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民博会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23.09.2015  19:52

 
——多彩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产业方兴未艾

  7月24日,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总决赛在贵安新区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能工巧匠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同场竞技。

  台江县刺绣村。

  三都水族自治县马尾绣“绣娘”。

  凯里银饰批发市场。

  修葺一新的平塘牙舟陶制作车间。

  传承一方文化、拉动一方经济、保护一方环境、造就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群众——以“保护、传承、创新、开放”为主题,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将于9月24日在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揭开帷幕。

  为期五天的博览会,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精品展、国际国内民间工艺品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合作交流会、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次第登场,在众多中外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多彩贵州将向世界奉献一场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的精彩盛宴。

  十年磨一剑。我省连续9年举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今年升级打造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持续深入挖掘和传承植根于贵州原生态土壤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创了一项赛事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犹如点石成金,在全省各地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沉寂多年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大放异彩,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千家万户成为民族民间工艺品工厂,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由此催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产业,一条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不同寻常的振兴之路日渐清晰,越走越宽。

   举办“民博会”  改革开放创新并举

  贵州民族文化烙印清晰,地域特色浓厚,是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的天然博物馆,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从2006年至今,我省连续成功举办9届旅游商品“两赛一会”。通过多年的精心打造,“两赛一会”成效显著,内容越来越丰富,成效越来越明显,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色彩也越来越浓。

  9年来,全省累计约有3.2万件作品和1.6万名能工巧匠参赛,共评选出“贵州名创”723件(套)、“贵州名匠”401名。据统计,2014年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企业户数超过2400户,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近200万人。

  2015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将“两赛一会”升格为“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旨在通过博览会这个高端平台,全方位、大规模展示我省绚丽多姿而丰富异常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加强国内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的交流合作,深化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创造力、竞争力。

  从“两赛一会”到“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改变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是贵州深化改革开放的创新之举——进一步总结“两赛一会”的成功经验,创新思路,打造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升级版,在扩大展会规模、提升展会质量、增强展会影响力、服务行业发展上狠下功夫,把博览会办成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业发展盛会。同时,突出规划引导、创新产品设计、加大产业培育、壮大生产企业,加快推进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产业化发展步伐。

  从现实来看,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产业化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有丰富文化资源为基础。我省49个民族特别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共衍共生,在长期的生产劳动、文化融合、交流迁徙中,形成多元共荣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创造了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开发潜力巨大。“只要动脑筋,遍地是黄金”。贵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只要整合资源、提升创意、加快创新,就能形成产业,就能变成“黄金”。

  有国家政策为保障。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既能保住贵州的绿水青山,又能为老百姓带来金山银山,完全符合中央对贵州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要求,是真正的环保产业、生态产业、致富产业。

  有多年发展经验积累。近几年,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发〔2012〕2号文件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提出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并把发展旅游商品作为振兴工业的十大产业之一,为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营造了良好环境。我省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为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开放战略持续拉动。国家积极扩大西部地区对外交流,明确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对贵州扩大对内对外文化交流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贵州北可入长江经济带上游,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可入珠江——西江经济带,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区域位置十分重要。在扩大对内对外合作交流中,具有贵州元素和贵州符号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无疑将成为“文化名片”,向世界展示多彩贵州的民族文化魅力。

打好政策“组合拳” 推动产业“加速度

  “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不是单纯的比赛评比活动,不能就比赛而比赛、就评比而评比”。“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省经信委副主任杨静表示,举办“民博会”是要通过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挖掘、培养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能工巧匠的平台,打造展示、推销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的盛会,打造促进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创新的载体,不断提升“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影响力、竞争力、生命力。

  杨静介绍,经过近10年时间的精心打造,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取得了很大发展,举办“民博会”将更有力地推动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可谓厚积薄发。目前,我省支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加快发展,在政策措施上将打出“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个文化产业创意园、一个人才培养高地四大平台”的组合拳。

  一个规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将其纳入全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正在研究编制的《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规划》将从产业发展布局、优强企业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创新产品设计、整体品牌建设、市场培育和营销网络构建等方面,建设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体系,同时提出政策扶持、创新体制机构、技术引进和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保障措施。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带动就业人员100万人以上。

  一个文化产业创意园:省经信委与多彩贵州文创园对接,着力打通民族民间工艺品上下游产业链。省内的工艺美术师、能工巧匠接到订单后,通过与文创园合作,建立研发、创意和孵化机制,提升其产品加工的技术,将市场化的时尚元素与传统工艺结合,使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审美需要。

  一个人才培养高地: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与贵州大学联合创办了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将致力于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并通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这一国际性机构更好的传播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同时,研究院将培育一批民间手工艺者,使其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扩大民间艺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研究院的成立,将让我省的非遗传承人和工艺大师有一个比较集中的学习深造、交流提升的专业化场所,与来自国际、国内和省内文化领域的高层次专家或企业家交流,提升自身的设计创意水平。

