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山东蓝黄“两区”发展

08.10.2014  09:57

        一、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两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围绕蓝黄两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山东省以省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为抓手,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以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升级。省重大专项共在蓝区支持项目178个,省财政投入资金13.605亿元,重点支持了船舶制造、海洋石油平台、油井服务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和相关配套服务设备的开发,在黄区支持项目61个,省财政投入资金4.36亿元,加大了对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带动社会各类资金共投入198亿元,突破了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档自动变速器、全球首台零挥发5.5T低温超导磁选机、我国首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重点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同时积极鼓励区域内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据统计,三年来“两区”共承担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重大专项247项,争取国家科技经费13.58亿元。催生了一批对海洋、农业等产业有重大拉动作用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产业化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搭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两区”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产业和行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直是山东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加快平台建设,省科技厅对新组建的国家工程中心按部省1:1比例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经费支持,并积极推荐参与国家973、863、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两区”共建有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占全省总量67.8%,其中“两区”规划实施后新建的超过50%;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其中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启动,将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全省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建设了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潍坊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创新创业园等一批区域性重大创新平台;与中科院共建了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吸引中科院声学所、光电院、软件所、兰化所、上海药物研究所、计算所分别在青岛、烟台建立了分所或产业化基地,中船重工725所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与资源研究院等一批区域产学研合作平台也落户“两区”,这些创新平台为“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高新区向高端高质发展
      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思路,发挥区域内省级以上高新区示范带动,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区”内建设省级以上高新区10个(其中国家高新区4个),通过实施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在产业布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部署。形成了烟台海洋生物医药、青岛数字家电、东营石油装备等全国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其中潍坊半导体发光、烟台海洋生物与医药、青岛数字化家电等优势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2013年共实现主营收入3700亿元。围绕“两区”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共建成东营国家石油装备等10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烟台海洋生物与医药等36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013年产业基地内企业总数达3000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201家,共实现工业总产值8497亿元。新建烟台海洋生物与医药、寿光卤水综合利用、诸城汽车及零部件、潍坊生物医药、潍坊滨海海洋化工等一批新兴产业基地。通过促进高新区带头创新驱动、带头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载体功能,以产业集群和基地建设为抓手,服务“两区”产业转型升级。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整体推进环渤海区域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为目标,大力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与中科院协同攻关,实现了盐碱地粮食种植大面积增产,示范种植区面积达16.3万亩,今年夏收主要地块平均亩产达到700斤。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进展顺利,东营和滨州打造农村综合性信息服务示范基地,已累计建设棉花、小麦、蔬菜、食用菌基地50.3万亩,辐射带动70个乡镇和2000个示范村。滨州市、东营市建设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区正式申报国家高新区,带动了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示范和推广,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统一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自创办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累计争取国家科技项目经费3亿余元,新创建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8家,国家级产业基地5家,引进两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东营市被命名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潍坊滨海科教创新园区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已有28所院校入驻。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及“生态谷”已建成孵化面积13.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01家,实验区建设为促进“黄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强化“两区”产学研合作
      采取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推进,多措并举引进、培养高水平人才,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实施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培育工程、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及科技合作引进培育高水平人才,蓝黄“两区”2013年引进高层次海外专家200多人次,其中“国家千人计划”、“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等15名,培养了30个左右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培育了600多人的专业育种队伍。目前蓝黄“两区”共拥有两院院士30人,占全省院士总量75%,建有院士工作站90个,吸引院士团队375人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142人,占全省总量65 %;拥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含海外)400余人,占全省的60%以上。以人才引进和培育促进区域内产学研合作,“两区”共建设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2家,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示范联盟73家。建有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三年来转化、转移高校科技成果491项。“两区”内共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1家,建立了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和山东寿光果菜种权及产品交易中心。2011年至2013年,“两区”共输出技术24692项,成交金额301.19亿元,吸纳技术26445项,成交金额395.82亿元。

      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两区”自主创新能力
      以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知识产权示范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知识产权实验区为重点,着力推进“两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企业首件发明专利授权、年授权发明专利20件以上的专利大户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园区等制定相关奖励补助政策,设立了省级专利奖,以知识产权优势助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2013年,“蓝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44444件和3901件,较2011年分别增长268.9%和63.4%。“黄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617件和582件,较2010年分别增长125%和86.5%。青岛、东营、烟台、潍坊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6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7个。组织成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联盟”,与烟台大学共建了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区域内20家企业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威高集团和泰和新材料在国内率先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两区”内共建有专利代理机构18家,占全省总数的一半,建立了山东首个知识产权执法联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联盟”,在青岛橡胶谷建立了化工橡胶领域唯一的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三年来“两区”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占到了全省总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