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州实践·农业旅游

26.06.2015  12:14
绿水青山更富民 ——生态文明引领贵州现代农业速跑 本报记者 赵勇军

  6月11日,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火花乡。放眼望去,山头坡脚,田间地头,处处生机盎然。

  这里地处低热河谷地带,十分有利农作物生长,有“天然温室”之称。

  走进火花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示范园,6个连体大棚沿山而建。棚内,火红的辣椒、油绿的芥菜、浅紫的茄子,像是一盘巨大的什锦拼盘;自动喷灌的塑料管道的布满了棚顶,错落有致。

  “过去浇完一个大棚,至少需要5个人干一天,现在只需轻松一点开关,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电子显示屏介绍道。该设备装有360个全景高清摄像头,在这里就可观测到6个大棚的所有情况。每个大棚又分5个区,设有5个电子阀控制开关,可实现分片区控制灌溉,并且还可和手机、电脑联网。

  在园区1号大棚3区辣椒地,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抱着平板电脑,登录系统后,轻松一点开关,水立马就从喷头涌了出来,流进蔬菜根部。

  县水利局局长陆洪庆介绍,这套自动化信息系统是今年4月才开始投入使用的,属于2014年山区水利现代化建设项目,目前仅在全省4个县试点实施,共投入资金403万元。

  “这套现代化系统启用后,不但节约劳力,6个大棚一天就节约1800多元的工资,一年就可节约30多万元,还实现了对蔬菜进行最精准的喷灌,保证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进驻园区的黔华农业资源开发公司负责人袁恒说,目前,公司种植的各种蔬菜远销香港、澳门等地,已带动当地800多户农户增收。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在贵州山区,推进智能化、自动化成套装备技术集成应用,降低农业资源消耗,提高土地产出率,是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

  高山、峡谷、瀑布、森林遍布,素有“公园省”之称的贵州,森林覆盖率已达49%。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农业污染源少,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天然之地。

  牢牢守住生态发展两条底线,贵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于现代农业发展之中,坚持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铜仁市德江县高家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两家食用菌企业共有菌棒200万棒,菌棒的制作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经过相关程序,企业利用附近森林里的杂木、灌木,加入菌种、肥料制成菌棒。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一根食用菌菌棒生产完成后,反而成为另外两家蔬菜、水果生产企业生产的肥料。

  “废料变肥料,让园区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在发展的同时,践行了环保的理念。”园区一位负责人说,依托田园景观带和经果林景观带,园区还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生态农庄,种精品水果,办农家乐,让农户真正尝到现代农业的成果。

  走进麻江县乌卡坪蓝莓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园,满山遍野的蓝莓,深蓝醉人。

  为确保蓝莓有机品质,麻江县采取“有机蓝莓园种草—养牛—牛粪还园”的模式,兼做食用蓝莓斗鸡养殖、蜜蜂养殖等,达到了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全县蓝莓种植5万多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7%,今年挂果面积达2.5万亩,预计产量5000余吨。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近年来,立足山地资源禀赋,贵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形成了贵州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4年,我省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增加值增长6.6%,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1%,增速均排在全国第一。全省213家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农民合作社2771家,从业农民332万人,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县域平均水平高出40%以上。

  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结构调整效果开始显现,全省确定的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马铃薯、中药材、核桃、油茶、特色食粮和特色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些产业逐步在全国占据了一定地位,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苡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中药材居第三位,蓝莓种植居第四位,大鲵存池量居第四位。

  走进遵义市湄潭县田家沟,远远望去,葱茏的茶园环绕村寨,黔北民居依山而建,傍水而修,如诗如画。

  “来尝尝我家的新茶!”村民谭世才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家门。,很快,,一壶自家生产的“湄潭翠芽”就端到了桌上,幽幽的茶香浸润在清新的空气中。

  谭世才在外地当了多年的厨师,2007年回乡种茶叶,现在又开起了乡村旅馆,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仅今年“五一”小长假就入账8000多元。

  “经济与生态相统一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一发展理念已深入湄潭县广大干部群众心里。近年,湄潭县依托“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示范县”、“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金字招牌,围绕生态做优农业,立足生态发展工业,依托生态发展旅游业,凭借生态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农业县的生态文明之路。

  湄潭的“绿水青山”已经成了富县富民的“金山银山”。

  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形成。目前,全省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881个,认定产地1706个,贵州农产品绿色生态、品质安全、营养健康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大方皱椒、织金竹荪、罗甸火龙果、修文猕猴桃、威宁洋芋、从江香猪、黔北麻羊、关岭黄牛、长顺绿壳鸡蛋等83个农产品获地理标志认证。

