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WF:次季节尺度可预测性引关注

18.11.2015  13:29

中国气象报记者郝静报道 11月初,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召开国际研讨会,研究如何提高季节尺度天气预测水平。

其中,关于“次季节尺度可预测性”的研讨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57位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会上,科学家们提出了对季节内振荡(MJO)遥相关响应及其他可预测来源的最新研究。

次季节尺度的天气预测介于常规天气预报和季节预测之间,利用相同类型的地球系统模式和其他时间尺度的数值预报方法,对某一地区未来几周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MJO作为热带大气季节内变率的主要模态,经过印度洋和太平洋,向东移动并绕行全球,形成30天至60天的循环。MJO常和热带地区的对流活动联系在一起,不仅对热带地区,还对中高纬地区的天气气候有显著影响,被认为是全球次季节尺度天气预测的主要参考依据。研究表明,通过对模式中能够代表大气现象的MJO、陆地-海洋-冰冻圈耦合以及初始条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全球次季节尺度预报能力的提高。

在研讨会上,科学家们还对地球系统模式性能和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如何更好认识与此时间尺度相关的物理过程、如何形成次季节尺度预报模式、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等。会议确定了共同建立验证和评估预报性能的协定计划。

次季节尺度天气预测十分关键,对于如农业、能源、粮食安全、卫生健康和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价值。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模式物理过程的改进、对初始条件和历史资料的再校准来逐步提高MJO模拟和预测水平,但中纬度次季节尺度天气预测仍应继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