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纪念抗战是为了警示未来、珍惜和平

07.07.2015  10:14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为纪念历史,缅怀先烈,警示未来,本网记者近日专访了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

唐磊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记者: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请您为我们讲述一下淞沪抗战的过程。

唐磊:淞沪会战是自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抗日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将近百万,是持续时间最长、战斗场面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尽管最终是以国军撤退为结束,但它赢得了时间,大批工厂、学校,精英得以向西南转移,实际上对整个抗日战争的持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记者:很多人都会感慨,为何在淞沪会战中,中国75万军队打不过日本28万人? 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唐磊:主要的原因,上世纪30年代,我们的国力还是非常弱,从武器装备,人员训练,和日本相比都是有很大的差距。而淞沪会战又是从全国各地汇聚的支援部队,相对来说在协调指挥上面也会有一些问题。当然会战初期,国民政府的犹豫不决,指望国际声援,也贻误了些战机。但重点还是在于,我们的国力装备各方面都是比较弱。

记者:蒋纬国在《蒋纬国口述自传》中表示,淞沪会战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命令国军主动造成上海战事,所以才会血战淞沪,您是否同意该观点?

唐磊:按照现在我们所了解的资料,以及我们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这样的说法应该是成立的。因为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文物,一些史料揭秘,应该看得出,在8.13淞沪会战之前,国民政府是有准备的。包括我们现在新发现的一些当时的军事地图,已经在绘制当时盘踞在上海各个地区的一些日本的军事据点,或者是它的一些情报部门,我们从这些史料上面看到,中国军队是在做准备的,是希望从上海发动先发制敌的战略的。而且最后实际的效果来看,确实是这样。从北向南打,整个疆土一马平川,很利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但是,如果由东往西打,可以利用我们的水网,西面的山区,能够非常好地牵制住日军,从持久战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事实上也确实,因为这样的一个战略,日军不断地从水路增兵,但是,仗打依然难打,最后它陷入了我们这样一个全民抗战的泥潭里面。

记者:有舆论认为,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为后来日军复仇制造南京大屠杀埋下了伏笔。换言之,如果没有淞沪战场上如此惨烈的抵抗,南京大屠杀也就可能避免。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唐磊:这种说法不全面。应该说,日军没考虑到,没有料到中国军队会有这么顽强的抵抗。最后它有些杀红眼的。但是你说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抵抗,它到南京大屠杀,这个观点我是不同意的。因为大屠杀是由日本侵略者的本性,野蛮的本性,血腥的本性造成的。事实上他不光是在南京开始大屠杀的,实际上在我们上海,在我们罗泾地区,首先就有一个罗泾惨案,就几千人,平民百姓,无辜的百姓被他烧杀虏掠,到了金山卫,从金山卫登陆也是非常野蛮地在屠杀我们的中国平民。从上海一路杀到南京去的,两个日军的杀人比赛,不是最终在南京,只是最终在南京完成了,比赛是从淞沪会战开始,持续过去的。所以,应该说还是由于他们的那种侵略本性,野蛮的本性所暴露出来的。

记者:提到淞沪抗战,“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故事一定是最让人振奋的,请您讲讲“八百壮士”的故事和在死守四行仓库之后的经历。

唐磊:淞沪会战时间长、投入规模大,最终的目的实际上是掩护我们的一些科研机构、工厂,包括我们当时首都的搬迁,用空间把时间换过来了,用空间换来了时间,基本的任务完成了以后,而且当时也没有能力把日军赶下海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做了撤退的指令,撤退的同时,命令留下一个团,在市中心,在租界附近的四行仓库,做一个阻击战,它的意义更大的是政治影响上。上海当时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租界也好,各方面的外国媒体也好,非常多。但整个的资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发一条微信,全世界都知道了。那个时候,希望在媒体、报纸上,在世人面前展示一下我们中国军队是如何顽强地抵抗日军,日军怎么样野蛮地对我们上海进行侵略的。主要是在政治上要造成这样的舆论,所以,它的政治意义更大于战略上的。战斗实际上打了四天,整个歼敌也就几百人,与淞沪会战其他的一些战斗来说,是不可比拟的,但是它的意义确实是很重大,而且八百壮士也是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在拼命地对敌作战的,克服了很多的困难。

在苏州河边上,租界那一块,很多我们市民也在为中国军人、勇士们加油鼓劲,有一些通风报信:日军那边打过来了,这边打过来了,包括我们送旗子,也是为了鼓舞士气。主要的实际上在第一时间,让世界都知道了。像整个淞沪会战真的是有很多其他很惨烈的战斗,实际上当时世界上都不知道,不知道你们打得怎么样。上海罗店的血肉磨坊,血流成河了,人上去一批就牺牲一批,上去一批就牺牲一批,但是,老百姓不太了解,我相信甚至现在有很多老百姓也还不是非常了解,原来还有这么惨烈的一场战斗。宝山的姚子青营抵抗日军,最后全营官兵600多位全部被日军屠杀,非常惨烈,但是知道的不多。所以,四行仓库的地理位置在这儿,政治影响大于战略影响,确实对整个抗战最后取得胜利,在这个时候也是奠定了基础,也是鼓舞了士气。

记者: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站在70年后的今天去纪念,您觉得有哪些意义和启示?您会如何给自己的后代去讲述这段历史?

唐磊:淞沪抗战纪念馆,是唯一的全面反映两次淞沪会战,不光是8.13淞沪会战,还有1.28淞沪会战专题的纪念馆,作为纪念馆来说,我希望能够尽量地通过史实、史料,告诉我们的后人,客观地、公正地评价当时我们全国人民、上海军民怎样浴血奋战,抗击日寇。当然,我们作为一个纪念馆,不是说要宣传仇恨,我们是要警示未来,最终还是要珍惜和平,和平年代来之不易,当然也要提防日本右翼的侵略思潮。我想主要是教育警、示的意义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