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遵义 北纬27.8度的精彩

14.01.2015  20:45

资料图片

    北纬27.8度,神秘,精彩。

    红色遵义,绿色家园。造物主看似漫不经心的轻轻一抹,却造就了地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绿色地带。

    令人称奇的是:这条绿飘带与80年前的那条红飘带神奇契合,红与绿的重叠,历史与现实的辉映,生态与文化的融合,让遵义这片红军战斗过的土地如此厚重,如此斑斓。

    西部赤水河流域,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是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基地,是国内唯一一条没有修建大坝的大河,拥有中国最为壮观、发育最为完整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因其突出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生物和生态价值,2010年8月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地。

    东部茶海,碧天绿浪,山明水秀,风格独特的黔北民居,沿着清澈的溪流层层叠叠、逶迤排开……淅沥沥的小雨,又为黔北小江南平添几分氲氤之气……

    然而,多年前,高能耗、重污染的项目建设,让企业向天空排放废气,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与伤害,还让遵义工业经济留下了“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使这座城市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严重城市“黑名单”。

    遵义为破坏环境、牺牲环境付出过代价。于是,上上下下痛定思痛,下定决心,顺应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成为资源环境的新常态,努力推进源头整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从城区到园区,重点治污企业积极响应生态工业战略,退城进园,加快实施异地搬迁技术改造,促进城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使遵义一举摘掉全国酸雨污染城市的帽子。

    从无设施到硬隔离,对饮用水源保护严防死守,完成核心区居民搬迁,饮用水水质连续三年全面达标。

    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到实施河流流域河长制度,深入开展“百里湘江”流域综合整治,流域各出境断面均达到三类以上水质。

    从开展涉重企业必须购买绿色保单“环责险”,到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8年间,遵义投入103亿元建设8大类共计223项环保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绿化、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地表水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等6项工作走在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