么看也与他们的彩色头发不相配。“我小时候有一套海魂衫,可拉风了。”毛燕妮老师说。70年代还有喇叭裤很流行,裤子上手工缝着一只小鸭子什么的,就是很好的装饰了。“衣服还要从哥哥姐姐们那儿淘汰下来才能轮到我。”现在毛燕妮老师也会给自己的小孩买回力牌的鞋,那么多品牌,她还是觉得回力鞋最舒服。

时代的发展促成了流行趋势的更迭,现代社会电子的发展带给我们很多便利,带走我们很多光阴,留给我们很多回忆。年龄增长,童心未泯。聊起旧时玩具,每个人脸上都有光芒,每一束光芒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烙印,每一个烙印都象征着我们曾经年轻过,每一段年轻的故事都有各自的归属感,每一种归属感重合在一起,就是历史车轮的车辙。

 

一起插科打诨的日子

“在童真的岁月里,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是被游戏占据着,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小时候三五伙伴聚在一起玩过的那些游戏和一起分享过的那些小吃。”农学院的李肖宏同学感慨地说。

人文学院的盛丹同学回忆起她的童年游戏,说:“我小时候经常会和领居家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过家家’。也许是出于羡慕大人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所以小时候经常会在一块大坪地里或者是树林里建立起自己的‘小窝’,并且还分配好‘爸爸’、‘妈妈’、‘哥哥’、‘妹妹’等角色,模拟一个小家庭。”若想组建好一个‘家庭’,首先就得分工明确。比如,‘爸爸’负责作灶、铺床,‘妈妈’负责做饭、刷碗,‘哥哥’负责去摘菜、捡柴,‘妹妹’就从家里找一些做菜配料并负责烧火。”90后的游戏还有很多:123木头人、捉迷藏、攻城、老鹰抓小鸡……回想起那些童真的岁月,盛丹用这样的一句话概括“小时候盼望长大,长大了渴望回到童年”。

“打纸板”是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游戏。“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那些大哥哥们玩‘打纸板’游戏。”出生在80年代尾巴的管理学院11级研究生武星说。这种游戏规则很简单,纸板也特别容易做。双方先猜拳,输者先把自己的纸包正面朝上置于地,另一人用自己的纸包往上摔,可以摔到任何地方——对手的纸包上或旁边,把它弄翻个儿即为赢。叠纸包用的纸最好是比较重又不厚的,比如牛皮纸或杂志封面,纸板越重、面积越大,越稳定。能否打翻别人的纸板儿,取决于自己纸板儿落地的一刹那撞击力度大小与速度的快慢。一旦掌握了这个诀窍,再打起纸板儿来,便如鱼得水。

80后的一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改革开放初期正是他们的童年,也正是改革的浅水区,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还未从人们脑中消除。因此,他们童年社会环境非常的单纯,对于生活,也比较容易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纯粹、直接。长大后,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飞速发展,人的野心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于仅有的东西,许多人更多的追求钱、利,这也使得社会人情变得淡漠,人活着,也越发累了.

70后的童年大都是在劳作中度过,那个时候,很多家庭的温饱问题还很难解决。“父母那一辈童年的娱乐活动比较少,基本上是要干完活才能和朋友们聚在一堆玩耍的。”李肖宏同学说起了他父母的童年时光,“我记得爸爸经常跟我说起他们小时候每天都要上山去捡柴、放牛,小孩总是会把牛栓在树上,然后三五个就开始聚在一起玩游戏,捉迷藏、钻山洞等。他们小时候,比较盛行的有滚铁环、打陀螺、链条枪。这些游戏一般是在干完农活后的空闲时间才能玩。”

70后的小吃大都比较原生态,比如麦芽糖、姜糖、烤红薯、冰棍,这些东西虽然现在都有,但大都不如70年代的“纯”了。有人戏称,现在人们的胃越来越坚强,随时面临着地沟油、打农药的蔬菜、化学物质、防腐剂等垃圾食品的威胁。如今的生态环境与70后童年的环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前农村那些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溪流,如今都变得异常荒凉。如今70后的一代人已肩负起家庭重担,大都为工作所困扰,早就散失了童年玩游戏时那种由心而生的快乐。

70、80、90后童年的游戏是单纯、直接、群体的。00后孩子们的世界与自然的亲密度却越来越低,他们的童年最大的乐趣已经由自然山水渐渐变成了电子设备。童年形式的变化,既有整个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从斗鸡、打弹弓、攻城到DNF、CF、LOL,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到需要靠媒介相互交流,这些都不是孩子们的错,只是他们在适应这个时代的大潮流。