  四大平台:目前,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营销手段经验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为促进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的销售,省经信委将着力建立四大平台。一是借助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经验,专门为民族民间工艺品建立电商销售平台,为以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为主的旅游商品走出贵州、走向世界打开销售通道;二是在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铁站、机场、客运站等五大区域打造100个展示展销点,预计明年将全面覆盖,为原来“小、散、弱”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搭建一个系统的销售平台;三是通过省政府与义乌市政府协调,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拿出1000至2000㎡的商铺为贵州工艺品大师和企业设置展示和展销窗口,助力我省工艺品销售;四是成立中国·贵安文化产业城和中国工艺美术体验城,目前项目已获得贵安新区管委会的批准,准备打造一个工艺大师作品展示、产业配套、产品体验、大师培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综合体。

  通过“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个文化产业创意园、一个人才培养高地、四大平台”等组合拳的实施,将明确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的发展定位、目标、方向、措施等,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市场主体,创新产品设计,强化配套协作,打造一批集研究、展示、体验、游览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实现以开发促进保护、以产业反哺文化。

点燃创业激情  激发创新梦想

  7月24日,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总决赛在贵安新区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能工巧匠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同场竞技。

  本届博览会设置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妇女特色手工(刺绣)技能大赛、书法绘画大赛等四项赛事。经过9个市州、贵安新区分赛区选拔,全省共有314件设计作品、278名能工巧匠、108名刺绣选手和304件书法绘画作品跻身总决赛。

  安顺蜡染、雷山银饰、遵义藤编、黔西南被面画、从江苗绣、平塘牙舟陶……一件件构思精致、做工精湛、造型精美的参赛作品琳琅满目,彰显多彩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的蓬勃生命力。

  在德江县参赛选手张俊的展台上,摆放着很多大小不一、形态传神的人形木雕。他自豪地对评审专家说,这些作品的设计图全在自己的脑子里,靠的不是高精尖工具,就是自己的头脑和双手。

  张俊20岁出头便到浙江一家木雕家具厂打工,渐渐掌握了木雕手艺,同时也看到了木雕工艺品的市场潜力。

  揣着自己十几年打工的积蓄,2012年张俊回到家乡创办工艺品雕刻厂。“决定返乡创业不是一时冲动,除了看准了市场,省里重视和支持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更是给了我很大的创业信心。

  来自黔东南的选手吴治慧用一双巧手将一根根极细的银丝勾勒出多种样式,弯曲的银丝被制作成惟妙惟肖的镂空花朵或花瓶。

  “制作拉丝工艺品这门手艺是从我的父辈那里传下来的,我花了7年时间来学习打磨,如今自己的作品蛮受欢迎的。”靠着家传技艺和一腔热情,2013年吴治慧与丈夫在凯里市开了一家银丝手工艺品店,尝到了用手艺创业带来的甜头,作品变成商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从接零散订单发展到批量订单兼零售,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吴治慧说,自己和其他参赛选手都很期待9月份举行的博览会。“到时候很多外国工艺大师会来贵州,这是学习先进经验的好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取长补短,创新设计和营销理念,开发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为加强产品研发,创新产品设计,使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更加体现时代特征,顺应市场需求,组委会创新评审方式,将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参赛类别分为设计作品、包装作品、定向作品三个类别,能工巧匠选拔赛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每组下设银器类、蜡染蜡画类、雕塑类、综合类四个参赛类别。

  这次赛事注重促进民族元素、贵州元素与现代元素、国际元素相结合,坚持高端与大众相结合,传统与创新并重。既要评选出一批艺术价值高的精品、艺术品、收藏品,提升档次;又要评选出一批消费者欢迎的大众商品,扩大产业规模;既要评审出一批具有传统技艺的老艺人,又要评审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年轻艺人,实现民族民间工艺后继有人。

  经过激烈角逐,总决赛共评选出设计大赛获奖作品27件,能工巧匠(青年组、中老年组)50名,妇女特色手工获奖选手38名,书法绘画获奖作品48件。大赛结果将在博览会开幕式上揭晓并颁奖。

  为充分展示多彩贵州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推进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保护、传承及科学合理的产业化开发,组委会各单位精心组织策划博览会主题活动:省文化厅组织蜡染、枫香染、银饰、马尾绣、苗绣、水族剪纸、芦笙制作、鸟笼制作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加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省妇联筛选70件妇女特色手工刺绣作品,参加贵州“锦绣计划”展;省经信委在全省筛选具有较高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的工艺精品,连同全省总决赛获奖作品共计约100件,在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精品展集中展示。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
杨明凤二级巡视员赴从江县开展商务扶贫工作调研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夏红民书记在省直部门支持保障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快速干道新建20190916)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快速干道加油站符合《贵州省新增道路加油加气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省商务厅机关第四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
根据《省商务厅关于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