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帝国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07.11.2015  06:52

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比较帝国史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提交论文20余篇。会议采取分组发言,与会学者围绕帝国史研究的一些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关于帝国观念与帝国认同。有学者以魏玛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名之争为例,探讨了德意志历史上帝国观念的变迁。有学者阐述了殖民地经历与移民国家的独特性对美国人帝国观念产生的影响,以及扩张主义、孤立主义、“国家认同”对帝国观念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关于历史学家进行帝国书写的方法与实践。有学者剖析了法国历史学家在第三共和国殖民化与帝国化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学者则以《帝国社会的危机:德、法、英三国之比较(1900—1940)》一书为例,梳理了法国学者对帝国历史的比较社会史研究。

关于帝国统治下的信息流动问题。有学者以马穆鲁克阿拉伯语文献为基础,探讨了13—14世纪埃及与元朝之间的信息传播与商路交通状况。有学者从观念传播和互动的角度讨论了“帝国日”这种认同工具的生成、运作及其跨大洋传播的历史,指出帝国统治工具在地方化的过程中面临的开放阐释的可能性。

学者们认为,当代史学有一系列新变化,包括对社会文化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跨国史、全球史的倾向逐渐发展,以及将帝国作为分析框架和研究视角等等。此外,在帝国史的研究过程中,应注重帝国统治的复杂性、多元性,把握宏观的结构和过程。

国际史学界继“文化转向”之后,再次经历了“全球转向”的洗礼,全球史研究已深入影响到历史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帝国、海洋、城市等概念成为全球史研究的惯用分析工具。帝国这一传统的历史研究对象,在全球视野下焕发了新的生机。本次比较帝国史学术研讨会则推动了国内的全球史研究进一步深入。

(张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