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逐步取消城市公共服务跟户籍挂钩政策

30.03.2016  15:32

人民网南昌3月30日电 (记者 秦海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人为核心,把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成为近年来江西省政府工作重点。记者30日从江西省住建厅获悉,在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江西将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有事做”、“有房住”、“有待遇”三个问题。尽可能多的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逐步取消城市公共服务跟户籍挂钩的政策。

为提高城镇化水平,江西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各设区市都出台了配套意见,江西省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达51.62%,全省城镇居民户籍人口1588.65万,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4.4百分点,达到32.15%,新增城镇落户人口222.17万。

江西省住建厅副厅长曾绍平介绍,近年来,江西着力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打破户籍限制,将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公共租赁房。五年来累计投资2300 亿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42.88万套,覆盖率达21.9%。

江西还始终把县城作为吸引农业人口转移的主阵地,增强县城集聚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找准支柱、做强支点、夯实支撑、优化支持,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2014年全省县(市)城区人口达到1068万人,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45%。”曾绍平说。

曾绍平介绍,下一步,江西将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壁垒。大力推广PPP融资模式,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启动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关键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有事做”、“有房住”、“有待遇”三个问题。

对此,曾绍平介绍,“有事做”就是要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依靠市场的力量,把发展城市产业,特别是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的服务业、制造业等作为重点,尽可能多的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

有房住”就是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要扩大公共租赁房的覆盖面,降低入住门槛,除了保障城市低收入人群外,重点保障农民工。另一方面要规范和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增加房源,降低价格,让农民工租得到、租得起住房。

有待遇”就是要让农民工真正享受市民待遇。将农民工全面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市低保,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也要逐步对城镇常住外来人口开放,尽快实现社会保障城乡对接和跨区域接转。逐步取消城市公共服务跟户籍挂钩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