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自贸区建设主体是企业 风险可控

30.03.2015  16:14

人民网福州3月30日(黄丹妮 李章亮 实习生 袁也)福建自贸区将建设成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在“自贸区”这一高频热词背后,隐藏着哪些亟待梳理的关系?福建自贸区三个片区如何协调发展?人民记者就此专访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终身教授,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兼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

记者:您认为福建自贸园区建设,首先要梳理的关系是什么?政府和企业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洪永淼:我们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就是政府很喜欢主导。他们做什么事情,比如说都喜欢由大的国有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去推动。政府提供支持当然非常重要,包括政策上、各方面的支持。但是在建设自贸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其实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且除了国有企业外,应该说大量的民企,以及来自台湾、国际上的境外所有企业才是主体。我们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和环境,让大量的企业进驻到自贸区来。这些企业有什么需求,他们想做什么,他们想发展哪个行业,想做什么项目,完全他们自己去决定,政府在这方面根本不用去操心。

记者:您提到“自贸区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不必太操心”,但这在某种程度上看,是否可能导致“失控”现象的出现?

洪永淼:我觉得政府他们是从这个管理的角度,特别是中国是从一个计划经济的模式走到现在的市场经济的一个模式考虑的。所以,政府的思维是有惯性的,他们很多事情,包括过去很多时间的很多事情都是包办的。他们现在在进行政策改革,或者是机制改革、制度改革的时候,他们还总是有点担心。当他们把这些改革往前推进的时候,会不会有失控,会不会出现哪些问题,这个他们比较担心。其实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像自贸区纯粹就是一个可控的实验,可控的社会实践,自贸区对我们来讲,范围已经被限制住了,因此总体来讲风险不可能会太大。

记者:福建自贸区包含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这其间或多或少的可能存在竞争问题,对此您如何看待?

洪永淼:应该说三个片区怎么各有侧重,同时又整体去推进整个福建自贸区的发展,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困难。这三个地区以后会不会有竞争?肯定会有。竞争其实是好事,但是应该说我们要避免的是一种恶性的竞争。比如说这个企业,厦门在拉,平潭也在拉,福州也在拉。如果是通过自身的改革,提供更好的环境,让企业自主去选择,我觉得这种竞争是良性的,是好事。但是如果说,有一个片区说一个企业已经要来了,其他的片区说‘你来以后,我给你更优惠的条件或者干什么’。这种恶性的竞争不见得对整个福建省整体自贸区的建设有帮助,所以这是一个协调的问题。

记者:“突出特色、协调发展”应该是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发展的最佳路径,但是如何做到各有侧重,却又能避免同质性现象的发生,您有何思考?

洪永淼:在特色方面,现在可以说还不是非常明确的。因为每个地方建设还没真正开始,每个地方的特色还停留在语言上,实际的效果还没真正显示出来。我个人比较担心的一点是,因为现在其实有一些政策的限制,也就是说每个片区的项目以及相应的政策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一些在平潭可以做,在厦门可能就不能做;或者在厦门可以做,在福州可能不能做。但是平潭可以做的不见得是平潭最能做或者最会做,恰恰相反,可能平潭可以做的在厦门可能做的会比平潭更好。我觉得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应该要通盘地区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