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遵义,北纬27.8度的精彩

15.01.2015  16:26

苟坝村的新风貌。 张继辉 摄

 

  北纬27.8度,神秘,精彩。

 

  红色遵义,绿色家园。造物主看似漫不经心的轻轻一抹,却造就了地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绿色地带。

 

  令人称奇的是:这条绿飘带与80年前的那条红飘带神奇契合,红与绿的重叠,历史与现实的辉映,生态与文化的融合,让遵义这片红军战斗过的土地如此厚重,如此斑斓。

 

  西部赤水河流域,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是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基地,是国内唯一一条没有修建大坝的大河,拥有中国最为壮观、发育最为完整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因其突出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生物和生态价值,2010年8月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地。

 

  东部茶海,碧天绿浪,山明水秀,风格独特的黔北民居,沿着清澈的溪流层层叠叠、逶迤排开……淅沥沥的小雨,又为黔北小江南平添几分氲氤之气……然而,多年前,高能耗、重污染的项目建设,让企业向天空排放废气,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与伤害,还让遵义工业经济留下了“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使这座城市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严重城市“黑名单”。

 

  遵义为破坏环境、牺牲环境付出过代价。于是,上上下下痛定思痛,下定决心,顺应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成为资源环境的新常态,努力推进源头整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从城区到园区,重点治污企业积极响应生态工业战略,退城进园,加快实施异地搬迁技术改造,促进城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使遵义一举摘掉全国酸雨污染城市的帽子。

 

  从无设施到硬隔离,对饮用水源保护严防死守,完成核心区居民搬迁,饮用水水质连续三年全面达标。

 

  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到实施河流流域河长制度,深入开展“百里湘江”流域综合整治,流域各出境断面均达到三类以上水质。

 

  从开展涉重企业必须购买绿色保单“环责险”,到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8年间,遵义投入103亿元建设8大类共计223项环保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绿化、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地表水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等6项工作走在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前列。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彰显持续发展理念。遵义人突破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在赤水河流域率先探索流域保护机制,推行生态补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水资源有偿使用、自然资源登记确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河长制考核、企业节能环保考核、环保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等8项改革。

 

  “这些年,遵义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呼吸更清新了。”无论是“老遵义”,还是外地游客、投资客商,无不点赞,遵义的生态环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9%、城区绿化率为40.64%,全市17.96%的国土面积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全省6个国家生态示范区有5个在遵义。其中,湄潭县、赤水市率先在全省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市)技术评估,几项重要生态指标名列全省前茅,为我省国家级生态县(市)创建工作开了好头。

 

  今年1月上旬,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组对遵义创模工作进行“国检”,各项指标达到或基本达到考核要求,一致同意遵义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考核验收。

 

  坚守生态底线,呵护绿水青山,红色遵义喜获发展红利。

 

  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东部茶海,一片片鲜嫩的绿叶,托起了茶区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如今,在茶乡人手里,将茶叶这种绿色的精灵,如同魔方般变成了一项关联度极高的产业。

 

  春风百里,新茶飘香。蓝天红日下,现代化厂房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没有机器的轰鸣声,没有拥挤的人群,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湄潭翠芽”、“凤冈绿宝石”、“遵义红”等一系列知名品牌沁人心脾,横空出世。

 

  西部赤水河流域,漫江碧透、竹影婆娑。上百万亩竹林兼顾经济和生态功能,为造纸、食品、工艺品提供优质原材料。

 

  赤水河依然静静流淌,亘古不变。一方水土酿就一方美酒。茅台河谷酱香美酒的酿制,必须使用本地生产的有机红高粱,这种高粱粒小、皮薄、淀粉含量高,经得起多次蒸煮。

 

  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红高粱。从过去的传统产业,逐渐演变为遵义农业产业化的一个特色品牌。于是,田间地头成为国酒茅台的第一车间,农民成为酒厂的“编外员工”。

 

  ……

 

  80年后,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河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的记忆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去。而今,在绿色的掩映下,红军在遵义的活动路线已成为全国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吸引着来至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和军事爱好者。红与绿交相辉映旅游业,已然成为遵义的新兴支柱产业。

 

  北纬27.8度,地球的红飘带,地球的绿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