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天堑变通途 贵州立体交通波澜壮阔

09.11.2015  12:41
  “十二五”以来,为摆脱交通桎梏,后发赶超的贵州人快马加鞭畅通途,从铁路建设大会战、高速公路和水运建设三年会战相继实施,到贵州民航业勇攀新高,再到各大交通工程大步迈进,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令人刮目相看。     今天,一幅快速立体大交通的壮阔画卷正全面展开——贵州正式迈进高铁时代:2014年,贵广高铁通车,贵州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2015年,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通,贵州融入国家“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主骨架中。未来6年,贵州每年将建成一条高铁,高铁建设的持续活力将稳步推进贵州融入全国。展望下一个五年,贵州铁路建设仍马不停蹄,至2020年贵州将初步建成“北连川渝、南通两广、西通云南和东南亚、东连长三角”的对外铁路大通道。     连绵大山深处,已建成通车的4200公里高速公路和密如蛛网的国省干道、乡村公路紧密连接,不仅将省内城乡串联起来,更缩短了贵州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今年我省将形成15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12个二级及以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出省通道。“十二五”期间,贵州高速公路建设掀起滚滚热潮,到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5100公里,全省88个县(市、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当之无愧成为贵州交通实现跨越的重要支撑。     陆上交通网全面架设,空中航线网络也越织越密,把贵州与世界紧紧相连。2014年,贵州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突破1400万人次,增速排全国第1位。贵州正朝着“一干十三支”机场布局目标逐步迈进。     与此同时,水运建设大会战激战正酣,2014年建成乌江渡—龚滩、三板溪库区航运工程,新增四级航道431公里,是历史上新增高等级航道最多的一年。目前,实现了全省航电枢纽首台机组发电,乌江构皮滩水电枢纽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已通过交工验收,今年力争建成思林、沙沱水电站通航设施,实现乌江通道全线通航。 刘力维