 

一起追过的影音小说

当路过某条小巷,某个小摊边,记忆里总会翻涌起一些美好回忆,那些积累在童年,沉淀在青年,遗忘在中年却回想起在老年的经典。也许,80后的他们还算不上是中年人,但是,偶尔心里翻腾的一些记忆都在提醒他们童年的逝去。

80年代的音乐界,当邓丽君带来“靡靡之音”在年轻人中悄悄传唱的时候,当台湾的校园歌曲以抒情的曲调、轻松直露的歌词对沉睡的大陆音乐界进行着冲击的时候,中国的本土音乐也孕育着新的变革,呈现出蓄势待发的局面。一阵轻柔随意的流行歌曲取代了文革时期发展出来的表忠心、颂功德的所谓“战地新歌”之后,中国摇滚音乐的先锋——崔健以一首《一无所有》重重地叩开了中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大门。那沉重的自我剖白、完全个人化的歌词、略嫌喧嚣的音乐,无不在中国人心中引起共鸣。谈到崔健,人文学院13级的苏明明同学说:“崔健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因为商业化潮流而变质的歌手,他也是让我最早接触摇滚的人。很多摇滚歌手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改变了风格,可是我觉得崔健一直是这么的纯正。”

去年毕业于土木工程学院的李辛一是80后,提到让他难忘的影视作品便滔滔不绝:“上学的时候看《古惑仔》系列,很羡慕黑道大哥的生活,还曾经想过自己长大了也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现在工作了,再回头看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为其中的信仰、情谊与坚持而触动。”

90后记忆中的经典影视作品数不胜数。人文学院13级的刘伟同学直到现在对《还珠格格》里的人物和剧情还记忆犹新:“一部《还珠格格》,在我年少的岁月里,给我描述了一个关乎爱情、友情、亲情的美好故事。”

人武学院的邹志明同学最喜欢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问我美国经典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绝对名列其中。在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过程中,我渐渐地了解了这部电影的深刻含义。其中最难忘应该是男主和摩根弗里曼在结局处的相遇:一对老基友重逢在海滩,不觉心中唏嘘,眼前的一切就是对希望最有力量的注解。不同于国产励志片的一点是,它真正将一个人推向深渊并且不给他任何希望。”邹志明说。

00后的童年差不多是在《喜羊羊和灰太狼》和《熊出没》这些动画片中度过的。李志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2级,他的妹妹是05年出生的标准00后,每天在家看动画片的时候还一定要拉着哥哥陪她一起看。李志诚觉得这些动画片的内容有点早熟,他说:“像我们90后以前看的动画片,什么《奥特曼》、《葫芦娃》,里面哪有那么多谁喜欢谁的情节啊,可是现在00后看的动画片里,这种情节却很常见。”

也许等00后长大,他们不会理解为什么beyond、杰克逊、周杰伦是我们心中无法超越的巅峰,就像90后现在不懂为什么60后、70后的父母会喜欢某些被我们看做很土的作品一样。

 

曾经浓浓的节味儿

我们的节味儿,哪去了?

春晚中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网络热门话题,而随之人们开始追问,那我们的节味儿去哪儿了?

在上一辈老人的眼中,我们的节味儿已经淡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这些有着传统中国符号的节日都变了。人文学院的张教授说:“以前清明节,全家老少会准备各种祭祀的东西,去纪念祖先,随后去踏踏青。而现在,有的只是人们出去游玩的心,祭祖成了顺便的事。这样的主次颠倒,我很担忧。”
中国红,红透心

在老一辈的记忆里,过春节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人文学院的刘耀东同学经常听自己在农村生活一辈子的老奶奶说:“我小时候,过年这几天全家老少忙得很,奶奶和妈妈忙着准备过年的吃食,我会去帮忙,因为有机会就可以偷吃一点,但妈妈老嫌我碍手碍脚。门前会贴上红红的对联,窗户上也有窗花,很漂亮。家门口如果有大人们经过,我还可以去蹭点糖果吃。当时的人们虽然物质不富裕,但是很纯洁,质朴。这样的场景是回不去了,只能在记忆中出现。”

