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的呼喊:柴静雾霾调查引发全民关注

02.03.2015  01:05

柴静说,这一调查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但她所做的是公众启蒙

柴静耗时一年、自费百万做了关于雾霾的深度调查

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记者宁静)纪录片《穹顶之下》火了。继《看见》之后,央视前记者柴静和她的作品再次成为焦点。这部柴静的作品是她自己花费百万,用一年的时间调查、拍摄完成的。纪录片登陆网络后火速刷屏,也瞬间引发“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

这部纪录片为何得到环保部长的“主动感谢”?片中呈现的内容是否客观、专业?雾霾治理研究专家、北京市环境保护检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中国环保意识的启蒙作品。

环保部陈吉宁:向柴静发短信表示感谢

在这部长达103分钟55秒的作品中,柴静对我国近年来的雾霾状况进行了数据化的展示,用自己的风格和视角解读了雾霾形成的成因、迁延难愈的症结、和痛定思痛的解决办法。今天(1日)下午,履新环保部的陈吉宁部长在媒体座谈会上表示,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他向作者柴静发短信表示了感谢。

记者曾多次试图拨打柴静的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而陈吉宁部长亦表示,未得到更好的待遇,“今天上午给她打了很多电话,一直占线打不通,就给她发了短信。”陈吉宁说,柴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健康的视角来唤醒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敬佩。

环境保护专家:中国环保意识的启蒙作品

北京市环境保护检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多年从事环保工作,也是柴静在拍片前曾经咨询过的专家之一。他肯定了片中数据的真实性。而对于雾霾成因的分析及结论,张大伟表示,科学本就是有两面性的,很多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而这些不同的角度,并不意味着谁对谁错。

而对于质疑之声,张大伟毫不讳言对作品现实意义的肯定:“环保问题谈了很多年,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也30多年了,但为什么环境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还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不强,全民普及的力度不足。”自诩“只具有理工科思维”的张大伟,在提到柴静选择的这种传播方式时,非常赞赏。“柴静对于公共问题的传播,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可以说是中国环保意识的启蒙作品,可以与美国那本《寂静的春天》相提并论。

这本同样被陈吉宁提到过的书,于1962年在美国问世,是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当时争议颇多,比如今柴静面临的情况更甚。其中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要想获得更多的关注,推动环境治理的发展,像柴静这样的作品,我期待更多,也鼓励更多的数据公开。”张大伟说。

纪录片制作人:《穹顶之下》体现纪录片价值

纪录片制作人、导演王媛媛则从纪录片拍摄的专业角度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从形式上讲,《穹顶之下》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但是体现了纪录片的价值和本质。“真实记录,真实表达。” 她表示,纪录片是需要静静欣赏的东西,触动往往在最后一分,最后一秒,如果没有看过完整的作品就轻率发表评论,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制作团队不再发声 罗永浩以个人名义支持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前央视《新闻调查》编导范铭……在柴静的纪录片团队中,这些人都赫赫在列。针对“锤子团队参与运作”的传言,锤子科技PR钱先生回应,罗永浩是以个人的名义对该纪录片进行了支持,锤子科技并未参与其中。范铭则表示,整个纪录片团队都已经约定好,所有想要回应的信息均已向公众表达,不会再接受其他采访。

在片中柴静说,“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也许,她的这句话,就是对所有问题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