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婆手臂长出会动的“痣” 竟是10只蜱虫“附体”

06.05.2016  15:59

人民网武汉5月6日电 六旬太婆发现左臂上莫名长出三颗“黑痣”,更奇怪的是这三颗“黑痣”竟然会动,自己拔掉黑痣后才发现是虫子。到医院看病后,医生告诉她这是蜱虫。经过半个小时,医生又为其取出了10只蜱虫。

家住东西湖的赵太婆(化名)今年66岁,每天早上她都会到自家的菜地里除草施肥,她家里专门养了条大黄狗看守菜地。每当大黄狗看到主人过来就使劲地摇着尾巴,赵太婆也会高兴地摸摸大黄狗。

5月4日中午,吃完午饭后的赵太婆靠在沙发上看报纸,无意中发现左臂上有三个绿豆大小的黑点,乍一看就像三颗“黑痣”。赵太婆非常纳闷,怎么无端长出了“黑痣”,但没等她想很久,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三颗“黑痣”竟然在动。赵太婆用手捏住其中一颗“黑痣”用力一拔,由于劲使得有些大,那颗“黑痣”碎了,再仔细一看竟然是只小虫子,手指上全是虫子捏碎后流出的血。随后,赵太婆又把另外两颗“黑痣”拔了出来,一看竟都是小黑虫。

当天晚饭后,赵太婆跟儿女们聊起“黑痣”的事,还把拔出来包在纸巾里的小黑虫给他们看。儿女们一看吓了一跳,担心是蜱虫,赶忙将赵太婆送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求诊。

经急诊科杨世疆副主任医师检查,确定了那三只黑虫就是蜱虫,怀疑是那只菜地里的大黄狗长期在草丛中活动,身上寄生了蜱虫。

随后,杨主任又对赵太婆进行了检查,没想到在她的头顶、后劲、左腋下、前胸、后背、大腿、踝关节和腰上一共发现了10只蜱虫。好在这10只蜱虫的头部和两只足还没有埋入赵太婆的皮肤里,周围的皮肤组织也没有出现感染和红肿,但如果不及时取出,蜱虫会往体内钻,严重的将危及生命。

看到一下子取出这么多蜱虫,家属很困惑,怎么母亲从未发觉?杨主任介绍,之前的检查结果显示赵太婆有糖尿病,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人的痛疼感很低,没有感觉到被蜱虫叮咬。杨主任还告诫赵太婆的家属,回家后把太婆之前接触过的物品全部清洗消毒,以免蜱虫传播。目前,赵太婆在住院观察,如出现中毒症状将进行针对性治疗。

急诊科艾芬主任介绍,蜱虫也叫壁虱,狗豆子、草爬子等。不吸血时,小的蜱虫只有干瘪绿豆般大小,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导致患者体内白细胞、血小板迅速下降,并损害身体脏器,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甚至危及生命。有些人在叮咬后没有任何症状,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发病的潜伏期会长达一个多月。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罗浮山百草油或是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医生介绍,如果发现蜱虫已叮咬、钻入皮肤,应先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使其头部放松或者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将其取下;或者用烟头、香头轻轻的烫蜱虫在外的部位,使其自行慢慢退出;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千万不要生拉硬拽。一旦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周雯 马遥遥)

(责编:张隽、关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