  以“多彩贵州·绿色农业”为统领,“乌蒙山宝·毕节珍好”、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遵义红茶、黔山牌蔬菜等一批公共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成长,产品知名度、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全省农产品商标累计注册数达到一万余件,占全省商标注册总数近30%。

  绿色,是贵州农业奋进的底色,也是贵州农业的潜力所在。

  省农委主任刘福成说,未来三年,贵州将在全省建设10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一批样板园区,形成生态环境友好、地域特征突出、竞争力强、贡献率高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体系,培育600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的目标。

坚守两条底线 探索贵州生态旅游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张 齐

  入夏时节,我省凉爽的气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避暑客,贵州旅游又迎来一年中最“”的季节。生态游、修学游、避暑游、山水风光游、红色游、民族文化游、乡村游等丰富独特的产品,为游客提供了一场场“清凉盛宴”。

  好生态给贵州旅游带来巨大推动效应。据省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共接待游客7558.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6.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3%和22.23%。其中省外游客、过夜游客同比分别增长19.19%和18.88%。

贵州好生态吸引八方客

  6月6日至17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多彩贵州”推介会,伴随着沪昆高铁贵阳至长沙段即将开通的好消息走进了怀化、长沙、武汉、南昌、杭州、上海等沪昆高铁沿线和周边重要城市,将一抹清新凉爽的多彩贵州风吹进游客心里。

  此次由省旅游局和贵州高铁旅游联盟组织黄果树、百里杜鹃、织金洞、镇远古城、梵净山、西江千户苗寨等几十家知名景区,共同举办的“多彩贵州”旅游推介会和户外大型贵州旅游产品推广活动,向当地旅行商、重要媒体和广大游客介绍贵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线路产品。我省重点推出的净心洗肺、自由呼吸、养生度假、踏青赏花之旅等主题,中短线、中长线,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形态的旅游产品,赢得所到之处旅行商和游客的青睐。

  黄果树空气指数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8万个,年平均气温16度,最高气温28度,最低气温3度;梵净山空气指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值达12至16万个,森林覆盖率为95%。这些诱人的数据,让各地游客对贵州的好生态十分向往。“贵州空气这么好,今天夏天,我们准备去旅行住上两个月。”武汉市民刘初伟说。

  近年来,我省加快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园省”的生态旅游发展愿景,依托我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加快构建以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为主要载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康体、科研、文化体验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黎平肇兴侗寨前的稻田为很多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所钟爱,,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当地有人提出想平了这块地搞旅游设施。旅游部门工作人员及时劝阻:如果这块稻田没有了,人们看到的就是一片房子,美感会大打折扣;而这块稻田本身就是寨子宝贵的旅游资源。道理一说,没费多大力气,村民们就愉快地接受了建议。这块美丽的稻田得以保留。

  近年来,我省在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始终秉承保护青山绿水、利用青山绿水、美化青山绿水、建设青山绿水和“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推动一方发展”的理念。 

  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说,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优化生态环境中谋划旅游发展,在旅游规划、项目建设、产品运营等各个环节都把生态资源作为贵州旅游发展的生命线,备加珍惜、精心守护。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用敬畏自然的心态去对待点点滴滴的旅游开发,道法自然,最大限度地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多给生活“添绿”、多为生态“留白”,让游客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形成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落户贵阳,最直接的原因是贵州的生态优良,这是对我省多年来坚守生态文明的最高褒奖。

  展望未来,生态观光、生态休闲、生态度假、生态体验无疑将成为重要的出游取向。

  我省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可进入条件大幅改善。为让广大游客尽享贵州的生态之美,我省正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在重要节点城市、交通站点、服务区、旅游景区及可开发区域,布局建设足量的旅游客运服务区、游客中心、度假酒店、主题客栈、旅游景区和旅游村寨,形成生态旅游产品、交通、资源保护开发、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产业体系,真正让游客坐下来、住下来、静下来。

探索贵州旅游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3月,我省与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科研团队联合编制的《贵州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与案例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中德专家、学者将用实例探索国际视野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问题,推进创立生态旅游“贵州经验”。

  “我们将以编制生态旅游规划为契机,根据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环境承载力,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大格局下,深入探索贵州旅游绿色发展之路,设计一条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在实践中,我们将加强规划管控,在核心景区严格划定限制开发的红线,限定旅游容量和活动范围,控制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强度,留下贵州的自然本色、民族本真、文化本源。”傅迎春介绍。

  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的战略目标。这更加坚定了贵州旅游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旅游的决心。当年,《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评审,规划设计了2012至2020贵州旅游发展轨迹,为构建旅游发展创新模式、空间布局、产品体系、生态与文化保护、体制机制与政策保障等提供指导。

  贵州正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世界山地旅游大会”“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平台,重点抓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形成以5A级旅游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为载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康体、科研、文化体验和环境保护为内涵支撑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把贵州建成生态旅游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