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江西省展览中心演绎“退商还文”新故事

27.03.2016  17:02

中新社南昌3月27日电 题:江西省展览中心演绎“退商还文”新故事

作者 吴鹏泉

大概6月底撤场吧,有点舍不得。”虽离撤场还有几个月,27岁的胡秋亮向记者谈及公司从江西省展览中心撤场之事,还是颇为伤感。

江西省展览中心建于1968年,始名“江西省展览馆”。这栋雄伟、庄重的建筑,系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曾是江西省最具影响、规模最大的展览场所,以及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窗口。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南昌城市定位提升,江西省展览中心开始主营电子数码、通信产品。由此,江西省官方决定对该展览中心启动“退商还文”改造工程,将其建设成公益性的江西省美术馆。

胡秋亮是江西展览中心内某科技公司业务经理,他告诉记者,自己已在这里工作3年,平时生活娱乐也在附近,“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我对新的江西省美术馆还挺期待的。

与胡秋亮一样,65岁的李保强也对将建成的江西省美术馆颇为期待。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记忆里,江西省展览中心和邻近的八一广场是休闲聚会的重要场所,“以前有朋友来南昌,我都会带他们来这里。

后来展览中心商铺多了,人就更多了,我反而去得少了”,李保强说,他对电子数码产品不太懂,所以很少去展览中心,“展览中心改成美术馆,这是好事,为我们又添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据了解,江西省展览中心原有商户千余家,近期已有200多家商户撤场,其他商户撤场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此外,户外广告牌的拆除工作也在同步进行,99块户外广告牌目前已成功拆除96块。

针对江西省展览中心“退商还文”改造工程,南昌市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戴庆锋认为,“商并非就俗,文也并非就雅。‘退商还文’改造工程,其实应该可以归为‘价值回归’,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文化建筑和商业建筑在城市的定位,我更倾向于让文化建筑成为城市的中心”,戴庆锋说,这种模式能更好地体现城市价值和人文精神,商业建筑应居于次中心的地理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空间,缓解诸如城市交通等城市功能配套问题。

据了解,待承租商户全体搬离撤场及户外广告牌拆除工作结束后,建设美术馆工作将正式开展。江西省美术馆建成后,将与附近的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滕王阁、秋水广场相串联,成为一条完整的南昌精品旅游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