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着力提高科技惠及民生能力的做法及成效

11.06.2015  11:36

      浙江省始终把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需要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科技惠民和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努力解决医疗科技服务最后1公里问题。取得成效与做法如下:
      一、以重大科技专项为载体,提升医疗科技创新能力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围绕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四换三名”等转型升级重点工作实施了十大科技专项,涉及人口健康的专项占2项,即现代生物制药和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专项。据不完全统计,两专项共组织实施项目200余项,占省级重大专项项目的20%以上。通过专项实施,传染病防治、器官移植、出生缺陷防治、恶性肿瘤诊治等领域的取得较大突破,贝达药业1.1类新药埃克替尼成功上市,电子耳蜗实现国产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6排CT、PET-CT进入临床阶段。
      二、以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为载体,提高临床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
      为了促进成熟先进和安全适宜的公益性科技成果更加有效有力地走向基层,浙江省启动实施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成果转化工程”作为主要内容,于2012年组织启动了微创技术、眼病防治适宜技术等8项成果转化子工程,在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是紧贴需求遴选转化项目。在广泛听取基层医院和各级卫生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技术成熟度、适宜安全性,以及基层医院承接能力,按照以县级医院为主要对象、技术提供方和承接单位分离的要求,遴选了48项先进适宜技术整合成8项重大项目进行转化推广。
      二是部门联动整体协同推进。从项目的征集遴选、方案对接和考核检查等各个环节,我们始终会同相关部门一起推进。省财政厅专门划拔了2800万元支持此项工作;各级卫生部门对各转化项目给予1:1配套支持;省卫计委结合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放宽国产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限制;省人力社保厅也出台了符合条件的国产医疗器械诊疗项目和国产一次性耗材纳入基本保险支付范围等措施。
      三是多法并举推进技术转移。根据基层医院对适宜技术需要的紧迫性,适宜技术的成熟度,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细化量化分年月实施方案。各项转化技术采取专项技术培训、技术专家实地辅导,专题讲座、巡回现场会等多种适宜方式逐项推广,并利用QQ、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城百院”危急重病急救规范技术工程承担单位结合与国外大学合作举办的培训班,为基层医疗人员提供国际化高级别的学习平台。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由各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咨询委员会,实行工程负责人 “第一责任人”制度,每项转化工程确定2-3名专家组成员指定跟踪和服务。
      通过工程实施,在全省11个地市200余家县级以上医院建设45家转化示范基地 ,培养5000名各类专业技术骨干,有效降低转诊率 15%左右
      三、以科技惠民项目为载体,探索临床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新模式
      2013年,作为科技惠民工作的重要手段和资源,浙江省启动实施了省级科技惠民计划。我们有选择有目标地组织实施了一批医疗科技惠民项目,探索临床医疗科技成果服务地方政府重点工作,满足基层医疗机构需求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一是坚持地方政府唱戏。科技惠民项目的选择,首先是当地政府应做、想做、愿做的民生工程,以地方政府为主,科技工作带动推进,来布局示范工程项目。如兰溪市“三级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及中医药技术示范项目”,地方政府已经把建立中医药为特色的区域性三级康复服务体系作为政府工作目标积极谋划推进。因此,该项目较快地引进了适合基层,高效、合理的中医药康复技术成果,及时配置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推荐,预期建成5个康复站、50个康复点,培训专业人员2500人次,推广示范康复技术成果10项以上。
      二是坚持惠民目标。医疗科技惠民项目,是地方亟需改善民生问题的科技解决方案。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需求是项目选择的关键。如“舟山群岛网络医疗与网格化健康服务应用示范”项目,在25%的县级医院和50%的乡镇卫生机构建立远程服务体系,辐射95%的岛屿人口。又如,“基于物联网山区健康与医疗服务惠民示范工程”项目,重在解决山区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惠民项目的实施,将把医疗科技辐射到岛区、惠及到山区,为岛区和山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更多的便捷性。
      三是坚持人才培育。用医疗科技成果武装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基层医疗科技人才,是科技惠民项目的着力点。2014年度启动立项的4个人口健康领域示范项目中,计划转化示范18项技术,培养500名基层医院专业医生。
      四、以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为载体,培育适宜基层应用的医疗器械产品和产业
      通过项目推动、企业培育、示范推进等举措,加快研发各类医疗器械产品,摸索国产医疗器械走进基层医疗机构的新路子。按照“成果转化工程、创新联盟、科技专项”三位一体布局,协同推进示范产品评价体系、“联合售后技术服务体系”、绩效评价等重点工作实施。2014年,省政府出台《关于“精准对接 精准服务”支持医疗器械产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在8个方面提出了38条支持措施。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要求,启动实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建设11家重点企业研究院。省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的建设经费补助,同时连续3年,由企业自主设计科研项目,每年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项目支持,扶持高端医疗装备产品,以及适合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使用的智慧化、家庭化、个体化医疗器械产品的开发。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已在省内130家医院示范国产设备2800台(套), 推广国产医疗器械总价值3500万元以上(不含耗材),受益人口500万以上。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布局一批省级临床医学转化中心,提高医学科技创新水平。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浙江省医疗水平偏低。为此,尚需集聚创新资源,集中力量筹建一批临床转化医学中心,作为有序提高浙江省医疗科技水平的大平台。
      二是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高端人才集聚中心。目前浙江省在医疗领域的先进技术、人才的引进扶持力度还不够大,满足不了产业科技创新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解决创业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引进大批高端医疗科技创新人才。
      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力求通过建设创新券服务体系、发展众创空间、加强科技金融结合等多种手段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