现今,春节前夕,红红的灯笼早已挂满街头。商铺里都是浓浓的中国红,借着春节前来一个打折大促销,赚年前最后一笔钱。去逛街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看看这个,试试那个。在农贸市场,和往日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多了些过年必备的吃食。再看小区,家家户户门前贴着对联,却大门紧闭。没有人出来互相道祝福,只顾在家准备年夜饭,或者房间早已空荡,回老家过年去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对春节的祝愿,希望全家团圆,但现在人们礼物、年货一大堆,在家的日子却少了,留下的只是老人对下一次过年过节的期盼。

“过年?可以收压岁钱啊,还可以放烟花炮竹,可以玩好久好久的游戏!”这是00后小朋友眼中的过年。在00后这一代,春节的意义已经淡化了,随之而来的只是春节可以开心的玩,还可以收压岁钱等。他们这一代的春节,还会在零点准时给长辈拜年说上几句吉祥话吗?还会在夜空下兴高采烈的放烟花吗?还会把压岁钱仔细的压在枕头下谋划着怎样存起来买喜欢很久的玩具吗?

春节最初的意义都丢掉了。“现在,年味已经越来越淡了,没有了热闹的场景,有的只是家人聚聚,打打麻将。从前觉得年味浓是因为可以吃到一年吃不到的东西,会有许多的期待,还有只在春节才会上演的大戏,而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和平时一样,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习惯了,也就淡了。”人文学院60后的张明霞老师说道。

祭祖、踏青怎么选?

诶,清明三天假期去哪玩啊?

今年清明节,西湖断桥等景点人满为患,人们纷纷出游。这是现今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清明节已经不再是“扫墓节”,已经成了人们出行游玩的小假期。

传统的清明节,人们会先去祭祖。在祭祖上有一系列的仪式,并且这个仪式是庄重,严肃的,不能有一丝的马虎。祭祖完成后,氛围就会变轻松,人们开始去踏青、荡秋千、蹴鞠、玩马球、植树、射柳。而今,人们大部分是以出游为主。在出游后,会再抽取一个时间去祭祖。也有一些注重清明的家庭,以祭祖为重,认真的做好祭祖的准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纪念、缅怀先祖的时间,为此,国家还出台放假方案,加强我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但现实却并不乐观,人们把清明节变成了出门旅游的小假期,却把祭祖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在老人眼中,清明祭祖是头等大事,不能一丝的马虎,这是对先祖的不敬。而在年轻人的眼中,清明节祭祖只是一个形式,就像其他一些走形式的节日一样,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出去游玩痛快。

端午节在中国

2005年11月28日,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这无疑是给中国当头一棒。我们自己的节日,怎么成了韩国的?网友也纷纷在网络上讨论这一话题。

端午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传统的端午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寒食节,二是端午节。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端午节则是为了纪念屈原。这明明都是中国的人物,拥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节日怎么成韩国呢?网友们在网络上纷纷发表评论表示:“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丧失了主体地位,年轻一代没有兴趣和热情去继承传统文化,要加强教育。”而13级新闻系的肖坤宇同学说:“我觉得韩国对传统文化很重视,从他们的电视剧就能看出来。而我们自己却不在乎,追求欧美文化,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传统的端午节是怎样的呢?人们要包粽子,挂艾叶,喝雄黄酒,划龙舟,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老一辈很注重端午节,他们表示:“自己吃了五十几年的粽子了,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家乡最热闹的时候,划龙舟,喝雄黄酒。”但现今的端午节,传统习俗却开始渐渐淡化。

管理学院11级的陈辉同学说:“我们知道端午是传统节日,但是每年都是那些活动,缺乏新意,没意思,也就不愿意过了。”甚至有00后不清楚端午节,反倒比较清楚圣诞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对于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喜欢,传统文化缺乏新意都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也使我们的端午味儿没了,现今更是有一种韩国味儿。

大肆流行过西方节日的趋势使圣诞节、复活节等都成了人们生活的重头戏。每到那几天,大街小巷都是关于节日的物品。年轻人们更是热衷于这样的一些节日,早早就开始准备。商家们也加大力度宣传,为熊熊燃烧的“洋节”火又加了一把干柴。反观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等,却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商铺的反应也很“淡漠”。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的继承与发展。我们也应该对传统节日重视起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力。

朝花夕拾,拾的是一份回忆,一种感动,一份情怀。时代在飞速发展,生活在进步,然而我们却没有忘却过去的“苦日子”。“苦日子”真的苦吗?那是我们无法重头再来的黄金时代啊。

【责任编辑:王名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