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吉利M100甲醇汽车正式落户 汽车工业再出发

20.11.2014  14:41

    11月16日,贵阳吉利M100甲醇汽车项目正式落户贵阳。未来两年内,贵阳北部将建起一座总投资56亿元、年产10万台整车的汽车制造基地。

    该基地的落户,填补了贵阳轿车制造基地的空白,为汽车工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量,也加速了贵阳市汽车工业从“亿元产业时代”向“百亿元产业时代”迈进的步伐。

    这样的一次加速,凝聚着贵阳市这几年在培育汽车工业上日夜兼程的努力,也承载着众多老牌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期盼。

    “吉利集团完成其制造基地的建设后,贵阳的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有望实现大规模的就地配套,大大提高企业的发展空间。”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办公室副主任李辉说。

    高峰跌落的反思:“点高面低”缺乏整车品牌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进行三线建设的背景下,贵阳承接了国内的几大军工基地,在发展汽车制造业上有着很好的先天优势。

    以现在的小孟工业园为例,其园区内就聚集着诸如贵阳航空电机、红林机械制造等众多涉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军工企业,是贵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事实上,如果再将时间倒回十年,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老贵阳”会拍着胸脯告诉你,贵阳的汽车工业也曾“扬眉吐气”过。

    “那个时候,贵阳的万达、云马等品牌曾是国内汽车行业中的‘抢手货’。”奇瑞万达贵州分公司销售经理宋旭江说,贵阳汽车工业最红火的时候,10多个省的经销商排着队地到来贵阳的几个汽车厂提货,“那个时候,公路客车占全国运力市场的60%,汽车企业拼的就是产能。只要你有产能,能够生产汽车,就能够源源不断地接到订单。”宋旭江说。

    每到国内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旺季,几乎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汽车零部件从贵阳运往全国各地,装配在一汽、东风等国内领先汽车企业的产品上。

    虽然分得“一杯羹”,但“过去的十年里,贵阳一直缺乏能够叫响全国的优势整车制造企业,汽车工业虽有基础,却迟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李辉说,由于优势整车企业的长期缺位,贵阳近十年来的汽车制造业也一直处在“点高面低”的怪局:一方面,“贵阳制造”的车辆零部件上得了高铁、下得了地铁,并能匹配国内众多领先汽车企业,另一方面,贵阳汽车工业的总量却难以突破,长期在亿元级别徘徊,也没有享誉全国的汽车品牌。

    几轮洗牌下来,国内汽车产业早已不再“唯产能论英雄”,过度到拼技术、拼管理、拼市场多元格局,曾经行销一时的“贵阳造汽车”也逐渐没落,由国内名牌沦为区域品牌。

    破题走出“第一步”:“主机带动”终结群龙无首

    也正是在这一系列背景下,2011年前后,小孟工业园实施“主机带动”战略,通过引入外来主机企业、扶持本土主机企业等方式,增强行业的竞争力,提升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准。

    2011年,贵阳市与奇瑞集团正式达成合作,确立了共同在贵阳建立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业基地。

    “奇瑞集团入主贵州万达客车公司,结束了贵阳市汽车工业长达十年群龙无首的局面,再度开启了贵阳的‘整车制造’时代。”李辉说。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2013年4月28日,奇瑞万达生产的首台以LNG(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新能源下线,而对近期计划增加千余辆LNG公交车和出租车的贵阳市公交集团来说,不用再跑到外地“远水解近渴”,本地就可完成采购。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主机带动”战略已经初显成效,贵阳的汽车工业从无声到有声,实现了自主制造,并开启了“百亿元产业时代”的大门——

    今年,刚刚投产两个月的贵州云马与凯里公交公司达成合作,接到了2000万元的订单,而奇瑞万达也与贵阳公交公司、芜湖公交公司达成合作,并将在今年创造10亿元产值。两家企业负责人也不约而同地表示,未来一两年内,企业将建起包括配套企业在内的百亿元汽车产业制造基地。

    “与其他制造业相比,汽车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是无可比拟的。”李辉介绍,由于汽车零部件众多,占汽车成本的70%左右,汽车主机企业每产生1亿元产值,就至少能带动7亿元的相关产业。如果配套程度较高,汽车主机企业最高甚至能够达到1:20的带动比,“只要能够培育好云马、奇瑞、吉利这几个整车制造企业,贵阳已有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潜能将会得到最大释放,从而再造一个底特律的神话——仅靠一个汽车产业,就能养活数百万人。

    打下“三足鼎立”基础:向百亿元产业冲锋

    今年10月,贵阳市提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集群创新行动计划,将以目前入驻的奇瑞、云马等专用整车企业为中心,建立专门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产业聚集区,并加强整车改装企业与其他行业间的合作,建设新能源整车改装产业集聚区、新能源专用车产业集聚区。

    在这一政策利好的引导下,贵州云马正在加紧与北汽集团合作,是小孟工业园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早跟上国内汽车行业的最新转向的企业之一。

    “前面几次行业调整,云马都没能赶上,但这次机会就不会再错过了。”贵州云马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文说,今年,云马集团借助京筑合作平台与北汽福田公司达成合作,双方目前已经共同投入4000万元,建起了一条年产能为1000辆的新能源客车生产线。

    “底特律的汽车产业神话应该给予我们信心,但其最终破产也同样应该让我们警醒,时刻牢记培育产业的前瞻性。”李辉说,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是国内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最新方向,其涉及面更广,而我国的利好政策近年来也在持续跟进,在国内部分地区,每台新能源车的最高补贴能够达到50万元,正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果“主机带动”解决的是贵阳汽车产业从“无声”到“有声”的问题,那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顺应产业调整,提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集群创新行动计划,则是贵阳汽车产业从“有声”到“有掌声”的关键。

    在这一关键节点上,吉利集团M100甲醇汽车项目的落户,无疑为贵阳汽车工业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国内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再添了一员“猛将”。

    “云马、奇瑞万达与吉利的‘三足鼎立’,实现了贵阳汽车工业在大型客车、商务车、轿车三个领域的产业布局。不久的将来,这三个汽车制造业基地将融入到贵阳市工业发展‘创新驱动’的大潮之中,在其擅长领域‘各显神通’,实现贵阳市汽车工业的全面崛起。”李辉说。(余泽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