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全面实施“9+3”计划全力促进“新两基”工作

20.05.2015  20:45

  水城县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教育厅“抓好‘4+2’,攻坚‘9+3’,推进‘三计划’,‘赶转改’并举,奋力‘普十五’”的要求,打好“十二·五”规划收官之战,科学谋划好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逐步改变当前教育发展现状,全力推动水城教育事业发展,在逐步打造教育品牌方面实现一定突破。


   1 . 科学规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以《省人民政府关于“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实施意见》为指导,认真分析义务教育综合年报数据,结合县内各学校实际,逐一查找与均衡发展指标的差距,制定详细的方案,指导各乡镇按照拟定的时间表完成2015年推进任务,为2017年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2017年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20年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新两基)打下坚实基础,做好水城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根据《水城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2014~2018年),加大对片区优质中学的管理力度,强化对布点学校的统筹管理。逐步剥离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其初中部学生转入本乡镇中学,拆并部分教学点,整合、高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2.实施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并实施《水城县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细则(试行)》,加强对已开办园(班)的管理,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饮食卫生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坚决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提高幼儿园办学水平。开展全县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和玩教具制作比赛活动,逐步规范保育员队伍管理,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按照幼儿园建设标准,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班),加强公办幼儿园的设施与师资建设,进一步提高幼儿入园(班)率。争取到2015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达到80%,学前一年毛入园(班)率达到95%。 3.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 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做好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工作。加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资料,指导学校积极开展学习、生活、心理辅导,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继续加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落实好“七长”责任制,规范学籍管理,对义务教育辍学率实行问责,确保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不低于95%,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85%以上;小学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1.3%以内,初中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2.5%以内,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97%,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 7~15周岁“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85%。 4.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加强管理,规范招生秩序,严格执行“三限”政策。进一步规范高中阶段学籍管理,加大对举办复读班和违规招生现象的查处力度。积极组织高中教师培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校本研修为主,做好督促、指导,尤其是通用技术课程建设,促进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施好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鼓励和推动学校因校制宜创办特色,努力提高本科升学率。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执行考试管理制度,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高考、中考的报名、试卷运输保管、考试、评卷、体检、填报志愿、录取及资料整理等工作。 5.探索中职教育发展新思路。 多渠道开展中职招生工作, 完成市下达的2015年中职招生目标任务,努力扩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加强中职学生学籍管理,抓好“控流提质”工作,防止中职学生流失,力争将流失率控制在10%以内;继续抓好中职“百校大战”项目建设,完成水城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综合楼建设任务;继续加大推进“三个合作”(校企、校政、校校)力度,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对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创建指导,力争达到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标准,做好请求省级验收准备工作。

 

(责任编辑:gzsedu_w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